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102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格栅,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格栅对面设有溢流排水管,所述溢流排水管上安装有溢流闸门,所述进水管和溢流排水管之间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潜水泵截流管,所述潜水泵对面设有重力式截流管,所述重力式截流管上安装有重力式截流闸门,所述截流井内部设有浮球开关、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所述浮球开关设有多个,由上到下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于截流井顶部,所述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通过支杆固定在截流井内部,所述截流井的外部地面上安装有雨量计和视频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水工建筑物、闸门、水泵在工厂实现一体化预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排水管网污水、雨污合流污水截流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雨污混接改造技术减少雨水管网污水入河的常见方法为小区雨污排水管改造和新建传统混泥土矩形截流井。小区雨污排水管改造能够从源头彻底实现晴天污水零直排的现象,但是无法实现对降雨期间初期雨水的截流,同时每户进行雨水管改造涉及的工程量大而且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传统矩形截流井是在雨水管网新建混泥土截流井,设置溢流堰,实现对部分污水的截流,但是无法防止倒灌和内涝问题,同时由于施工周期长,而且无法实施查看截流井的日常运行,因此从性能和管理上无法真正高效率实现污水和初期雨水的截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管道连接格栅,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格栅通过支架固定于截流井井壁上,所述格栅对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管道连接格栅,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格栅通过支架固定于截流井井壁上,所述格栅对面设有溢流排水管,所述溢流排水管上安装有溢流闸门,所述溢流闸门通过支架安装于截流井井壁上,所述进水管和溢流排水管之间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固定于截流井底部,所述潜水泵管道连接潜水泵截流管,所述潜水泵截流管出口位于截流井上部,所述潜水泵对面设有重力式截流管,所述重力式截流管上安装有重力式截流闸门,所述截流井内部设有浮球开关、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所述浮球开关设有多个,由上到下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于截流井顶部,所述水位计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网雨污混接合流污水智能截流系统,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管道连接格栅,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格栅通过支架固定于截流井井壁上,所述格栅对面设有溢流排水管,所述溢流排水管上安装有溢流闸门,所述溢流闸门通过支架安装于截流井井壁上,所述进水管和溢流排水管之间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固定于截流井底部,所述潜水泵管道连接潜水泵截流管,所述潜水泵截流管出口位于截流井上部,所述潜水泵对面设有重力式截流管,所述重力式截流管上安装有重力式截流闸门,所述截流井内部设有浮球开关、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所述浮球开关设有多个,由上到下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于截流井顶部,所述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通过支杆固定在截流井内部,所述水质监测仪位于截流井下部,所述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强陈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