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99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包括操作屏,所述操作屏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壳体,所述操作屏的前表面固定设有防护膜,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前后表面对称安装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有松紧带;因两个支撑板和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线,因三角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操作屏的稳定性,因固定槽为半圆柱形槽,固定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外径,使得壳体能在固定槽和固定杆的配合下转动,方便小范围的左右调整操作屏的角度,同样的,在支撑板、固定杆和固定筒的配合下,使得三角形结构和连接板能大范围的转动,进而对操作屏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入课堂,充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教学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我要学,我想学的想法。例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巳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利用终端工具进行信息推送、记录学习轨迹、进行学习成果评价。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多采用螺栓配合支撑架对其固定锁死,由于不能移动,不便于教学者根据教学情况,左右大幅度或小幅度的调整操作屏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现有的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的操作屏和壳体直接暴露在外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增加了该装置因外部碰撞导致其内受损的几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具有方便大幅度和小幅度调整操作屏的位置,良好的防护性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包括操作屏,所述操作屏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壳体,所述操作屏的前表面固定设有防护膜;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前后表面对称安装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设有松紧带,所述围板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垫板;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对称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固定槽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表面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表面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侧壁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和所述固定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半圆柱形槽,所述固定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径。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围板为框架结构,所述围板的剖面内侧壁具有L型槽。优选的,所述松紧带的长度等于两个所述松紧带的累加长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将立柱固定在支撑架上或墙面上,因两个支撑板和立柱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线,因三角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操作屏的稳定性,因固定槽为半圆柱形槽,固定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外径,使得壳体能在固定槽和固定杆的配合下转动,方便小范围的左右调整操作屏的角度,同样的,在支撑板、固定杆和固定筒的配合下,使得三角形结构和连接板能大范围的转动,进而对操作屏进行调整,适用于具体的教学情况,便于使用。2、将两围板套设安装在壳体的外侧壁,先把前表面的围板扣在壳体上,向后拉扯,两围板凹槽内的松紧带漏出,通过松紧带使得两围板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拉扯,之后使得后表面的围板扣在壳体上,壳体进行全方位的防护,通过防护膜对操作屏的表面隔离保护,综上所述,降低该装置因外部碰撞导致其内部受损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壳体和操作屏的局部安装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围板、松紧带和垫板的连接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图1的局部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杆、支撑板和立柱安装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局部支撑板、固定筒和立柱安装图。附图标记:1、操作屏;2、壳体;3、围板;4、防护膜;5、凹槽;6、松紧带;7、垫板;8、固定槽;9、固定杆;10、固定板;11、连接板;12、支撑板;13、立柱;14、固定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包括操作屏1,操作屏1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壳体2,操作屏1的前表面固定设有防护膜4;壳体2的外侧壁前后表面对称安装有围板3,围板3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部固定设有松紧带6,围板3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垫板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壳体和操作屏的局部安装图。如图1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围板3为框架结构,围板3的剖面内侧壁具有L型槽。需要说明的是,围板3为硅胶材质,耐摩擦,弹性好。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松紧带6的长度等于两个松紧带6的累加长度。壳体2的后表面对称开设有固定槽8,固定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9,固定杆9和固定槽8转动连接,壳体2的表面位于两个固定槽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后表面固定设有连接板11,固定杆9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固定筒14内侧壁安装有立柱13,立柱13和固定筒14转动连接,连接板11的后端和固定筒14固定连接。图4为本技术中的图1的局部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杆、支撑板和立柱安装图。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两个支撑板12和立柱13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支撑板12位于同一水平线。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固定槽8为半圆柱形槽,固定槽8的直径大于固定杆9的外径。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两个支撑板12和固定板10均位于壳体2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处。综上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10、连接板11、支撑板12、立柱13和固定筒14均为金属材质。本技术中,将立柱13固定在支撑架上或墙面上,因两个支撑板12和立柱13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支撑板12位于同一水平线,因三角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操作屏1的稳定性,同样的通过固定板10和连接板11的配合,再次增加了操作屏1的稳定性,因固定槽8为半圆柱形槽,固定槽8的直径大于固定杆9的外径,使得壳体2能在固定槽8和固定杆9的配合下转动,方便小范围的左右调整操作屏1的角度,同样的,在支撑板12、固定杆9和固定筒14的配合下,使得三角形结构和连接板11能大范围的转动,进而对操作屏1进行调整,适用于具体的教学情况,便于使用,将两围板3套设安装在壳体2的外侧壁,先把前表面的围板3扣在壳体2上,向后拉扯,两围板3凹槽5内的松紧带6漏出,通过松紧带6使得两围板3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拉扯,之后使得后表面的围板3扣在壳体2上,壳体2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因垫板7为硅胶材质,增加了围板3和垫板7之间的摩擦力,利于围板3紧贴壳体2,通过防护膜4对操作屏1的表面隔离保护,综上,降低该装置因外部碰撞导致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屏(1),所述操作屏(1)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壳体(2),所述操作屏(1)的前表面固定设有防护膜(4);/n所述壳体(2)的外侧壁前后表面对称安装有围板(3),所述围板(3)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固定设有松紧带(6),所述围板(3)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垫板(7);/n所述壳体(2)的后表面对称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和所述固定槽(8)转动连接,所述壳体(2)的表面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槽(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后表面固定设有连接板(11),所述固定杆(9)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所述固定筒(14)内侧壁安装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和所述固定筒(1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后端和所述固定筒(1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端教学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屏(1),所述操作屏(1)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壳体(2),所述操作屏(1)的前表面固定设有防护膜(4);
所述壳体(2)的外侧壁前后表面对称安装有围板(3),所述围板(3)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固定设有松紧带(6),所述围板(3)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垫板(7);
所述壳体(2)的后表面对称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和所述固定槽(8)转动连接,所述壳体(2)的表面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槽(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后表面固定设有连接板(11),所述固定杆(9)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所述固定筒(14)内侧壁安装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和所述固定筒(1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