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1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涉及一种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盒,所述配重盒由配重盒腔体和配重盒封盖组成,配重盒腔体内填充有配重物,配重盒通过合模胶以及周边补强层与壳体内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安装便捷,稳定性高,不易脱落;减少称量次数,配重误差小,配重效果好;可以批量制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材料浪费;设置几种规格型号的配重盒,使用1‑2个配重盒,可实现30kg内自由匹配;预制配重盒,减少手糊操作,使叶片根部内腔美观、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结构,具体是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机组运行时的力矩平衡,各个叶片的几何形状、尺寸、重量及重心等参数应当一致。然而,在现有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受树脂用量、材料密度、人工操作等因素影响,风电叶片的重量和静力矩在初始阶段很难达到平衡,需要对其中静力矩较小的叶片进行配重。现有技术中,风电叶片的配重分为尖部配重盒配重以及根部配重。其中,风电叶片根部配重,需要先进行配重物调配、处理、堆放,然后用玻纤布进行手糊固定。这种操作方式具有以下缺点:如配重物为金属,与叶片的界面结合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如配重物为铅粒/手糊树脂/增稠剂等混合,重量需要多次累计,误差较大,影响配重效果;同时,直接在叶片腔体内进行大量手糊操作,容易污染叶片,影响外观,且手糊随型性差,易产生分层、气泡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包括配重盒,所述配重盒由配重盒腔体和配重盒封盖组成,配重盒腔体内填充有配重物,配重盒通过合模胶以及周边补强层与壳体内腔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盒外表面呈弧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盒腔体和配重盒封盖均采用手糊玻璃钢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盒腔体和配重盒封盖厚度为4-5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物为铅粒、手糊树脂和/或增稠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物为铁块、铅块或铜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盒高度不大于1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安装便捷,稳定性高,不易脱落;减少称量次数,配重误差小,配重效果好;可以批量制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材料浪费;设置几种规格型号的配重盒,使用1-2个配重盒,可实现30kg内自由匹配;预制配重盒,减少手糊操作,使叶片根部内腔美观、整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风电叶片腹板起始点前的配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风电叶片腹板侧面的配重示意图;图中:1-配重盒,11-配重盒封盖,12-配重盒腔体,13-配重物,2-合模胶,3-周边补强层,4-叶片大梁,5-叶片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本技术由配重盒腔体11,配重盒封盖12和配重物13组成。配重盒腔体11和配重盒封盖12均采用手糊玻璃钢制成,成型后厚度控制在4mm~5mm,内外表面均有脱模布保护,脱模布在使用前去除,形成粗糙粘接面。配重物13填充于配重盒腔体11中,可采用铅粒/手糊树脂/增稠剂等混合,也可采用铁块、铅块或铜块等金属物。图1和图2中以采用铅粒/手糊树脂/增稠剂混合物为例,配重盒1外形显现为弧形,如采用铁块、铅块或铜块等金属物,配重盒1外形不限于图示。(1)叶片腔体内单点最大配重量为30kg。根据所用配重物13的密度分别测算重量为1kg、2kg、3kg、4kg、5kg、10kg、15kg、20kg、25kg所需的体积。(2)根据所需配重物13体积,设计配重盒腔体11尺寸,设计时需去除配重盒腔体11和配重盒封盖12的重量,并留有-0.5kg到0kg的偏差,用于补偿合模胶2以及周边补强层3的重量;为了保证粘接效果,配重盒1高度需≤100mm。(3)通过实验调整,最终形成以上9种型号的配重盒1,除此之外的配重重量可以使用两个配重盒1匹配完成。(4)在叶片内腔量出配重位置,作好配重盒1放置位置标记;实施例一,腹板起始点前的配重,配重盒1放置在叶片大梁4正上方;实施例二,腹板侧面的配重,配重盒1紧贴叶片大梁4和叶片腹板5放置。(5)在标记区域涂抹适量合模胶2,并将预制的配重盒1粘贴在该区域;实施例二中,配重盒1与叶片腹板5间用合模胶2过渡、粘接。(6)使用周边补强层3对配重盒1周边进行手糊固定,各向超出配重盒200mm,完成叶片配重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包括配重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1)由配重盒腔体(11)和配重盒封盖(12)组成,配重盒腔体(11)内填充有配重物(13),配重盒(1)通过合模胶(2)以及周边补强层(3)与壳体内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包括配重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1)由配重盒腔体(11)和配重盒封盖(12)组成,配重盒腔体(11)内填充有配重物(13),配重盒(1)通过合模胶(2)以及周边补强层(3)与壳体内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1)外表面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根部配重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刘广冀亚涛赵亚男杨潺姜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