【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和信息查询机等产品,此外还可以应用于仪表类显示器(例如车载显示器)和智能家居的控制面板等。现有的显示面板通过扫描电路依次扫描各行像素导通,从而显示画面。扫描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通过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电容的电路结构实现逐行扫描的功能,在扫描驱动过程中,电容用于稳定电路中的节点电位,但是在节点的电位发生高低电平转换时,电容中会进行充放电,进而引起显示面板中功耗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扫描输出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扫描输出端;/n所述第一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均与所述扫描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还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导通期间,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扫描输出端;/n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导通期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扫描输出端;/n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扫描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均与所述扫描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还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导通期间,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扫描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导通期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扫描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模块无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扫描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扫描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大于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节点互控模块、第一移位输入端、第一电平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和第二电源信号端;
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移位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移位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
所述节点互控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所述节点互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级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移位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节点互控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移位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端以及第三时钟信号端;
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D2U)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二移位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与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华,魏晓丽,赖国昌,李俊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