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8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是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传动安装筒,传动安装筒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上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安装孔,支撑安装筒的上端通过左上角设置的转轴安装有转动盖板,所述传动安装筒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主导料安装筒,主导料安装筒上半段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导料安装筒,通过同步锥齿轮传动,使得装置具有高扭矩稳定的传动动力,通过同步带传动,使得物料能够进行一级螺旋增压导料和二级螺旋增压导料相结合,使得装置具备良好的物料导料效果,保证打印喷料的连贯性,同时改变喷料的角度,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喷料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是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生物材料等,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在现有3D连续打印过程中,3D打印喷头的轨迹为直线,在打印时,3D打印喷头始终沿着一个方向打印。采用上述方式打印的过程中,由于3D打印喷头的轨迹为直线,因而对于产品拐角处的打印,将导致拐角处的衔接不自然、不顺滑的现象,影响产品外观的美观度,严重地,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使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305804U)公开了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及3D打印设备,虽然能使被打印产品在拐角处形成的产品外观衔接较好,且更加自然、平滑,但是在传动稳定性方面、连贯高质量的导料方面、适应性调节方面均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传动安装筒,传动安装筒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上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安装孔,支撑安装筒的上端通过左上角设置的转轴安装有转动盖板,所述传动安装筒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主导料安装筒,主导料安装筒上半段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导料安装筒,分导料安装筒的上端均通过导料导管与支撑安装筒下端连通,导料导管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传动安装筒的上半段水平设置有传动隔板,传动隔板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传动安装罩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动套,配合限位转动套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转动柱,传动隔板上侧的限位转动柱水平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导料安装筒内的限位转动柱配合设置有主动螺旋导料板,主导料安装筒配合分导料安装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导料孔,分导料安装筒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分导料安装筒内的限位转轴均设置有导料螺旋导料板,主导料安装筒的底部设置有球面导料罩,球面导料罩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有锥面出料管,锥面出料管的上端通过万向导管与球面导料罩连通,锥面出料管的内部设置有溢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盖板的下侧阵列设置有若干电辅热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安装罩内的限位转动柱同轴水平设置有传动锥齿轮,传动安装罩的内部配合限位转动柱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同步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步电机均竖直安装在传动安装罩的顶部,同步电机的下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同步锥齿轮,同步锥齿轮均与传动锥齿轮啮合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转轴向上伸入传动安装罩,且限位转轴均贯穿传动隔板,传动隔板配合限位转轴均设置有限位轴承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转轴的上端配合主动带轮设置有传动带轮,传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面导料罩的下侧配合锥面出料管等角度设置有若干摆动伸缩柱,摆动伸缩柱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摆动安装架,上端的摆动安装架均固定在球面导料罩下侧,下端的摆动安装架均固定在锥面出料管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同步锥齿轮传动,使得装置具有高扭矩稳定的传动动力,通过同步带传动,使得物料能够进行一级螺旋增压导料和二级螺旋增压导料相结合,使得装置具备良好的物料导料效果,保证打印喷料的连贯性,同时改变喷料的角度,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喷料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中锥面出料管的立体示意图。1-限位轴承套、2-限位转轴、3-传动带轮、4-传动皮带、5-限位转动柱、6-限位转动套、7-主动带轮、8-电辅热柱、9-转动盖板、10-支撑安装筒、11-支撑安装板、12-固定安装孔、13-电磁阀、14-导料导管、15-传动隔板、16-传动安装筒、17-球面导料罩、18-主动螺旋导料板、19-主导料安装筒、20-导料孔、21-导料螺旋导料板、22-分导料安装筒、23-传动锥齿轮、24-同步锥齿轮、25-同步电机、26-传动安装罩、27-摆动安装架、28-摆动伸缩柱、29-万向导管、30-溢流阀、31-锥面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传动安装筒16,传动安装筒16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安装筒10,支撑安装筒10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安装板11,支撑安装板11上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2,支撑安装筒10的上端通过左上角设置的转轴安装有转动盖板9,所述转动盖板9的