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5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幕墙,包括光电幕墙和用于连接光电幕墙的安装框架,所述光电幕墙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擦板,所述擦板与光电幕墙接触,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擦板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转轴和电机同轴转动,所述擦板的一端和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框架远离转轴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其具有避免人工清理的危险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幕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的装饰幕墙
,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幕墙。
技术介绍
光电幕墙,即粘贴在玻璃上,镶嵌于两片玻璃之间,通过电池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这就是--太阳能光电幕墙。它是用光电池、光电板技术,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关键的技术是太阳能光电池技术。太阳能光电池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子能量,使得被照射的电解液或者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移动,从而产生电压,这称为光电效应。但是目前的幕墙由于是玻璃面,其光通率受灰尘的影响,即幕墙在洁净状态下和堆积灰尘的情况下的光通率是不同的,当有灰尘堆积在幕墙表面时,幕墙的光电转换率会大大降低,因此针对这种目前,需要定期人工清洁,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幕墙大多数较高,高空作业非常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幕墙,其具有避免人工清理的危险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电幕墙,包括光电幕墙和用于连接光电幕墙的安装框架,所述光电幕墙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擦板,所述擦板与光电幕墙接触,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擦板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转轴和电机同轴转动,所述擦板的一端和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框架远离转轴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同轴转动,擦板在转轴的作用下沿转轴的长度方向运动,擦板与光电幕墙接触,在擦板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光电幕墙表面灰尘的擦除。通过设置擦板,有利于对光电幕墙表面灰尘的擦除,避免了人工清理的危险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擦板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擦板和导向杆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防止擦板在转轴的作用下周向转动。在限位槽的内部设置导向杆,一方面,便于实现对擦板的限位,防止擦板在转轴的作用下周向转动;另一方面,便于擦板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使擦板两端的运动速度一致,便于擦板擦除光电幕墙表面的灰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擦板于靠近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转轴开设有供滑块运动的滑槽,所述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实现擦板与转轴的滑动连接;另一方面,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滑槽转动,滑块沿滑槽运动,实现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擦板运动,从而便于擦板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包括正螺旋滑槽和反螺旋滑槽以及过渡滑槽,所述过渡滑槽为连个,两个过渡滑槽分别设置于转轴的端部,所述正螺旋滑槽和过渡滑槽相连通,所述反螺旋滑槽和过渡滑槽巷连通;所述滑块和擦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的过程中,滑块沿正螺旋滑槽运动至过渡滑槽,当滑块运动中过渡滑槽时在过渡滑槽的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进入反螺旋滑槽,实现滑块沿转轴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便于擦板擦除光电幕墙表面的灰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擦板于靠近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过孔,所述限位板和转轴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增强擦板与转轴的连接强度,提高擦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限位板进一步实现对擦板的限位,防止擦板在转轴的作用下周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平行且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擦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用于容纳擦板的容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擦板时,将擦板放置于容置槽的内部,一方面,使擦板的设置不妨碍光电幕墙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将擦板放置于容置槽的内部,对擦板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擦板长期经受风吹日晒而损坏,提高擦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框架的外部,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电机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罩,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擦板于靠近光电幕墙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清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擦板和光电幕墙柔性接触可以减少擦板对光电幕墙的损害,避免擦板在光电幕墙表面留下刮痕,影响光电幕墙的美观;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柔性清洁件,提高擦板的清洁力度,实现擦板对光电幕墙表面灰尘的清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擦板于靠近光电幕墙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刮除条的设置,能够清除柔性清洁件未擦拭干净的灰尘,提高擦板对的光电幕墙的清洁力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转轴带动擦板运动,有利于对光电幕墙表面灰尘的擦除,避免了人工清理的危险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通过正螺旋滑槽和反螺旋滑槽以及过渡滑槽组成往复螺旋轨道,实现滑块沿转轴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便于擦板反复擦除光电幕墙表面的灰尘。第三、通过设置容置槽,使擦板在不使用时,不妨碍光电幕墙的正常使用;同时,将擦板放置于容置槽的内部,对擦板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擦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擦板、柔性清洁件、刮除条和驱动组件以及导向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光电幕墙;2、安装框架;21、底板;22、顶板;23、竖向撑板;231、限位槽;3、擦板;31、限位板;32、插接块;4、柔性清洁件;5、刮除条;6、驱动组件;61、电机;62、转轴;621、滑槽;6211、正螺旋滑槽;6212、反螺旋滑槽;6213、过渡滑槽;7、防护罩;8、滑块;9、转动轴;10、导向杆;20、容置槽;201、卸尘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光电幕墙,包括光电幕墙1,光电幕墙1呈矩形设置,光电幕墙1的四周包裹有安装框架2,安装框架2开设有用于安装光电幕墙1的安装口,光电幕墙1安装于安装口的内部,安装框架2与光电幕墙1通过密封胶粘结固定连接。结合图1和图2,安装框架2包括一个底板21和一个顶板22以及两个竖向撑板23,一个底板21和一个顶板22以及两个竖向撑板23围成矩形框状结构。安装框架2设置有擦板3,擦板3横向跨设于安装框架2的安装口,擦板3于靠近光电幕墙1的一侧粘结有柔性清洁件4和刮除条5,刮除条5为弹性橡胶材质,刮除条5设置于柔性清洁件4的下方,柔性清洁件4和刮除条5远离擦板3的一侧与光电幕墙1的表面接触。擦板3的两端分别和竖向撑板23连接,擦板3与竖向撑板23垂直设置。擦板3和安装框架2滑动连接。安装框架2设置有用于驱动擦板3运动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设置于电机61输出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幕墙(1)和用于连接光电幕墙(1)的安装框架(2),所述光电幕墙(1)与安装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设置有擦板(3),所述擦板(3)与光电幕墙(1)接触,所述安装框架(2)设置有用于驱动擦板(3)运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设置于电机(61)输出端的转轴(62),转轴(62)和电机(61)同轴转动,所述擦板(3)的一端和转轴(6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开设有限位槽(231),所述安装框架(2)远离转轴(62)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2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幕墙(1)和用于连接光电幕墙(1)的安装框架(2),所述光电幕墙(1)与安装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设置有擦板(3),所述擦板(3)与光电幕墙(1)接触,所述安装框架(2)设置有用于驱动擦板(3)运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设置于电机(61)输出端的转轴(62),转轴(62)和电机(61)同轴转动,所述擦板(3)的一端和转轴(6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框架(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开设有限位槽(231),所述安装框架(2)远离转轴(62)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3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和转轴(62)平行设置,所述擦板(3)开设有供导向杆(10)穿过的导向孔,所述擦板(3)和导向杆(1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板(3)于靠近转轴(62)的一端设置有滑块(8),所述转轴(62)开设有供滑块(8)运动的滑槽(621),所述滑块(8)和滑槽(6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21)包括正螺旋滑槽(6211)和反螺旋滑槽(6212)以及过渡滑槽(6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向春刘菲
申请(专利权)人:高碑店市星光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