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37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及检测方法;包括:吊装系统、转运系统、转运平台、反钩门槽、叠梁闸门、弧形闸门;大坝上设置有闸墩,闸墩上设置有反钩门槽,反钩门槽一端设置有叠梁闸门,反钩门槽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闸门,反钩门槽一端顶部设置有吊装系统,反钩门槽另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运系统,转运系统侧壁设置有转运平台。对原坝体体型不需做修改,同时省去了门机轨道大梁;在反钩式钢轨下端部设封板作为支承叠梁门,从而不需要传统的底槛装置,免除或缩短了水下施工作业的时间;闸门操作运行方便,可操作性好,运行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水电站常设溢流表孔,是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况下水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大坝安全的建筑物。溢流表孔常设弧形闸门作为控制泄水的工作闸门,弧形闸门具有启闭省力、运行可靠、门槽水流流态好、局部开启时泄流条件好等优点。在电站建设期间,考虑到节省工程造价,很多溢流表孔工作闸门上游不设检修闸门,因为设置检修闸门时要设置坝顶门机、土建门机轨道大梁,造价较高。闸门的检修考虑在枯水期水库水位降至溢流表孔堰顶高程以下时进行检修,这种情况在国内外是常见的。但是,随着电站的多元化利用价值不断被发掘,例如调峰备用、城市供水、库区养殖等产业需要,要求库水位控制在较高水平,一般会超过溢流表孔堰顶高程,这使得没有设置检修闸门的溢流表孔工作弧门和埋件失去了检修条件。为了检修溢流表孔工作弧门和埋件,通常的做法是对溢流表孔进行改造,在溢洪道上挖出检修门槽,增设门机轨道大梁,这不仅施工非常困难,造价高,而且会破坏闸墩结构,削弱闸墩强度。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套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该套设备由检修钢架,转运钢架,转运平台,反钩门槽,叠梁闸门组成。可以实现为已建水电工程中的溢流表孔工作弧门和门槽提供检修条件,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解决在电站建设期间,考虑到节省工程造价,很多溢流表孔工作闸门上游不设检修闸门,随着电站的多元化利用价值不断被发掘,例如调峰备用、城市供水、库区养殖等产业需要,要求库水位控制在较高水平,一般会超过溢流表孔堰顶高程,这使得没有设置检修闸门的溢流表孔工作弧门和埋件失去了检修条件,不易进行检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包括:吊装系统、转运系统、转运平台、反钩门槽、叠梁闸门、弧形闸门;大坝上设置有闸墩,闸墩上设置有反钩门槽,反钩门槽一端设置有叠梁闸门,反钩门槽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闸门,反钩门槽一端顶部设置有吊装系统,反钩门槽另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运系统,转运系统侧壁设置有转运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系统由第一轨道、第一钢柱、第一柱脚、第一化学锚栓、起吊电动葫芦、自动抓梁、第一雨棚组成;第一钢柱和第一轨道连接形成单排立柱单轨道式钢架,第一钢柱上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一轨道下悬挂起吊电动葫芦,起吊电动葫芦与自动抓梁连接,第一钢柱底部设置有第一柱脚,第一柱脚通过化学锚栓设置在闸墩上,吊装系统一端设置有第一雨棚。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系统由第二轨道、第二钢柱、第二柱脚、第二化学锚栓、大横梁、转运电动葫芦、第二雨棚组成;第二轨道、第二钢柱和横梁连接成四立柱双轨道钢架,第二钢柱上设置有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下悬挂安装转运电动葫芦,第二钢柱设置有第二柱脚,第二柱脚通过第二化学锚栓设置在大坝上,转运系统上设置有第二雨棚。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平台由平台面板、悬臂梁、基础板、第三化学锚栓组成;转运平台为钢平台结构,平台面板底部设置有悬臂梁,悬臂梁一端连接基础板,基础板通过第三化学锚栓设置在大坝上。进一步的;所述反钩门槽由第四锚栓、弧形板、腹板、前翼板、底板组成;底板上设置有轨道,底板的轨道为工字形断面,弧形板的一侧曲面与闸墩曲面贴合设置,弧形板通过第四锚栓安装在闸墩上,闸墩中间设置有腹板,腹板和底板底部设置有前翼缘板,前翼缘板为平板,底板的轨道通过第四化学锚栓设置在闸墩上。进一步的;所述叠梁闸门由大截面软质橡胶、夹板、螺栓、叠梁门面板、叠梁门边梁、叠梁门侧轮、锁锭台、锁锭筋板组成;叠梁闸门采用焊接组合钢结构,大截面软质橡胶是一种U形橡胶结构体,其断面为半圆头矩形,采用较软的橡胶体制造,截面软质橡胶贴合设置在闸墩上,叠梁门面板上设置夹板,橡胶与夹板采用螺栓连接设置,叠梁门面板设置在叠梁门边梁上,叠梁门边梁侧部布设叠梁门侧轮,叠梁门边梁底部布设锁锭台,叠梁门边梁通过叠梁门侧轮固定设置在叠梁门边梁上,锁锭台侧壁连接锁锭筋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下游工作闸门,截面软质橡胶受压封水,叠梁闸门受到水压力后,截面软质橡胶紧贴闸墩混凝土面,形成严密的止水线,叠梁门边梁侧部布设叠梁门侧轮,叠梁门侧轮和反钩门槽的平翼板配合,对叠梁闸门进行限位,叠梁门边梁底部布设锁锭台,锁锭台台伸入轨道内部,当和轨道底板接触时,叠梁门被锁定,闸门分节起吊,大截面软质橡胶兼做闸门的水封和支承,闸门操作方式为静水启闭,通过移动式水泵向叠梁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间充水平压后静水启门;第一轨道下挂设起吊电动葫芦,起吊电动葫芦动滑轮连接自动抓梁,第二轨道下挂设转运电动葫芦,当起吊转运电动葫芦把叠梁闸门吊运至转运转运平台后,自动抓梁脱钩,进而用转运电动葫芦将叠梁闸门吊运至车辆上,对叠梁闸门的转