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36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属于桥梁养护技术领域,该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灌浆组件、搅拌组件和增压组件。所述机架主体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灌浆组件包括灌浆储箱、连接管和注胶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搅拌扇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空气缓冲罐和保压筒。通过灌浆储箱储存灌浆胶水,裂缝填充更充分,通过灌浆储箱加压和保压筒保压,胶液填充动力更充足,通过搅拌扇叶对胶液进行充分搅拌,胶液内环氧树脂混合更充分,相比传统的弹簧注射器修复桥梁裂缝,自动化程度高,桥梁裂缝填充更充分,桥梁裂缝填充质量更高,桥梁裂缝修复施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养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时,会因空气中的水汽及CO2侵蚀而造成混凝土中性化及钢筋锈蚀,进而降低结构耐久性缩短建筑使用年限。其中低压注浆法是采用粘度较小的粘合剂通过低压注射装灌入裂缝深部,达到恢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的目的,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大、深度较深的裂缝修补,尤其是受力裂缝的修补,裂缝防腐处理适用于砼梁、板、柱、剪力墙等的裂缝修补,一般都使用注胶器对桥梁裂缝进行注胶修复。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注胶器采用弹簧加压,注胶过程中压力越来越小,胶液后期填充困难,且桥梁裂缝填充胶液量无法精确计量,需要经常更换注胶器保证胶液充足,这些都导致桥梁裂缝填充不充分,桥梁裂缝修复施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旨在改善桥梁裂缝修复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灌浆组件、搅拌组件和增压组件。所述机架主体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侧,所述灌浆组件包括灌浆储箱、连接管和注胶器,所述灌浆储箱底部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于所述灌浆储箱底部一侧,所述注胶器固定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所述连接管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和所述注胶器进料口,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搅拌扇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两端转动于所述灌浆储箱内,所述搅拌扇叶固定套接于靠近所述连接管上方的所述转动轴表面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机身水平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于所述转动轴一端,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空气缓冲罐和保压筒,所述增压泵机身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所述空气缓冲罐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侧,所述保压筒设置于所述注胶器顶部,所述增压泵进气口连通于外部大气,所述增压泵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缓冲罐进气口,所述空气缓冲罐出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和所述保压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端设置有行走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储箱内设置有清洗水管,所述灌浆储箱侧壁一侧设置有观察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储箱底部均布有下料斗,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下料斗出浆口,所述搅拌扇叶设置于所述下料斗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机身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一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传动于所述第一链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储箱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一侧铰接于所述灌浆储箱上端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增压泵底部和所述空气缓冲罐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气缓冲罐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周侧设置有牵引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使用时,将施工设备移动到现场,灌浆储箱内灌入环氧树脂胶水,打开增压泵,增压泵连通空气缓冲罐使空气缓冲罐保持正压不变,空气缓冲罐连通灌浆储箱使灌浆储箱保持正压不变,在正压的作用下,环氧树脂经过连接管进入注胶器,空气缓冲罐连通注胶器进一步使注胶器内压力维持稳定,环氧树脂通过注胶器源源不断打入桥梁裂缝,同步打开第一驱动电机,搅拌扇叶不断搅拌环氧树脂胶液,减少胶液的沉淀,使其充分混合,通过灌浆储箱储存灌浆胶水,提供足量的胶液对桥梁裂缝进行注入,裂缝填充更充分,通过灌浆储箱加压和保压筒保压,注胶器注射胶液过程中更稳定,胶液填充动力更充足,通过搅拌扇叶对胶液进行充分搅拌,胶液内环氧树脂混合更充分,填充质量更好,相比传统的弹簧注射器修复桥梁裂缝,自动化程度高,桥梁裂缝填充更充分,桥梁裂缝填充质量更高,桥梁裂缝修复施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架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灌浆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机架主体;110-底座;111-第一支架;112-行走轮;113-第一固定板;114-第二固定板;115-牵引支架;120-第一支撑架;130-第二支撑架;200-灌浆组件;210-灌浆储箱;211-清洗水管;212-观察口;213-下料斗;214-顶盖;220-连接管;230-注胶器;300-搅拌组件;310-转动轴;311-第一链轮;320-搅拌扇叶;330-第一驱动电机;331-第二链轮;400-增压组件;410-增压泵;420-空气缓冲罐;421-排气口;430-保压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主体(100),所述机架主体(100)包括底座(110)、第一支撑架(120)和第二支撑架(130),所述第一支撑架(120)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130)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另一侧;/n灌浆组件(200),所述灌浆组件(200)包括灌浆储箱(210)、连接管(220)和注胶器(230),所述灌浆储箱(210)底部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0)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30)顶部,所述连接管(220)一端固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底部一侧,所述注胶器(230)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20)另一端,所述连接管(220)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和所述注胶器(230)进料口;/n搅拌组件(300),所述搅拌组件(300)包括转动轴(310)、搅拌扇叶(320)和第一驱动电机(330),所述转动轴(310)两端转动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内,所述搅拌扇叶(320)固定套接于靠近所述连接管(220)上方的所述转动轴(310)表面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0)机身水平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120)的所述底座(110)顶部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0)输出端传动于所述转动轴(310)一端;/n增压组件(400),所述增压组件(400)包括增压泵(410)、空气缓冲罐(420)和保压筒(430),所述增压泵(410)机身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空气缓冲罐(420)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另一侧,所述保压筒(430)设置于所述注胶器(230)顶部,所述增压泵(410)进气口连通于外部大气,所述增压泵(410)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缓冲罐(420)进气口,所述空气缓冲罐(420)出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和所述保压筒(4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主体(100),所述机架主体(100)包括底座(110)、第一支撑架(120)和第二支撑架(130),所述第一支撑架(120)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130)底部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另一侧;
灌浆组件(200),所述灌浆组件(200)包括灌浆储箱(210)、连接管(220)和注胶器(230),所述灌浆储箱(210)底部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0)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30)顶部,所述连接管(220)一端固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底部一侧,所述注胶器(230)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20)另一端,所述连接管(220)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和所述注胶器(230)进料口;
搅拌组件(300),所述搅拌组件(300)包括转动轴(310)、搅拌扇叶(320)和第一驱动电机(330),所述转动轴(310)两端转动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内,所述搅拌扇叶(320)固定套接于靠近所述连接管(220)上方的所述转动轴(310)表面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0)机身水平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架(120)的所述底座(110)顶部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0)输出端传动于所述转动轴(310)一端;
增压组件(400),所述增压组件(400)包括增压泵(410)、空气缓冲罐(420)和保压筒(430),所述增压泵(410)机身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空气缓冲罐(420)固定于所述底座(110)上表面另一侧,所述保压筒(430)设置于所述注胶器(230)顶部,所述增压泵(410)进气口连通于外部大气,所述增压泵(410)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缓冲罐(420)进气口,所述空气缓冲罐(420)出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灌浆储箱(210)和所述保压筒(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裂缝修复用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架(1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慧初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景明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