下侧阵列设置有若干电辅热柱8,传动安装筒16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主导料安装筒19,主导料安装筒19上半段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导料安装筒22,分导料安装筒22的上端均通过导料导管14与支撑安装筒10下端连通,导料导管14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3,传动安装筒16的上半段水平设置有传动隔板15,传动隔板15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26,传动安装罩26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动套6,配合限位转动套6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转动柱5,传动隔板15上侧的限位转动柱5水平设置有主动带轮7,传动安装罩26内的限位转动柱5同轴水平设置有传动锥齿轮23,传动安装罩26的内部配合限位转动柱5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同步电机25,同步电机25均竖直安装在传动安装罩26的顶部,同步电机25的下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同步锥齿轮24,同步锥齿轮24均与传动锥齿轮23啮合配合,主导料安装筒19内的限位转动柱5配合设置有主动螺旋导料板18,主导料安装筒19配合分导料安装筒22的底部均设置有导料孔20,分导料安装筒22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2,限位转轴2向上伸入传动安装罩26,且限位转轴2均贯穿传动隔板15,传动隔板15配合限位转轴2均设置有限位轴承套1,限位转轴2的上端配合主动带轮7设置有传动带轮3,传动带轮3与主动带轮7之间通过传动皮带4连接,分导料安装筒22内的限位转轴2均设置有导料螺旋导料板21,主导料安装筒19的底部设置有球面导料罩17,球面导料罩17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有锥面出料管31,锥面出料管31的上端通过万向导管29与球面导料罩17连通,球面导料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传动安装筒(16),传动安装筒(16)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安装筒(10),支撑安装筒(10)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安装板(11),支撑安装板(11)上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2),支撑安装筒(10)的上端通过左上角设置的转轴安装有转动盖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安装筒(16)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主导料安装筒(19),主导料安装筒(19)上半段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导料安装筒(22),分导料安装筒(22)的上端均通过导料导管(14)与支撑安装筒(10)下端连通,导料导管(14)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3),传动安装筒(16)的上半段水平设置有传动隔板(15),传动隔板(15)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26),传动安装罩(26)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动套(6),配合限位转动套(6)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转动柱(5),传动隔板(15)上侧的限位转动柱(5)水平设置有主动带轮(7),主导料安装筒(19)内的限位转动柱(5)配合设置有主动螺旋导料板(18),主导料安装筒(19)配合分导料安装筒(22)的底部均设置有导料孔(20),分导料安装筒(22)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2),分导料安装筒(22)内的限位转轴(2)均设置有导料螺旋导料板(21),主导料安装筒(19)的底部设置有球面导料罩(17),球面导料罩(17)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有锥面出料管(31),锥面出料管(31)的上端通过万向导管(29)与球面导料罩(17)连通,锥面出料管(31)的内部设置有溢流阀(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喷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传动安装筒(16),传动安装筒(16)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安装筒(10),支撑安装筒(10)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安装板(11),支撑安装板(11)上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2),支撑安装筒(10)的上端通过左上角设置的转轴安装有转动盖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安装筒(16)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主导料安装筒(19),主导料安装筒(19)上半段外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导料安装筒(22),分导料安装筒(22)的上端均通过导料导管(14)与支撑安装筒(10)下端连通,导料导管(14)的上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3),传动安装筒(16)的上半段水平设置有传动隔板(15),传动隔板(15)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安装罩(26),传动安装罩(26)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动套(6),配合限位转动套(6)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转动柱(5),传动隔板(15)上侧的限位转动柱(5)水平设置有主动带轮(7),主导料安装筒(19)内的限位转动柱(5)配合设置有主动螺旋导料板(18),主导料安装筒(19)配合分导料安装筒(22)的底部均设置有导料孔(20),分导料安装筒(22)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2),分导料安装筒(22)内的限位转轴(2)均设置有导料螺旋导料板(21),主导料安装筒(19)的底部设置有球面导料罩(17),球面导料罩(17)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有锥面出料管(31),锥面出料管(31)的上端通过万向导管(29)与球面导料罩(17)连通,锥面出料管(31)的内部设置有溢流阀(30)。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瑞霞袁志垚张改改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