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2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所述可折叠式密封件,包括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设置有折叠部,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通过折叠部折叠后卡接,所述外密封件包括外密封本体,所述外密封本体的内壁从上当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环和密封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可以通过折叠部折叠,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密封件,并且该密封件应用在管道的端口位置时,通过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的卡接结构形成多个密封结构,保证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同时利用外密封件上结构的设计,可以对连接部位进行挤压从而提高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的贴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因此适合应用在管道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
技术介绍
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常用的密封件均由橡塑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和可压缩性,也存在一部分机械密封件等其他类型的密封件,但是主要应用的还是橡塑密封件。目前的橡塑密封件被应用在管道连接件中,一条完整的管路是由众多的管道组装拼接而成,由于管路的内部需要输送物质,主要为液体,因此对于管道连接部位的密封性有着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借助密封件来起到密封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橡塑密封件结构都是单一的,面对管道连接时只能直接将密封件设置在管道的端口处起到密封作用,为了提高密封性,部分密封件会采用加厚或者设计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但是其作用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包括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设置有折叠部,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通过折叠部折叠后卡接。所述外密封件包括外密封本体,所述外密封本体的内壁从上当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环和密封挡环,所述外密封本体的内壁且位于密封卡环的下方开设有密封支撑槽,所述密封挡环的内圈设置有外贴合面,所述密封挡环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挤压槽。所述内密封件包括内密封本体,所述内密封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支撑环,所述内密封本体的内壁且位于密封支撑环的下方开设有密封卡槽,所述内密封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内贴合面。优选的,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密封卡环与密封卡槽相互卡接且紧密贴合,所述密封支撑环和密封支撑槽相互卡接且紧密贴合,所述密封支撑环的顶面与密封卡环的地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密封支撑环和密封支撑槽的头部均为弧形。优选的,所述内密封本体的顶部与密封挡环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外贴合面和内贴合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外密封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通道,所述外密封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与环形通道内部相连通的侧部挤压槽。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式密封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可以通过折叠部折叠,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密封件,并且该密封件应用在管道的端口位置时,通过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的卡接结构形成多个密封结构,保证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同时利用外密封件上结构的设计,可以对连接部位进行挤压从而提高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之间的贴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因此适合应用在管道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中标号:1、外密封件;101、外密封本体;102、密封卡环;103、密封挡环;104、密封支撑槽;105、外贴合面;106、底部挤压槽;107、环形通道;108、侧部挤压槽;2、内密封件;201、内密封本体;202、密封支撑环;203、密封卡槽;204、内贴合面;3、折叠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包括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设置有折叠部3,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通过折叠部3折叠后卡接。外密封件1包括外密封本体101,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从上当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环102和密封挡环103,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卡环1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支撑槽104,密封挡环103的内圈设置有外贴合面105,密封挡环103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挤压槽106。内密封件2包括内密封本体201,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支撑环202,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支撑环2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卡槽203,内密封本体201的顶部设置有内贴合面204。本实施方案中,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可以通过折叠部3折叠,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密封件,并且该密封件应用在管道的端口位置时,通过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的卡接结构形成多个密封结构,保证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同时利用外密封件1上结构的设计,可以对连接部位进行挤压从而提高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的贴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因此适合应用在管道上使用。具体的,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均由橡塑材料通过模具注塑成型,与现有的橡塑密封件制备方式相同,保证了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的,密封卡环102与密封卡槽203相互卡接且紧密贴合,密封支撑环202和密封支撑槽104相互卡接且紧密贴合,密封支撑环202的顶面与密封卡环102的地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当外密封本体101和内密封本体201通过折叠部3折叠后,内密封本体201进入到外密封本体101的内部,此时密封卡槽203会与密封卡环102相接触,并且密封卡环102进入到密封卡槽203的内部且相互紧密贴合,从而构成了一道密封防线,同时密封支撑环202进入到密封支撑槽104的内部,可以构成第二道密封防线,并且密封支撑环202与密封卡环102相接触,一方面对其进行支撑挤压,可以提高密封卡环102和密封卡槽203的贴合性,可以保证密封效果,一方面通过密封卡环102、密封卡槽203、密封支撑环202和密封支撑槽104相互配合,可以完成外密封本体101和内密封本体201之间的卡接固定。具体的,密封支撑环202和密封支撑槽104的头部均为弧形。本实施例中,当密封支撑槽104进入到密封支撑环202的内部后,弧形结构的设计可以使两者更好的紧密贴合,确保了贴合部位的密封性。具体的,内密封本体201的顶部与密封挡环103的顶部相接触,外贴合面105和内贴合面204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当外贴合面105和内贴合面204相互贴合后,同样构成一道密封防线,由于底部挤压槽106的存在,当本技术密封件使用时,底部挤压槽106的内部会存在输送的液体,通过液体对密封挡环103进行挤压,然后对外贴合面105和内贴合面204的连接部位进行挤压,使两个更加紧密的贴合,从而提好了密封性。具体的,外密封本体10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通道107,外密封本体10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与环形通道107内部相连通的侧部挤压槽108。本实施例中,两个侧部挤压槽108的作用与底部挤压槽106的作用相似,在密封件使用时,环形通道107和侧部挤压槽108的内部同样会存在液体,在液体的压力作用下会造成外密封本体101发生形变从而对内密封本体201进行挤压,同样对密封性进行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所述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设置有折叠部(3),所述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通过折叠部(3)折叠后卡接;/n所述外密封件(1)包括外密封本体(101),所述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从上当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环(102)和密封挡环(103),所述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卡环(1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支撑槽(104),所述密封挡环(103)的内圈设置有外贴合面(105),所述密封挡环(103)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挤压槽(106);/n所述内密封件(2)包括内密封本体(201),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支撑环(202),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支撑环(2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卡槽(203),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顶部设置有内贴合面(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所述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设置有折叠部(3),所述外密封件(1)和内密封件(2)之间通过折叠部(3)折叠后卡接;
所述外密封件(1)包括外密封本体(101),所述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从上当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密封卡环(102)和密封挡环(103),所述外密封本体(1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卡环(1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支撑槽(104),所述密封挡环(103)的内圈设置有外贴合面(105),所述密封挡环(103)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挤压槽(106);
所述内密封件(2)包括内密封本体(201),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支撑环(202),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内壁且位于密封支撑环(202)的下方开设有密封卡槽(203),所述内密封本体(201)的顶部设置有内贴合面(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文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格莱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