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27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属于发电机液压站保护技术领域,其包括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和控制模块,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与控制模块之间耦接有保护模块,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包括液压泵以及串联于液压泵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器;保护模块包括控制接触器断开或吸合的接触器线圈和为接触器线圈供电的交流供电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提供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通过使用中间继电器来控制接触器,解决了因接触器触头吸合不稳定时产生的过流冲击对液压站电机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液压站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
技术介绍
北重FD80-2000型风机液压站电机690VAC接触器受控于24VDC线圈,即为液压站电机690VAC接触器的24VDC吸合线圈A1得到控制模块数字输出模块1号端口输出24VDC之后,液压站电机690VAC接触器吸合,液压站电机得到690VAC电源供电启动。在启动过程中,液压站接触器经常受电流冲击,具体原因如下:液压站电机接触器是一个高频次启动的接触器,而用24VDC线圈来控制一个690VAC液压站电机接触器,这种控制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会照成接触器动触头和静触头吸合不牢固,出现拉弧,接线过热等现象,从而产生大电流对电网冲击和断相现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通过使用中间继电器来控制接触器,解决了因接触器触头吸合不稳定时产生的过流冲击对液压站电机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大电流冲击电路,包括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和控制模块,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与控制模块之间耦接有保护模块,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包括液压泵以及串联于液压泵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器;所述保护模块包括控制接触器断开或吸合的接触器线圈和为接触器线圈供电的交流供电线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和控制模块之间设置保护模块,利用接触器线圈对接触器的通断进行控制,避免了接触器吸合不良,以及触电拉弧烧伤的危险,排除了接触器拉弧带来的火灾隐患,减少液压站电机的损坏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和串联连接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外部接线上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线圈串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设置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线圈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对保护模块的通断电进行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继电器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继流二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继流二极管将继电器吸合线圈中存储的能量释放掉,从而对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保护二极管,所述保护二极管的阳极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的正极耦接,所述保护二极管的阴极耦接于继流二极管与继电器连接点的节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二极管,对继电器吸合线圈释放的电流进行阻隔,避免继电器吸合线圈产生的电流流向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从而对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进行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流供电线路为控制柜的市电电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流供电线路采用市电电网,从而充分利用液压站控制柜的电路布置,同时保证接触器吸合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模块耦接有UPS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取电于交流供电线路,所述UPS电源模块包括正负极分别于交流供电线路正负极的整流器,所述接触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耦接于整流器与交流供电线路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UPS电源模块,当交流供电线路失电时,使得UPS电源模块能够使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维持正常运转,降低交流供电线路失电对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造成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PS电源模块还包括UPS供电开关,所述UPS供电开关串联连接于接触器线圈与交流供电线路火线连接处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UPS供电开关,从而更好地保证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的运转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保护模块,避免了直接24VDC控制模块控制接触器造成的接触器吸合不良,以及触电拉弧烧伤的危险,排除了接触器拉弧带来的火灾隐患;通过设置UPS电源模块,从而降低交流供电线路失电对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保护模块的交流供电线路为市电电网,减少对液压站控制柜原有电路的改动,降低改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图中,1、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1、液压泵;12、接触器;13、总控开关;2、控制模块;21、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3、保护模块;31、交流供电线路;4、UPS电源模块;41、整流器;42、UPS主机;43、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包括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和控制模块2,其中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包括液压泵11、串联于液压泵11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器12以及设置于接触器12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总控开关13,液压泵11的配电线路为现有通用的600VAC三相电网。控制模块2包括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和串联连接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外部接线上的继电器KM2,通过继电器KM2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的配合对液压泵11的启动与否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采用24VDC的KL2012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参照图1和图2,继电器KM2的吸合线圈两端并联连接有继流二极管D1,当继电器KM2断开时,通过继流二极管D1将继电器KM2吸合线圈中存储的能量释放掉,从而对继电器KM2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为避免继电器KM2断开时释放的能量对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造成损坏,控制模块2还包括保护二极管D2,保护二极管D2的阳极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的正极耦接,保护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于继流二极管D1与继电器KM2连接点的节点,从而对继电器KM2吸合线圈释放的电流进行阻隔,避免继电器KM2吸合线圈产生的电流流向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从而对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进行保护。参照图1和图2,为提高控制模块2对液压泵11控制的稳定性,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与控制模块2之间还耦接有保护模块3,保护模块3包括控制接触器12断开或吸合的接触器线圈KM1和为接触器线圈KM1供电的交流供电线路31,接触器线圈KM1串联有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当控制模块2对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的通断进行控制时,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对继电器KM2的吸合线圈进行控制,通过继电器KM2吸合线圈的通断电控制保护模块3是否通电,进而控制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的通断,避免了使用直流控制模块2直接控制接触器12而造成的吸合不良,以及触点拉弧烧伤的危险,排除了接触器12拉弧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减小对液压站控制柜的改动幅度,交流供电线路31采用液压站控制柜的现有供电电网即市电电网,同时保证接触器线圈KM1对接触器12触点吸合的稳定性,消除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减少液压站电机的损坏率,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 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和控制模块(2),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与控制模块(2)之间耦接有保护模块(3),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包括液压泵(11)以及串联于液压泵(11)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器(12);所述保护模块(3)包括控制接触器(12)断开或吸合的接触器线圈和为接触器线圈供电的交流供电线路(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和控制模块(2),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与控制模块(2)之间耦接有保护模块(3),所述液压站电机供电回路(1)包括液压泵(11)以及串联于液压泵(11)与配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器(12);所述保护模块(3)包括控制接触器(12)断开或吸合的接触器线圈和为接触器线圈供电的交流供电线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和串联连接于直流数字量输出端子(21)外部接线上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线圈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继流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风力发电机液压站接触器(12)大电流冲击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关平高瑞林樊振海党继平王敏云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乌兰察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