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87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所述系统嵌入在汽车遮阳板中,包括:背光单元、LCD显示控制模块、反射镜、曲面镜,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背面用于给LCD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区域提供照射光,LCD显示控制模块用于从车载中控获取车辆行车数据并将行车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所述反射镜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LCD显示控制模块显示的图像反射到曲面镜上,所述曲面镜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通过曲面镜的曲面将图像以虚像的形式投射至驾驶位前方预设距离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缩减了抬头显示系统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结合可调节的背光单元,利用反射镜与曲面镜投射,放大了成像距离,增强了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抬头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抬头显示产品,其技术上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简单的图像镜像,通过显示器(LCD)将图像反射到在挡风玻璃贴有可成像的普通膜片上,这种方案存在亮度不够、成像重影、图像变形等诸多缺陷;另一种是通过专用显示镜片(有平面镜和曲面镜),将图像呈现在司机前方约3-5米,这种方案主要缺陷在于产品严重遮挡了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并且产品在行车过程中图像抖动严重,使司机产生眩晕感,宜引起疲劳驾驶。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81700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HUD系统,通过接收处理单元接收并对导航系统、环境感知系统及V2X系统的采集信息进行相应处理;由选择单元按照导航系统的采集信息优于环境感知系统的采集信息、环境感知系统的采集信息优于V2X系统的采集信息的预设优先级,进行选择后分别得到车道判断结果、路口距离判断结果、坡道信息及前方危险提醒信息;再通过显示单元对所处车道判断结果、路口距离判断结果、坡道信息及前方危险提醒信息分别进行显示。该专利解决了HUD多信息融合的问题,但由于其是独立的装置,占用车内空间,此外没有解决成像距离短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958166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抬头显示器的光学投影装置,包括:成像单元;平面镜设置在成像单元的光路上,平面镜的反射面面向成像单元;第一放大镜设置在平面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一放大镜的反射面面向平面镜;第二放大镜设置在第一放大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二放大镜的反射面面向第一放大镜;风档玻璃设置在第二放大镜的反射光路上,风档玻璃的反射面面向第二放大镜。本专利技术在平面镜和第二放大镜之间增加了一个第一放大镜(自由曲面镜或柱面镜),反射光线在HUD内部的行程被延长。HUD内部光路长度可增加到两个反射镜系统的1.5倍以上,也就是物距是原来的1.5倍以上。在同样的自由曲面镜焦距和放大倍率的情况下,HUD在风档玻璃上投影出的虚像距离可以增大1.5倍以上。该专利申请虽然然增大了成像距离,但其为独立的装置且体积较大,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乘用车的抬头显示系统占用空间大,成像距离近、成像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所述系统嵌入在汽车遮阳板中,包括:背光单元、LCD显示控制模块、反射镜、曲面镜,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背面用于给LCD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区域提供照射光,所述LCD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处理及显示待投射的图像,所述反射镜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待投射的图像反射到曲面镜上,所述曲面镜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待投射图像进行放大,并通过曲面镜的曲面将待投射的图像以虚像的形式投射至驾驶位前方预设距离处。本方案中,所述背光单元为将高效LED光源设置于灯桶中,所述灯桶与LCD显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偏光片。本方案中,LCD显示控制模块包括有:视频控制处理器、CAN总线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视频输入接口、功能按键组、背光单元亮度调节电路、LCD显示屏,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CAN总线控制器与视频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CAN总线控制器与外部车载CAN收发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视频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视频输入接口连接至视频控制处理器的视频信号输入端,所述功能按键组连接至视频控制处理器的按键输入端,所述背光单元亮度调节电路连接至视频控制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LCD显示屏连接至视频控制处理器的显示输出端。本方案中,所述LCD显示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存储模块、报警模,所述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均与视频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本方案中,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报警模块。本方案中,无线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本方案中,所述视频控制处理器还提供有软件调试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本方案中,所述视频输入接口包括有:VGA视频接口、CVB接口。本方案中,所述背光单元亮度调节电路为无级背光单元亮度调节电路。本方案中,反射镜投射的预设距离为15-20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抬头显示系统与汽车遮阳板进行一体嵌入式设计,缩减了其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结合可调节的背光单元,利用反射镜与曲面镜投射,放大了成像距离,增强了成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LCD显示控制模块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曲面镜,2表示遮阳板、3表示LCD显示控制模块的主机电路、4表示反射镜、5表示背光单元,所述系统嵌入在汽车遮阳板中,汽车遮阳板可以打开和关闭,且可左右调节并锁住,所述系统包括:背光单元、LCD显示控制模块、反射镜、曲面镜,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背面用于给LCD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区域提供照射光,LCD显示控制模块用于从车载中控获取车辆行车数据并将行车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所述反射镜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LCD显示控制模块显示的图像反射到曲面镜上,所述曲面镜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通过曲面镜的曲面将图像以虚像的形式投射至驾驶位前方预设距离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抬头显示系统与汽车遮阳板进行一体嵌入式设计,缩减了其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结合可调节的背光单元,利用反射镜与曲面镜投射,放大了成像距离。本方案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有:高效LED光源、灯桶,所述高效LED光源设置于灯桶中,所述灯桶与LCD显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偏光片。本专利技术中背光单元具有亮度高,功耗低特点,使本专利技术的成像在正对太阳光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高效的LED光源设置于灯桶中,灯桶将光源均匀照射到LCD的背面,且在LED光源灯桶与LCD的背面间放置有偏光片,以保证光源最高效最均匀照射到LCD显示区。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曲面镜的透光率大于90%,保证了成像清晰且无图像重影。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抬头显示系统还设置有前后摄像头,所述后摄像头正对驾驶位的司机,所述前摄像头正对挡风玻璃,可用于行车记录。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LCD显示控制模块包括有:视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嵌入在汽车遮阳板的中,包括:背光单元、LCD显示控制模块、反射镜、曲面镜,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背面用于给LCD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区域提供照射光,LCD显示控制模块用于从车载中控获取车辆行车数据并将行车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所述反射镜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LCD显示控制模块显示的图像反射到曲面镜上,所述曲面镜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通过曲面镜的曲面将图像以虚像的形式投射至驾驶位前方预设距离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嵌入在汽车遮阳板的中,包括:背光单元、LCD显示控制模块、反射镜、曲面镜,所述背光单元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背面用于给LCD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区域提供照射光,LCD显示控制模块用于从车载中控获取车辆行车数据并将行车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所述反射镜设置于LCD显示控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LCD显示控制模块显示的图像反射到曲面镜上,所述曲面镜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通过曲面镜的曲面将图像以虚像的形式投射至驾驶位前方预设距离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单元包括有:高效LED光源、灯桶,所述高效LED光源设置于灯桶中,所述灯桶与LCD显示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偏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遮阳板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LCD显示控制模块包括有:视频控制处理器、CAN总线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视频输入接口、功能按键组、背光单元亮度调节电路、LCD显示屏,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CAN总线控制器与视频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CAN总线控制器与外部车载CAN收发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视频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视频输入接口连接至视频控制处理器的视频信号输入端,所述功能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红吴辉张硕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好翼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