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减隔震支座领域,且特别涉及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江浙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市区,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我国对桥梁减震的研究及应用已久,目前我们采用的抗震设计理念是采用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以隔离地震能量。目前摩擦摆减隔震支座设计时都是按一种地震周期设计的,但是地震发生时周期并非固定,因此按一种固定周期设计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等效半径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在延长结构自振周期的同时,是否有更好的办法适应地震周期的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至少部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该减隔震支座包括具有圆弧凹面的上座板,其中,所述圆弧凹面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凹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的外圆周上。在某些事实方式中,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该减隔震支座包括具有圆弧凹面(11)的上座板(1),其中,所述圆弧凹面(11)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12),所述第二凹面(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111)的外圆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该减隔震支座包括具有圆弧凹面(11)的上座板(1),其中,所述圆弧凹面(11)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12),所述第二凹面(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面(111)的外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所述第一凹面(111)的第一球面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凹面(112)的第二球面半径,且所述第一球面半径和所述第二球面半径均大于5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所述第一凹面(111)的第一球面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凹面(112)的第二球面半径,且所述第一球面半径和所述第二球面半径均大于5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可变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中,该减隔震支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座板(1)下端面的不锈钢板(2),所述不锈钢板(2)具有与所述第一凹面(111)相匹配的第三凹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凹面(112)相匹配的第四凹面。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宁,滕桂君,蒋文希,李军,戎建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