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551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焦炉、烟囱和地下烟道,地下烟道设置在焦炉和烟囱之间,地下烟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焦炉之间的地下烟道上设置有烟道旁路,烟道旁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脱硝器、余热锅炉、引风机、脱硫器和烟气加热器,脱硝器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除尘腔、气体混合腔和脱硝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硝和除尘效果好,能耗低,可解决白雾现象,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炼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焦炉产生的烟道气中含有烟尘、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其温度在250~300℃之间,在现有的炼焦系统中,为了避免烟道气中热能的浪费,一般都会在烟囱和焦炉之间的地下烟道上设置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在地下烟道上设置旁通烟道,并在旁通烟道上设置余热锅炉,正常运行时,地下烟道通过阀门关闭,烟道气通往旁通烟道,其中的高温烟道气经过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被吸收热量后的烟道气送至烟囱进行排空。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为了保护环境,在烟道气排放前需进行脱硫脱硝处理,而处理后烟道气温度为50~60℃,温度低,含水量大,在排出过程中部分水分被冷凝成了液滴,与烟道气中的粉尘聚集,会在烟囱附近形成石膏雨和白雾现象;其次,现有余热回收系统还存在脱硝、脱硫效果差,除尘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脱硝和除尘效果好,能耗低,可解决白雾现象的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和除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焦炉(1)、烟囱(2)和地下烟道(3),所述地下烟道(3)设置在焦炉(1)和烟囱(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烟道(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第一电磁阀(4)与焦炉(1)之间的地下烟道(3)上设置有烟道旁路(5),所述烟道旁路(5)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脱硝器(7)、余热锅炉(8)、引风机(9)、脱硫器(11)和烟气加热器(10),所述烟气加热器(10)包括壳程和管程,壳程上设置有烟气入口(12)和烟气出口(13),管程上设置有热气入口(14)和热气出口(15),烟气入口(12)与脱硫器(11)的烟气输出端连接,烟气出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焦炉(1)、烟囱(2)和地下烟道(3),所述地下烟道(3)设置在焦炉(1)和烟囱(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烟道(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第一电磁阀(4)与焦炉(1)之间的地下烟道(3)上设置有烟道旁路(5),所述烟道旁路(5)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脱硝器(7)、余热锅炉(8)、引风机(9)、脱硫器(11)和烟气加热器(10),所述烟气加热器(10)包括壳程和管程,壳程上设置有烟气入口(12)和烟气出口(13),管程上设置有热气入口(14)和热气出口(15),烟气入口(12)与脱硫器(11)的烟气输出端连接,烟气出口(13)与烟囱(2)连通,热气入口(14)与余热锅炉(8)的高温蒸汽出口(16)连接,热气出口(15)与余热锅炉(8)的冷水进口(17)连接;
所述脱硝器(7)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除尘腔(18)、气体混合腔(19)和脱硝腔(20),所述除尘腔(18)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烟管(21),除尘腔(18)的内部设置有板式陶瓷膜元件(25),板式陶瓷膜元件(25)的上端通过连接环板(26)与除尘腔(18)的内壁密封连接,除尘腔(18)与气体混合腔(19)之间设置有隔板(23),隔板(23)上设置有通气口(24),气体混合腔(19)的侧壁上切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常华蔡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盛凯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