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41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锚栓,所述锚栓上沿其轴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带翼、底板和调整垫板,所述带翼上设置有多组圆孔,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抵消侧向力的转换装置,此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在底板内设置转换装置,转换装置通过作用在墙体上的侧向力即锚栓顶部受到的侧向力作为依据点,在检测到一个方向有侧向力时,通过在以锚栓轴线为对称中心的相反的一侧产生向上的抵触力,从而对侧向力进行平衡,且带翼直接作用于木墙体的底部,连接件受力不产生偏心,提高了锚栓以及连接件的抗拔性,且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区别于榫卯连接的传统木结构系统,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基本使用钉和螺栓连接,特别是配合使用了连接件进行连接。对于使用连接件连接的节点:受力更加科学合理;安装更加快速方便,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的连接件,大大节约了材料和加工成本。鉴于市场反馈良好,各类连接件应运而生,在木结构建筑中广泛使用。其中,抗拔连接件可以将木构件或墙体可靠锚定在基础之上,用于抵抗上拔力,是抗震抗风措施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在业界已有的抗拔连接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已有抗拔连接件,与立柱或墙体连接在一侧,与基础连接的锚栓更是在柱或墙的截面外侧,如此连接,形成偏心受拉构件,构件受力不够合理,并且墙体在抗震抗风时并不是受到完全向上的拉力,墙体在受到力时会使锚栓受到侧向力,降低墙体整体的抗拔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将侧向力传递并抵消的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包括锚栓,所述锚栓上沿其轴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带翼、底板和调整垫板,所述带翼上设置有多组圆孔,所述底板内设置有抵消侧向力的转换装置。优选的,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内的传递侧向力的传递装置,所述底板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侧向力的检测装置,所述底板内还设置有与传递装置连接的抵消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侧向力,在检测到侧向力时通过传递装置产生抵触,进而抵消。优选的,所述传递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装置上的多组锥形块,所述底板内滑动连接有多组提升块,所述提升块上开设有与锥形块滑动连接的导向面,所述提升块的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连接有第一锥块,所述底板内还设置有多组圆环,所述圆环的任意一条直径上设置有两组推出板,所述推出板的端部与抵消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出板上开设有与拉杆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与第一锥块滑动连接的第二锥块,通过提升块带动拉杆,拉杆处通过两个锥块产生传递的角度改变,从而使得推出板推动抵消板产生反方向的抵触力。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组与底板滑动连接的检测块,所述底板内还滑动连接有与锥形块固定连接的传递块,通过不同的检测块检测不同方向的侧向力。优选的,所述检测块和传递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底板上还滑动连接有分别与检测块和传递块滑动连接的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U型避让槽插板的作用是传递力,并且在不安装时方便锚栓的穿入。优选的,所述检测块和传递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斜面,方便插板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抵消板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方便抵消板的复位。优选的,所述抵消板设置有八组,均与的设置于八个方向,较为平均。