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弹簧密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0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弹簧密封,它包括密封体以及设于所述密封体中的骨架;其中,所述密封体包括外连接部、中桥接部和内唇部,所述外连接部与所述中桥接部的外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与所述中桥接部的内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的内端面上设有向内凸出并适于抱住轴的至少一唇,所述内唇部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与所述内唇部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之比=0.7~1.3,并且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密封导向作用,而且能够保证气弹簧腔体的密封气压在300~1500N范围内,避免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的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弹簧密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弹簧密封。
技术介绍
目前,气弹簧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压力缸、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缸内控制元件与缸外控制元件(指可控气弹簧)和接头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由于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气弹簧比普通弹簧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一般在1:1.2以内)、容易控制;其中密封导向套即气弹簧密封是气弹簧的重要部件,其关系到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弹簧密封,它能够很好地实现密封导向作用,而且能够保证气弹簧腔体的密封气压在300~1500N范围内,避免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的泄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弹簧密封,它包括密封体以及设于所述密封体中的骨架;其中,所述密封体包括外连接部、中桥接部和内唇部,所述外连接部与所述中桥接部的外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与所述中桥接部的内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的内端面上设有向内凸出并适于抱住轴的至少一唇,所述内唇部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与所述内唇部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之比=0.7~1.3,并且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骨架的具体结构,所述骨架包括轴向骨架段和径向骨架段,所述轴向骨架段和所述径向骨架段连接形成纵截面为L型的结构,所述轴向骨架段设于所述外连接部内,所述径向骨架段部分设于所述中桥接部内,并且所述径向骨架段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内唇部内。进一步,为了提高气弹簧密封的轴向强度,所述外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轴向骨架段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J和/或所述中桥接部与所述径向骨架段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K小于0.3毫米。进一步,所述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主唇和支撑唇,所述主唇和所述支撑唇之间设有油膜腔。进一步,所述主唇和/或所述支撑唇的唇尖在纵截面上为弧形结构。进一步,为了使得气弹簧密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硬度,保证密封抱紧力和长时间使用的耐磨性,所述密封体由邵氏硬度为70度~90度的丁晴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主唇的唇尖与所述轴之间的轴孔配合过盈量为0.5~1.5毫米。进一步,所述支撑唇的唇尖与所述轴之间的轴孔配合过盈量为0.3~1.0毫米。进一步,所述主唇的前唇角A大于所述主唇的后唇角B,所述前唇角A为45°~80°,所述后唇角B为10°~35°。和/或所述支撑唇的前唇角C大于所述支撑唇的后唇角D。进一步,为了定位稳定,提高密封效果,使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不容易泄漏,所述外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凸出的弧形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内唇部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即内唇部的厚度)与所述内唇部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即内唇部的长度)之比控制在0.7~1.3之间,并且限定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了内唇部与轴的抱紧力,很好地实现了密封导向作用,而且保证了气弹簧腔体的密封气压在300~1500N范围内,避免了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的泄漏;2、本技术在密封体的外径(外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段凸出的弧形部,该弧形部能够保证气弹簧密封的定位稳定,提高其密度效果,使得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更加不容易泄漏;3、本技术的气弹簧密封由骨架和密封体组成,采用无弹簧结构设计,唇口抱紧力持续、稳定,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弹簧疲劳,导致抱紧力减小;4、本技术的支撑唇对主唇起到辅助密封作用,同时与主唇之间能够存储油膜,对主唇起到润滑作用;5、本技术的通过合理控制J、K的尺寸,从而使得骨架端面采用薄密封体覆盖,提高了气弹簧油封的轴向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气弹簧密封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气弹簧密封,它包括密封体1以及设于所述密封体1中的骨架2;其中,所述密封体1包括外连接部11、中桥接部12和内唇部13,所述外连接部11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外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13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内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上设有向内凸出并适于抱住轴的至少一唇,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与所述内唇部13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12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之比=0.7~1.3,并且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将内唇部13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即内唇部13的厚度)与所述内唇部13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12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即内唇部的长度)之比控制在0.7~1.3之间,并且限定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了内唇部13与轴的抱紧力,很好地实现了密封导向作用,而且保证了气弹簧腔体的密封气压在300~1500N范围内,避免了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的泄漏;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骨架2包括轴向骨架段21和径向骨架段22,所述轴向骨架段21和所述径向骨架段22连接形成纵截面为L型的结构,所述轴向骨架段21设于所述外连接部11内,所述径向骨架段22部分设于所述中桥接部12内,并且所述径向骨架段22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内唇部13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上端面与所述轴向骨架段21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J和所述中桥接部12与所述径向骨架段22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K小于0.3毫米。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主唇31和支撑唇32,所述主唇31和所述支撑唇32之间设有油膜腔。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主唇31和所述支撑唇32的唇尖在纵截面上为弧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结构的圆弧半径R为0.05~0.15毫米。为了使得气弹簧密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硬度,保证密封抱紧力和长时间使用的耐磨性,所述密封体1包括但不限于由邵氏硬度为70度~90度的丁晴橡胶制成。所述主唇31的唇尖与所述轴之间的轴孔配合过盈量为0.5~1.5毫米。所述支撑唇32的唇尖与所述轴之间的轴孔配合过盈量为0.3~1.0毫米。所述主唇31的前唇角A大于所述主唇31的后唇角B,所述前唇角A为45°~80°,所述后唇角B为10°~35°。所述支撑唇32的前唇角C大于所述支撑唇32的后唇角D。以上各唇角以及轴孔配合过盈量的限定主要是为了提高其抱紧力和密封效果。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连接部1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凸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弹簧密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密封体(1)以及设于所述密封体(1)中的骨架(2);其中,/n所述密封体(1)包括外连接部(11)、中桥接部(12)和内唇部(13),所述外连接部(11)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外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13)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内端部相连;/n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上设有向内凸出并适于抱住轴的至少一唇,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与所述内唇部(13)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12)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之比=0.7~1.3,并且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弹簧密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密封体(1)以及设于所述密封体(1)中的骨架(2);其中,
所述密封体(1)包括外连接部(11)、中桥接部(12)和内唇部(13),所述外连接部(11)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外端部相连,所述内唇部(13)与所述中桥接部(12)的内端部相连;
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上设有向内凸出并适于抱住轴的至少一唇,所述内唇部(13)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与所述内唇部(13)的上表面和所述中桥接部(12)的上表面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F之比=0.7~1.3,并且垂直距离E大于1.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弹簧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2)包括轴向骨架段(21)和径向骨架段(22),所述轴向骨架段(21)和所述径向骨架段(22)连接形成纵截面为L型的结构,所述轴向骨架段(21)设于所述外连接部(11)内,所述径向骨架段(22)部分设于所述中桥接部(12)内,并且所述径向骨架段(22)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内唇部(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弹簧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上端面与所述轴向骨架段(21)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J和/或所述中桥接部(12)与所述径向骨架段(22)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K小于0.3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多密特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