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对原坝体体型不需做修改,同时省去了门机轨道大梁;(2)在反钩式钢轨下端部设封板作为支承叠梁门,从而不需要传统的底槛装置,免除或缩短了水下施工作业的时间;(3)闸门操作运行方便,可操作性好,运行灵活;(4)设置两台电动葫芦配合使用,检修和转运效率高;(5)工程量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到大坝溢流表孔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坝溢流表孔结构顺水流向立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坝溢流表孔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坝溢流表孔结构平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坝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设备轴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坝溢流表孔结构转运平台轴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单节检修叠梁闸门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检修叠梁闸门B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检修叠梁大截面软质橡胶和反钩门槽的配合A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检修反钩门槽视中A局部放大轨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检修叠梁闸门门叶和反钩门槽的配合示意图。图中:吊装系统(1)、第一轨道(1.1)、第一钢柱(1.2)、第一柱脚(1.3)、第一化学锚栓(1.4)、起吊电动葫芦(1.5)、自动抓梁(1.6)、第一雨棚(1.7)、转运系统(2)、第二轨道(2.1)、第二钢柱(2.2)、第二柱脚(2.3)、第二化学锚栓(2.4)、大横梁(2.5)、转运电动葫芦(2.6)、第二雨棚(2.7)、转运平台(3)、平台面板(3.1)、悬臂梁(3.2)、基础板(3.3)、第三化学锚栓(3.4)、反钩门槽(4)、第四锚栓(4.1)、弧形板(4.2)、腹板(4.3)、前翼板(4.4)、底板(4.5)、叠梁闸门(5)、大截面软质橡胶(5.1)、夹板(5.2)、螺栓(5.3)、叠梁门面板(5.4)、叠梁门边梁(5.5)、叠梁门侧轮(5.6)、锁锭台(5.7)、锁锭筋板(5.8)、弧形闸门(6)。具体实施方式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系统(1)、转运系统(2)、转运平台(3)、反钩门槽(4)、叠梁闸门(5)、弧形闸门(6);/n大坝上设置有闸墩,闸墩上设置有反钩门槽(4),反钩门槽(4)一端设置有叠梁闸门(5),反钩门槽(4)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闸门(6),反钩门槽(4)一端顶部设置有吊装系统(1),反钩门槽(4)另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运系统(2),转运系统(2)侧壁设置有转运平台(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系统(1)、转运系统(2)、转运平台(3)、反钩门槽(4)、叠梁闸门(5)、弧形闸门(6);
大坝上设置有闸墩,闸墩上设置有反钩门槽(4),反钩门槽(4)一端设置有叠梁闸门(5),反钩门槽(4)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闸门(6),反钩门槽(4)一端顶部设置有吊装系统(1),反钩门槽(4)另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运系统(2),转运系统(2)侧壁设置有转运平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1)由第一轨道(1.1)、第一钢柱(1.2)、第一柱脚(1.3)、第一化学锚栓(1.4)、起吊电动葫芦(1.5)、自动抓梁(1.6)、第一雨棚(1.7)组成;第一钢柱(1.2)和第一轨道(1.1)连接形成单排立柱单轨道式钢架,第一钢柱(1.2)上设置有第一轨道(1.1),第一轨道(1.1)下悬挂起吊电动葫芦(1.5),起吊电动葫芦(1.5)与自动抓梁(1.6)连接,第一钢柱(1.2)底部设置有第一柱脚(1.3),第一柱脚(1.3)通过化学锚栓(1.4)设置在闸墩上,吊装系统(1)一端设置有第一雨棚(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2)由第二轨道(2.1)、第二钢柱(2.2)、第二柱脚(2.3)、第二化学锚栓(2.4)、大横梁(2.5)、转运电动葫芦(2.6)、第二雨棚(2.7)组成;第二轨道(2.1)、第二钢柱(2.2)和横梁连接成四立柱双轨道钢架,第二钢柱(2.2)上设置有第二轨道(2.1),第二轨道(2.1)下悬挂安装转运电动葫芦(2.6),第二钢柱(2.2)设置有第二柱脚(2.3),第二柱脚(2.3)通过第二化学锚栓(2.4)设置在大坝上,转运系统(2)上设置有第二雨棚(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3)由平台面板(3.1)、悬臂梁(3.2)、基础板(3.3)、第三化学锚栓(3.4)组成;转运平台(3)为钢平台结构,平台面板(3.1)底部设置有悬臂梁(3.2),悬臂梁(3.2)一端连接基础板(3.3),基础板(3.3)通过第三化学锚栓(3.4)设置在大坝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表孔工作闸门的检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钩门槽(4)由第四锚栓(4.1)、弧形板(4.2)、腹板(4.3)、前翼板(4.4)、底板(4.5)组成;底板(4.5)上设置有轨道,底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超吴德新尹显清余俊阳崔稚曹慧颖生永贞廖照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