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72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镜框组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前镜框和后镜框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光波导镜片固定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光机固定设于第二安装腔内;镜腿与镜框组件连接。将光波导镜片和光机直接嵌入安装至镜框组件的内部、不外漏,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光机尺寸小、重量轻,有助于减小整机尺寸及重量;该头戴显示设备在尺寸和外形上更加接近于普通眼镜,便于用户直接外出佩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头戴显示设备,即头显,通过各种头显,向眼睛发送光学信号,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不同效果。头戴式AR设备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上市,各种各样的头戴式、眼镜式产品形态不断出现,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并体验使用。当前市面上的AR设备有多种光学方案设计,各种光学方案基本上是以独立模块的形式体现,即显示镜片与光机首先通过金属支架先行组装固定,然后再整体安装到壳体中。头戴式AR设备基本上可以将光学模块部分包裹住,而眼镜形态一般以外置形式体现。不论头戴式还是眼镜式的在外观上都显得很笨拙、整体性差,同时重量上都较重、不够小巧美观,使用者很难像佩戴普通眼睛一样正常外出佩戴使用。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体积小、重量轻,尺寸和形态上接近于普通眼镜,方便使用者外出佩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包括:镜框组件,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所述前镜框和所述后镜框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光波导镜片,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光机,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镜腿,与所述镜框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波导镜片具有光波导耦入区,所述光波导耦入区的外周设有遮光片;所述光机包括镜头,所述镜头的外周环设有遮光套,所述遮光套的前端设有泡棉,所述泡棉与所述遮光片挤压紧靠。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包括前镜框主体和设于所述前镜框主体两侧的前镜框支臂;所述后镜框包括后镜框主体和设于所述后镜框主体两侧的后镜框支臂;所述前镜框主体与所述后镜框主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前镜框支臂与所述后镜框支臂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支臂的内侧设有前镜框定位孔和前镜框定位柱;所述光机上对应设有光机定位孔和光机定位柱;所述前镜框定位孔与所述光机定位柱插接,所述前镜框定位柱与所述光机定位孔插接。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支臂的内侧还设有光机粘接板,所述光机粘接固定至所述光机粘接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支臂的内侧还设有光机定位板,所述光机与所述光机定位板抵靠。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一安装部,所述光波导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内,所述光波导镜片的周向侧边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抵靠。进一步的,所述光波导镜片的周向侧边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粘接。进一步的,所述后镜框主体上对应设有第二限位筋和光波导镜片压合筋,所述光波导镜片的周向侧边与所述第二限位筋抵靠,所述光波导镜片压合筋将所述光波导镜片压紧。进一步的,所述前镜框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后镜框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所公开的头戴显示设备,将光波导镜片和光机直接嵌入安装至镜框组件的内部、不外漏,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光机尺寸小、重量轻,有助于减小整机尺寸及重量;该头戴显示设备在尺寸和外形上更加接近于普通眼镜,便于用户直接外出佩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前镜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光波导镜片和光机安装至前镜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后镜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前镜框和后镜框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光机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头戴式显示设备实施例光波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镜框组件,110-前镜框,111-前镜框主体,1111-第一限位筋,1112-第三限位筋,1113-第一安装部,1114-第二安装部,112-前镜框支臂,1121-前镜框定位柱,1122-前镜框定位孔,1123-光机粘接板,1124-光机定位板,1125-凹部,120-后镜框,121-后镜框主体,1211-第二限位筋,1212-第四限位筋,1213-光波导镜片压合筋,1214-塑胶镜片压合筋,122-后镜框支臂,130-第一卡接部,140-第二卡接部;200-光波导镜片,210-周向侧边,220-光波导耦入区,230-遮光片;300-光机,310-壳体,320-镜头,330-遮光套,340-泡棉,350-光机定位孔,360-光机定位柱;400-镜腿;500-塑胶镜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比如AR眼镜,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镜框组件100、光波导镜片200、光机300、以及镜腿400。镜框组件100包括前镜框110和后镜框120,前镜框110和后镜框120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未标示)和第二安装腔(未标示);光波导镜片200固定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光机300固定设于第二安装腔内;镜腿400与镜框组件100连接。将光波导镜片200和光机300直接嵌入安装至镜框组件100的内部、不外漏,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光机尺寸小、重量轻,有助于减小整机尺寸及重量;该头戴显示设备在尺寸和外形上更加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框组件,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所述前镜框和所述后镜框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n光波导镜片,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n光机,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n镜腿,与所述镜框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框组件,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所述前镜框和所述后镜框可拆卸连接,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光波导镜片,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光机,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镜腿,与所述镜框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波导镜片具有光波导耦入区,所述光波导耦入区的外周设有遮光片;
所述光机包括镜头,所述镜头的外周环设有遮光套,所述遮光套的前端设有泡棉,所述泡棉与所述遮光片挤压紧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镜框包括前镜框主体和设于所述前镜框主体两侧的前镜框支臂;
所述后镜框包括后镜框主体和设于所述后镜框主体两侧的后镜框支臂;
所述前镜框主体与所述后镜框主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前镜框支臂与所述后镜框支臂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镜框支臂的内侧设有前镜框定位孔和前镜框定位柱;
所述光机上对应设有光机定位孔和光机定位柱;
所述前镜框定位孔与所述光机定位柱插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