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0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包含表面蓄水层、植被层、种植土层、砂质层、穿孔排水管及多孔纤维棉层;表面蓄水层位于种植土层之上,设计地面线之下;植被层位于种植土层上部,种植土层位于砂质层上部,砂质层位于多孔纤维棉层上部,多孔纤维棉层位于素土夯实层之上,是植草沟的最下层,穿孔排水管位于多孔纤维棉层上部,并穿设在砂质层底部中,且穿孔排水管设有穿孔的一侧朝向多孔纤维棉层设置,在穿孔排水管及多孔纤维棉层的四周沿植草沟长度方向均还分别包裹有至少一层透水土工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有:蓄水量大,即可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又可以避免单独建设蓄水池或者减小蓄水池容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植草沟主要作用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但是对雨水资源的储存能力有限。对于水资源不充沛地区,雨水资源对地下水的涵养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水资源不充沛、需补充涵养地下水的区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用于解决其对雨水资源的储存能力有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包含表面蓄水层、植被层、种植土层、砂质层、穿孔排水管及多孔纤维棉层;所述表面蓄水层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之上,并位于设计地面线之下;所述植被层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上部,所述种植土层位于砂质层上部,所述砂质层位于多孔纤维棉层上部,所述多孔纤维棉层位于素土夯实层之上,是植草沟的最下层,所述穿孔排水管位于多孔纤维棉层上部,并穿设在砂质层底部中,且穿孔排水管设有穿孔的一侧朝向多孔纤维棉层设置,在所述穿孔排水管及多孔纤维棉层的四周沿植草沟长度方向均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包含表面蓄水层(1)、植被层(2)、种植土层(3)、砂质层(4)、穿孔排水管(5)及多孔纤维棉层(6);所述表面蓄水层(1)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3)之上,并位于设计地面线(9)之下;所述植被层(2)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3)上部,所述种植土层(3)位于砂质层(4)上部,所述砂质层(4)位于多孔纤维棉层(6)上部,所述多孔纤维棉层(6)位于素土夯实层(7)之上,是植草沟的最下层,所述穿孔排水管(5)位于多孔纤维棉层(6)上部,并穿设在砂质层(4)底部中,且穿孔排水管(5)设有穿孔的一侧朝向多孔纤维棉层(6)设置,在所述穿孔排水管(5)及多孔纤维棉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包含表面蓄水层(1)、植被层(2)、种植土层(3)、砂质层(4)、穿孔排水管(5)及多孔纤维棉层(6);所述表面蓄水层(1)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3)之上,并位于设计地面线(9)之下;所述植被层(2)位于植草沟的种植土层(3)上部,所述种植土层(3)位于砂质层(4)上部,所述砂质层(4)位于多孔纤维棉层(6)上部,所述多孔纤维棉层(6)位于素土夯实层(7)之上,是植草沟的最下层,所述穿孔排水管(5)位于多孔纤维棉层(6)上部,并穿设在砂质层(4)底部中,且穿孔排水管(5)设有穿孔的一侧朝向多孔纤维棉层(6)设置,在所述穿孔排水管(5)及多孔纤维棉层(6)的四周沿植草沟长度方向均还分别包裹有至少一层透水土工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纤维棉层(6)采用的是孔隙率在90%以上,且每m3的储水量达0.9m3以上的多孔纤维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蓄水量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水管(5)的管径不小于110mm,穿孔率为1~3%,穿孔开设的范围α在穿孔排水管(5)下半部的45°到13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太平何延召吴立李鹏魏燕蔡洪汪齐干学军单立苏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