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55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申请涉及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属于航天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抗阻尼部件。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第一壳体背离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第一内腔。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开槽。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该减振装置的冲击,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其两端可在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通过抗阻尼部件不但能够有效起到减振作用,还能有效避免了待抗振部件容易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
本申请属于航天
,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航天器中各部件一般通过螺栓加垫圈的方式进行相互连接,或固定在航天器中的承载装置上,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如受到频率较高的振动或震动时(如航天器在搭载其他发射装置至太空过程中)容易有如下缺点:其一,这些部件与其他部件或固定平台之间的连接可能松动,甚至脱落;其二,可能因连接松动而导致的部件移位;其三,可能因振动或震动较大造成的部件中的各内部零件连接松动或脱落,甚至损坏。如若是航天器中的射频装置、相机、陀螺仪等部件遇到频率较大的振动或震动时发生了上述的问题,因其自身功能特性等原因,即可导致整个航天器无法有效开展空间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以改善现有固定方式在受到振动或震动时,其产生的部件移位、连接松动、甚至连接脱落等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抗阻尼部件;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槽;所述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所述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的冲击,其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抗阻尼部件来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因抗阻尼部件具有减振的作用,使得该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在受到振动或震动时,抗阻尼部件能够减缓振动或震动带给第一壳体的冲击,从而减缓振动或震动带给第一壳体内的待抗振部件的冲击。且该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滑动,不仅可以调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还能调节抗阻尼部件的抗振强度,从而可根据待抗振部件的应用场景调整其抗阻尼部件的抗振强度,进而使得该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遇到振动或震动时能够有效减缓对待抗振部件的冲击。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不但能够避免固定于第一壳体内的待抗振部件移位,也可有效减少待抗振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阻尼部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弹簧和杠杆轴;所述第一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所述杠杆轴连接,呈X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上靠近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上靠近所述三弹簧的一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类似“剪刀”杠杆的抗阻尼部件来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增加减振效果,进一步地,当剪刀杠杆一边受力之后,第一连接轴和/或第二连接轴随着受力方向滑动,受力方向的弹簧受力压缩,反之另外一侧的弹簧受拉力张开,两边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减振的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其中,所述第三开槽所在侧与所述第二开槽所在侧相异;所述杠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伸出至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杠杆轴可在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中往复移动,以调整两个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壳体背离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使杠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伸出至第二壳体外,使其可在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中往复移动,以调整两个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以此来调整抗阻尼部件的抗振级别,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抗振需求,能够有效减缓对待抗振部件的冲击。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阻尼部件还包括多个固定装置,所述杠杆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装置将杠杆轴固定于第二壳体上,避免杠杆轴在移动的过程中脱落,同时,通过固定杠杆轴来限制两个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使得该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在受到振动或震动时,抗阻尼部件的抗振级别不会来回波动,从而能够有效减缓对待抗振部件的冲击。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锁紧螺母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轴套和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限位部,所述轴套套设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壁的所述杠杆轴上,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用于限定所述杠杆轴转动和\或移动;所述锁紧螺母套设在所述杠杆轴上且与所述轴套抵接,用于将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包括锁紧螺母和限位件的固定装置,可以很便捷的杠杆轴固定于第二壳体上,且很容易拆卸。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三开槽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沿所述第三开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四开槽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沿所述第四开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装置在固定所述杠杆轴时,位于所述杠杆轴一端的所述固定装置的限位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孔中一个第一定位孔内,位于所述杠杆轴另一端的所述固定装置的限位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中一个第二定位孔内。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开槽的外侧壁上沿其开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以及在第四开槽的外侧壁上沿其开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在固定杠杆轴时,从多个第一定位孔中选一个第一定位孔来固定位于杠杆轴一端的固定装置的限位部,从多个第二定位孔中选择一个第二定位孔来固定位于杠杆轴另一端的固定装置的限位部,以增强固定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杠杆轴松动,同时也便于调节抗阻尼部件的抗振级别。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可在所述第一调节轴和所述第二调节轴上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合围成的腔体为所述第一内腔。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由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组合而成的第一壳体来安装待抗振部件,使得可以根据待抗振部件的尺寸来调整第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内腔;/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槽;/n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所述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的冲击,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内腔;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槽;
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所述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的冲击,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阻尼部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弹簧和杠杆轴;所述第一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所述杠杆轴连接,呈X形;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上靠近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上靠近所述三弹簧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其中,所述第三开槽所在侧与所述第二开槽所在侧相异;
所述杠杆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伸出至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杠杆轴可在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中往复移动,以调整两个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阻尼部件还包括多个固定装置,所述杠杆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锁紧螺母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轴套和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限位部,所述轴套套设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壁的所述杠杆轴上,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用于限定所述杠杆轴转动和\或移动;
所述锁紧螺母套设在所述杠杆轴上且与所述轴套抵接,用于将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舒婷陆川谢鑫袁振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