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内燃机喷雾撞壁改善近壁区域燃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善缸内燃烧室近壁区域燃烧的方法,尤其涉及控制内燃机喷雾撞壁改善近壁区域燃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柴油机和缸内直喷汽油机均采用缸内高压喷射技术实现快速的油气混合。由于其热效率较高,动力性强,且易于实现精确控制,因而在追求小型轻量化的发动机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以及燃烧室小型化的需要,缸内喷入的燃油极易撞到燃烧室壁面进而在近壁区域燃烧。考虑到近壁区域受燃烧室几何形状限制的边界层流动状态,以及较低的壁面温度,近壁区域的燃油蒸发较慢,燃烧效率较低,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碳烟及颗粒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较低条件下,提高壁面温度可有效降低喷雾撞壁后沉积液膜质量,提高燃烧效率;而在环境温度较高条件下,需要降低喷雾撞壁角度,改善近壁区域的油气混合过程从而改善近壁区域燃烧。现有的热障涂层可用于动力机械高速运动部件的表面隔热和保护。涂层材料多采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8YSG)、锆酸镁(MgZrO3)、镍铬铝合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内燃机喷雾撞壁改善近壁区域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在内燃机的活塞顶面以及从活塞顶面延伸至燃烧室凹坑内涂覆锆酸镁涂层,燃烧室凹坑内涂层覆盖深度H=2/3燃烧室凹坑深度;/n第二步,采用可控夹角喷嘴向燃烧室凹坑内喷油,在小负荷条件下,可控夹角喷嘴的喷雾夹角α设置为70°—80°之间,此时喷雾冲击覆盖的近壁面区域全部为锆酸镁涂层所覆盖;/n在中大负荷条件下,可控夹角喷嘴的喷雾夹角α设置为65°—75°之间,喷雾冲击近壁区域部分为锆酸镁涂层所覆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内燃机喷雾撞壁改善近壁区域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内燃机的活塞顶面以及从活塞顶面延伸至燃烧室凹坑内涂覆锆酸镁涂层,燃烧室凹坑内涂层覆盖深度H=2/3燃烧室凹坑深度;
第二步,采用可控夹角喷嘴向燃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命发,马天宇,王浒,钟鑫,王海龙,罗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