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35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包括若干预应力混凝土梁段,相邻预应力混凝土梁段之间连接中跨钢箱组合梁段,位于两端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段连接边跨钢箱组合梁段;中跨钢箱组合梁段和边跨钢箱组合梁段均包括钢箱梁,钢箱梁顶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顶板混凝土桥面板;位于边跨钢箱组合梁段的钢箱梁底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底板混凝土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连续刚构,边跨钢箱组合梁段采用双层钢箱组合梁截面形式,即钢箱梁顶板和底板上均铺设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纵向连续,不设断缝,共同参与整体受力,梁端转角减小,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轨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改善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的收缩徐变和梁端转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
技术介绍
铁路连续刚构主要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具有跨度大,结构刚度大,施工技术成熟,耐久性好等优点,同时具有跨越能力较小,梁体收缩徐变大等缺点。目前已建成的大跨度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玉墨铁路阿墨江特大桥,跨度为(116+212+116)m;襄渝增建二线牛角坪大桥,跨度为(100+192+100)m等,从既有工程实例来看,铁路连续刚构的最大跨度为200m左右,且轨道结构形式均为有砟轨道,梁体收缩徐变值也较大。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200m左右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还未见实例,主要原因在于无砟轨道对于徐变变形要求较高,难以满足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规范的要求。为解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跨越能力较小,梁体收缩徐变大的问题,领域内采用了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即在主墩及两侧一定区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段形式,而主跨跨中区域和边跨端部区域采用钢箱梁形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段和钢箱梁间设置钢混结合段。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与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相邻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之间连接有中跨钢箱组合梁段(2),位于两端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连接有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n所述中跨钢箱组合梁段(2)和所述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的钢箱梁顶部均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顶板混凝土桥面板(19);/n位于所述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的所述钢箱梁底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底板混凝土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相邻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之间连接有中跨钢箱组合梁段(2),位于两端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连接有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
所述中跨钢箱组合梁段(2)和所述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的钢箱梁顶部均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顶板混凝土桥面板(19);
位于所述边跨钢箱组合梁段(3)的所述钢箱梁底部连接有沿线路纵向连续的底板混凝土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沿线路纵向为变截面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段(1)的主墩墩顶位置混凝土梁截面(7)向钢混接头位置混凝土梁截面(8)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包括顶板(9)、底板(11)和腹板(10),所述钢箱梁沿线路纵向间隔设有若干横隔板(16),所述顶板(9)下部设有若干U肋(12),所述顶板(9)上部设有若干顶板剪力钉(20),所述顶板剪力钉(20)嵌入所述顶板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何亮罗伟元陈列艾宗良陈扬义向律楷袁明彭福兵周威顾乡邓勇灵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