安装方法:第一步:根据木柱或墙体的位置中心,安装锚栓;第二步:安装连接带翼,将孔对准锚栓,穿过安装;第三步:安装底板,将孔对准锚栓,穿过安装,微调底板和连接带翼的位置,使其与将来安装的构件对齐,然后插入插板;第四步:安装调节垫片,将孔对准锚栓,穿过安装,然后将锚栓的螺母和垫片就位拧紧;第五步:安装木柱或者墙体,调节至安装位置,并使其底部与调节垫片顶面顶紧;第六步:将连接带翼的两翼掰直,与木柱或者墙体表面平齐,并用钢钉穿过圆孔,打入木柱或者木墙体,所有圆孔打满钢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内设置转换装置,转换装置通过作用在墙体上的侧向力即锚栓顶部受到的侧向力作为依据点,在检测到一个方向有侧向力时,通过在以锚栓轴线为对称中心的相反的一侧产生向上的抵触力,从而对侧向力进行平衡,且带翼直接作用于木墙体的底部,连接件受力不产生偏心,提高了锚栓以及连接件的抗拔性,且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板和调整垫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底板内部部分结构剖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底板颞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区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锚栓;2-带翼;3-底板;4-调整垫板;5-圆孔;6-转换装置;7-传递装置;8-检测装置;9-抵消板;10-锥形块;11-提升块;12-导向面;13-拉杆;14-第一锥块;15-圆环;16-推出板;17-滑槽;18-第二锥块;19-检测块;20-传递块;21-第一弹性件;22-插板;23-U型避让槽;24-导向斜面;25-固定板;26-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包括锚栓1,锚栓1用于与混凝土基础锚固,不限于直杆形式,比如,可以是L型锚栓,锚栓1配有垫片和螺母,所述锚栓1上沿其轴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带翼2、底板3和调整垫板4,所述带翼2上设置有多组圆孔5,通过锚栓1上配有的垫片和螺母对带翼2、底板3和调整垫板4进行锁紧,所述底板3内设置有抵消侧向力的转换装置6具体的,带翼2为具有耐腐耐候表层的钢带,钢带厚度不大于3mm,宽度不小于40mm且不大于被连接构件的宽度,就位后,呈U型,U型底部长度略大于底板3的长度,两翼伸出长度相等且不低于200mm,U型底部正中有一大通孔,供锚栓1穿过,两翼分别有成行列布置的小圆孔5,供钢钉穿过,两翼小圆孔数量相等,底板3为矩形钢板,表面镀锌。厚度不小于15mm,长度与被连接构件的尺寸一致。宽度略大于连接带翼2的宽度,就位后,底板3位于连接带翼2的U型水平部分的上方,且与其贴紧,底板3的正中有同样开设有通孔,供锚栓1穿过,直径比锚栓1直径大,两直径相差不低于6mm底板3的底部两边有倒角,与连接带翼2的U型转角处对应,调整垫板4为矩形钢板,表面镀锌,厚度比底板3小且不低于3mm,长度和宽度比底板3小,分别相差不低于6mm,就位后,调整垫板4位于底板3上方,且与其贴紧,调整垫板4的正中有通孔,其直径比锚栓1的直径略大,供锚栓1穿过。转换装置6包括设置于底板3内的传递侧向力的传递装置7,所述底板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侧向力的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用以检测锚栓1受到的侧向力的方向,并传递到传递装置7中,所述底板3内还设置有与传递装置7连接的抵消板9,传递装置7将侧向力传递到反方向并产生抵触力进行抵消,所述抵消板9设置有八组,使得检测各个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包括锚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1)上沿其轴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带翼(2)、底板(3)和调整垫板(4),所述带翼(2)上设置有多组圆孔(5),所述底板(3)内设置有抵消侧向力的转换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包括锚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1)上沿其轴线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带翼(2)、底板(3)和调整垫板(4),所述带翼(2)上设置有多组圆孔(5),所述底板(3)内设置有抵消侧向力的转换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6)包括设置于底板(3)内的传递侧向力的传递装置(7),所述底板(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侧向力的检测装置(8),所述底板(3)内还设置有与传递装置(7)连接的抵消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7)包括设置于检测装置(8)上的多组锥形块(10),所述底板(3)内滑动连接有多组提升块(11),所述提升块(11)上开设有与锥形块(10)滑动连接的导向面(12),所述提升块(11)的底部连接有拉杆(13),所述拉杆(13)上连接有第一锥块(14),所述底板(3)内还设置有多组圆环(15),所述圆环(15)的任意一条直径上设置有两组推出板(16),所述推出板(16)的端部与抵消板(9)滑动连接,所述推出板(16)上开设有与拉杆(13)滑动连接的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连接有与第一锥块(14)滑动连接的第二锥块(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用抗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8)包括多组与底板(3)滑动连接的检测块(19),所述底板(3)内还滑动连接有与锥形块(10)固定连接的传递块(20)。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峰金静宇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阔森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