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PE粒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6816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韧PE粒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增韧PE粒料由PE、POE、EVA、滑石粉、木脂素、木蜡油与硅油制备形成,其制备得到的水管柔韧性较好,而且表面摩擦力较小,所以在铺设水管时,水管不易纠缠在一起,如果水管纠缠在一起,也可轻松解开。另外,该水管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可以很好的抑制水中的大肠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韧PE粒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韧PE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简称PE,其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由于PE的性能较为优异,所以其可以用于制作水管。目前,在制作水管时,通常采用的PE粒料成型得到。为了提高PE粒料的力学性质,会向其中加入EVA、POE中的一种或两种均加。利用这种加入其他树脂后得到的PE粒料,在制备水管时,水管的抗拉伸强度较好。但是目前利用上述方法制出的水管,在铺设时,由于水管较多较长,所以容易在施工过程中纠缠在一起,不易散开。工作人员在散开水管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较为不便。所以目前需要一种PE粒料,其制备得到的水管的柔韧性较高而且表面摩擦力较低,使水管纠缠在一起时可以很轻松的散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PE粒料,其具有柔韧性优良的优点,且使用其制备得到的水管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与低表面摩擦力。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PE粒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增韧PE粒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水管的制备方法,其具有较低的表面摩擦力。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韧PE粒料由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组成:25-35份PE;28-32份POE;30-40份EVA;3-8份滑石粉;0.5-1.5份木脂素;1-3份木蜡油;0.5-1.5份硅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中加入POE与EVA,可以很好的提高PE的韧性,加入滑石粉后,可以提高PE的手感,而且可以降低PE粒料制成的PE水管的表面摩擦力,使其较易散开。木脂素可以通过木蜡油与硅油很好的分散在PE中,木脂素可以降低PE粒料制成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而且其具有抗菌效果。除此植物,木蜡油与硅油可以有效降低PE粒料制成的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而且在制备水管时,较易脱膜,水管的表面毛刺较少。进一步地,所述木蜡油与所述硅油的重量比范围为(2-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木蜡油与硅油的重量比范围是(2-3):1时,制备得到的PE粒料所制成的PE水管的理化性质较好,而且可以具有较低的表面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木蜡油为改性木蜡油,所述改性木蜡油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先将重量份为1-2份纳米银在200-250℃下焙烧2-3h,然后将20-30份木蜡油加热至60-70℃,边加边搅拌,后将其中加入焙烧后的所述纳米银与1-2份0.2-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将混合溶液在70-80℃下超声30-40min,得到所述改性木蜡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改性木蜡油时,先将纳米银焙烧,使其可以较好的在木蜡油中分散,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防止纳米银与木蜡油静置时间过久后分层,稳定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超声,使其分散均匀,性质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木蜡油为广州常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蜡油。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焙烧时,焙烧温度为220℃,焙烧时间为2.5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进行焙烧时,当其温度为220℃,焙烧时间为2.5h时,焙烧后的纳米银在木蜡油中分散较好,可以使用较少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而且可以减少纳米银的用量,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木蜡油加热温度为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蜡油加热温度为65℃时,可以加快焙烧后的纳米银在木蜡油中分散。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液在75℃下超声35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溶液在75℃下超声35min后,可以得到理化性质较为稳定的改性木蜡油。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木蜡油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先将重量份为1.5份纳米银在220℃下焙烧2.5h,然后将28份木蜡油加热至65℃,边加边搅拌,后将其中加入焙烧后的纳米银与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将混合溶液在75℃下超声35min,得到所述改性木蜡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表明,当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改性木蜡油时,其加入PE中可以有效降低PE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增韧PE粒料由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组成:30份PE;30份POE;35份EVA;5份滑石粉。1份木脂素;2.5份改性木蜡油;1份硅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实验可得,当增韧PE粒料由上述的组分制备得到,所制备的PE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较低。进一步地,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500-1250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石粉的目数为500-1250目时,PE粒料制备的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较小。如果滑石粉的目数过大时,滑石粉的粒径越小,成本较高,而且会一定程度上降低PE粒料的强度,导致做出的PE水管的力学强度不够好。当滑石粉的目数过小时,滑石粉的粒径较大,会导致粒料中滑石粉不易分散均匀,而且会增大成型水管的表面摩擦力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800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实验得知,当滑石粉的目数为800目时,PE粒料制备的水管的表面摩擦力较小。进一步地,所述PE为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PE。进一步地,所述POE为张家港市创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OE。进一步地,所述EVA为张家港市创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EVA。进一步地,所述木脂素为肉豆蔻木脂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肉豆蔻木脂素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木脂素,其成本较低,便于得到,而且其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可以很好的分散在粒料中。进一步地,所述木脂素为成都贝斯特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肉豆蔻木脂素。进一步地,所述滑石粉为东莞市林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滑石粉。进一步地,所述硅油为广州松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油。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韧PE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木蜡油与硅油混合,并将混合油平均分为两份,分别为混合A油与混合B油,并将混合B油中加入木脂素并搅拌均匀;步骤二:将混合A油分为两等份,将所述一等份的混合A油、PE、POE、EVA与滑石粉投入容器中,加热并搅拌30-40min,加热温度为160-180℃,然后向混合物质中剩下的混合A油,继续搅拌10-15min至混合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投入挤出机挤出,挤出温度为210-230℃,在挤出的过程中,在挤出机的进料口处滴加混合B油,挤出后冷却、烘干、切粒与筛分,得到所述增韧PE粒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PE粒料时,先将木蜡油与硅油混合均匀,并将木脂素放入混合B油中,混合B油可以帮助木脂素很好的溶解以及分散在PE粒料中。然后将其余的原料混合,由于原料在投料时是粉状,所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韧PE粒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组成:/n25-35份PE;/n28-32份POE;/n30-40份EVA;/n3-8份滑石粉;/n0.5-1.5份木脂素;/n1-3份木蜡油;/n0.5-1.5份硅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韧PE粒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组成:
25-35份PE;
28-32份POE;
30-40份EVA;
3-8份滑石粉;
0.5-1.5份木脂素;
1-3份木蜡油;
0.5-1.5份硅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PE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蜡油与所述硅油的重量比范围为(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韧PE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蜡油为改性木蜡油,所述改性木蜡油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先将重量份为1-2份纳米银在200-250℃下焙烧2-3h,然后将20-30份木蜡油加热至60-70℃,边加边搅拌,后将其中加入0.5-1.5份焙烧后的所述纳米银与1-2份0.2-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将混合溶液在70-80℃下超声30-40min,得到所述改性木蜡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韧PE粒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表示的组分组成:
30份PE;
30份POE;
35份EVA;
5份滑石粉;
1份木脂素;
2.5份改性木蜡油;
1份硅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毅兴行塑胶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