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19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该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装煤除尘装置、烟气换热器、吸附净化装置、再生加热器和硫回收装置,装煤除尘装置的进气口用于与焦炉的装煤孔连接,装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烟气换热器的第一出气口与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烟气换热器的第二出气口与再生加热器的进气口连接,再生加热器的出气口与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吸附净化装置的回气口与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吸附净化装置的出气口与硫回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焦炉装煤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硫化物等污染物净化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焦煤使用量大幅提升。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焦炉装煤操作过程中会从装煤孔逸出大量的烟气,污染物伴随装煤操作呈阵发性排放,装煤过程中向外界排放的污染物占炼焦过程中全部污染物排放的50%至60%,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硫化物。现有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方法通过设置地面除尘站,能够脱除装煤过程中向外界排放的污染物中的大部分粉尘,但是无法有效脱除烟气中的硫化物等污染物,导致焦炉装煤烟气超标排放。所以焦炉装煤烟气在进入大气前,不仅要脱除烟气中的粉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以脱除烟气中携所带的硫化物等污染物。目前,大多数综合钢铁厂以及独立焦化厂的焦炉装煤烟气都是只经过地面除尘站处理,脱除部分粉尘后就直接排放大气,少数企业采用湿法脱硫或半干法脱硫技术对脱除粉尘后的烟气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上方法均无法保障烟气达标排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焦炉装煤过程属于间歇性操作,焦炉装煤烟气呈阵发性排放,导致烟气气量波动较大,不同时段烟气中硫化物等杂质含量波动也较大,因此采用湿法和半干法脱硫技术,需要频繁调节控制系统以应对烟气量和烟气中杂质的波动,不利于系统稳态操作,能耗较大,净化设备规模大,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二、由于焦炉装煤烟气中硫化物等杂质含量受装煤煤质影响,在采用不同批次煤进行炼焦操作时,装煤烟气中硫化物等杂质浓度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重新调整现有操作制度以及能源介质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操作和运行。针对相关技术中焦炉装煤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硫化物等污染物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通过对焦炉装煤烟气采取烟气除尘、烟气风机加压、换热降温、冷却降温和吸附净化处理,有效脱除焦炉装煤烟气中的硫化物等污染物,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并通过对脱硫吸附剂再生操作,保证系统能够循环、稳定的运行,并对再生后气体中的硫化物等物质进行后续处理,较好的解决了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硫化物等污染物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可用于焦炉装煤烟气的生产和净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装煤除尘装置、烟气换热器、吸附净化装置、再生加热器和硫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装煤除尘装置的进气口用于与焦炉的装煤孔连接,所述装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再生加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再生加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回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硫回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烟气冷却器,所述烟气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烟气换热器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之间,所述烟气冷却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的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烟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煤除尘装置与所述烟气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烟气风机,所述烟气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装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烟气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净化装置与所述硫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所述再生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再生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换热器的第三出气口与烟囱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煤除尘装置为焦炉装煤地面除尘站及其配套设施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换热器为间接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净化装置为多台吸附净化塔,各所述吸附净化塔之间并联连接,各所述吸附净化塔内设置有能循环再生使用的吸附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剂为微晶材料、分子筛或者活性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吸附净化塔中至少一个为备用吸附净化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者电加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硫回收装置为制酸设备或者制盐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方法,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方法采用上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焦炉装煤烟气自焦炉的装煤孔逸出,并形成第一气流;步骤S2:所述第一气流进入至装煤除尘装置内,所述装煤除尘装置对所述第一气流中含有的粉尘进行去除,并形成第二气流;步骤S3:所述第二气流进入至烟气换热器内,所述第二气流与所述烟气换热器内的介质进行换热降温,并形成第三气流;步骤S4:所述第三气流进入至吸附净化装置内,所述吸附净化装置内的吸附剂对所述第三气流中含有的硫化物进行吸附,并形成第四气流;步骤S5:所述第四气流回流进入至所述烟气换热器内作为与所述步骤S3中的介质与所述第二气流进行换热升温,并形成第五气流;步骤S6:所述第五气流进入至再生加热器内,所述再生加热器对所述第五气流进一步升温,以使所述第五气流的温度达到对所述步骤S4中处于吸附饱和状态的吸附剂进行再生的温度,并形成第六气流;步骤S7:所述第六气流进入至所述吸附净化装置内对达到吸附饱和状态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后所产生的含硫气体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排出,并形成第七气流;步骤S8:所述第七气流进入至硫回收装置内,所述硫回收装置内的物料与含硫气体反应进行制酸或者制盐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第二气流经过烟气风机加压后进入至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烟气换热器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三气流经过烟气冷却器冷却降温后进入至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吸附净化装置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的所述第五气流还通过烟囱直接排出至外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7中的所述第七气流经过再生风机加压后进入至所述步骤S8中的所述硫回收装置内。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的特点及优点是:装煤除尘装置的进气口与焦炉的装煤孔连接,通过装煤除尘装置对装煤烟气中所含的粉尘进行滤除,达到对装煤烟气初步净化的效果。另外,装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烟气换热器与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通过吸附净化装置能够对装煤烟气所含的硫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脱除,实现对焦炉装煤烟气的达标排放,而且烟气换热器通过再生加热器与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装煤除尘装置(2)、烟气换热器(4)、吸附净化装置(6)、再生加热器(7)和硫回收装置(10),其中:/n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用于与焦炉(1)的装煤孔连接,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再生加热器(7)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再生加热器(7)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回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出气口与所述硫回收装置(10)的进气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装煤除尘装置(2)、烟气换热器(4)、吸附净化装置(6)、再生加热器(7)和硫回收装置(10),其中:
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用于与焦炉(1)的装煤孔连接,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再生加热器(7)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再生加热器(7)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回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出气口与所述硫回收装置(10)的进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还包括烟气冷却器(5),所述烟气冷却器(5)设置于所述烟气换热器(4)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之间,所述烟气冷却器(5)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烟气冷却器(5)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烟气风机(3),所述烟气风机(3)的进气口与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烟气风机(3)的出气口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与所述硫回收装置(10)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8),所述再生风机(8)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再生风机(8)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的进气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器(4)的第三出气口与烟囱(9)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煤除尘装置(2)为焦炉装煤地面除尘站及其配套设施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器(4)为间接换热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净化装置(6)为多台吸附净化塔,各所述吸附净化塔之间并联连接,各所述吸附净化塔内设置有能循环再生使用的吸附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微晶材料、分子筛或者活性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焦炉装煤烟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杨伟明杜雄伟吴英军孙加亮叶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