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69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位于路面底部的夯实层,所述夯实层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另一端伸出所述碎石层,将积水排出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好,排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本技术涉及道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技术介绍
在园林工程中,透水型路面以其生态、环保的优势而逐渐受到推广,透水型路面对于防止内涝、补充地下水并保障水质、改善城市热环境以及吸声降噪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其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保湿性,既兼顾了人类活动对于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透过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了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使透水混凝土路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能进一步保障城市的良好生态环境。但目前道路透水能力有限,容易积水,而且大量雨水透进路基,降低路基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好,排水性能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位于路面底部的夯实层,所述夯实层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另一端伸出所述碎石层,将积水排出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路面底部的土方挖出,然后回填素土并夯实,保证路面底部基础的结构强度;夯实层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在夯实层的表面铺设防水层,雨水渗到夯实层表面的防水层并沿倾斜面流出路面,防止雨水渗透入夯实层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路面的基础损坏;在防水层的表面铺设碎石层,用以减缓雨水渗透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排水管内进入杂物堵塞排水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夯实层由素土回填并夯实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路面基础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路面的稳定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为复合土工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雨水渗入夯实层破坏其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有豆石混凝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豆石混凝土作为路面表面的装饰层,具有防滑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有景观灯带;所述景观灯带沿所述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景观灯带嵌入路面内,实现景观照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先渗入透水混凝土层,然后渗入到碎石层,碎石层的厚度大于透水混凝土层,雨水在碎石层中的缓冲距离相较透水混凝土层中长,进而减小雨水渗到夯实层的流速,减小水流对防水层和夯实层的冲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由卵石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卵石的表面较为光滑,骨料均匀,起到缓冲水流,提高结构强度和保护排水管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路面底部的土方挖出,然后回填素土并夯实,保证路面底部基础的结构强度;夯实层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在夯实层的表面铺设防水层,雨水渗到夯实层表面的防水层并沿倾斜面流出路面,防止雨水渗透入夯实层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路面的基础损坏;在防水层的表面铺设碎石层,用以减缓雨水渗透的速度。2.排水管连通透水混凝土层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防止排水管内进入杂物堵塞排水管。3.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小于等于碎石层的厚度,雨水先渗入透水混凝土层,然后渗入到碎石层,碎石层的厚度大于透水混凝土层,雨水在碎石层中的缓冲距离相较透水混凝土层中长,进而减小雨水渗到夯实层的流速,减小水流对防水层和夯实层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俯视图。图中,101、夯实层;102、复合土工膜;103、碎石层;104、排水管;105、透水混凝土层;106、豆石混凝土层;107、过滤网;201、固定底座;202、景观灯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好,排水性能好。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位于路面底部的夯实层101,将路面底部的土方挖出,然后回填素土并夯实,保证路面底部基础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路面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夯实层101的两侧设置成倾斜面,在夯实层101的表面铺设复合土工膜102。这里雨水渗到夯实层101表面的复合土工膜102并沿倾斜面流出路面,通过复合土工膜102的防水效果,夯实层101两侧倾斜面的引流作用,防止雨水渗透入夯实层101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路基损坏。参照图1,在复合土工膜102的表面铺设有碎石层103,用以减缓雨水渗透的速度。碎石层103的表面浇筑有透水混凝土层105,且透水混凝土层105的厚度小于等于碎石层103的厚度,雨水先渗入透水混凝土层105,然后渗入到碎石层103,碎石层103的厚度大于透水混凝土层105,雨水在碎石层103中的缓冲距离相较透水混凝土层105中长,进而减小雨水渗到夯实层101的流速,减小水流对防水层和夯实层101的冲击。碎石层103内安装有排水管104,排水管104一端连通到透水混凝土层105内,在排水管104的端口安装有过滤网107,防止排水管104内进入杂物堵塞排水管104;另一端伸出碎石层103外,将渗入到透水混凝土层105内的雨水引流入排水管104并排除路面外,防止路面积水过多渗入夯实层101内破坏路基,没有被排水管104引流排出的雨水最终渗入到复合土工膜102并沿夯实层101两侧的倾斜面引流出路面。这里,碎石层103由卵石组成,卵石的表面较为光滑,骨料均匀,起到缓冲水流,提高结构强度和保护排水管104的作用。参照图1和图2,透水混凝土层105的表面铺设有豆石混凝土层106,豆石混凝土作为路面表面的装饰层,可根据需要在其表面喷涂相应颜色的漆,且其表面光滑,骨料均匀,所以密实度较高,具有防滑的效果。在碎石层103与透水混凝土层105连接处浇筑有细石混凝土的固定底座201,在固定底座201上安装有景观灯带202,将景观灯带202嵌入路面内贯穿豆石混凝土层106和透水混凝土层105,沿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条,且相互平行,实现景观照明。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路面底部的土方挖出,然后回填素土并夯实,保证路面底部基础的结构强度;夯实层101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在夯实层101的表面铺设防水层,雨水渗到夯实层101表面的防水层并沿倾斜面流出路面,防止雨水渗透入夯实层101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路面的基础损坏;在防水层的表面铺设碎石层103,用以减缓雨水渗透的速度;排水管104连通透水混凝土层105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107,防止排水管104内进入杂物堵塞排水管104;透水混凝土层105的厚度小于等于碎石层103的厚度,雨水先渗入透水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位于路面底部的夯实层(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层(101)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铺设有碎石层(103),所述碎石层(103)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105);所述碎石层(103)内设置有排水管(104),所述排水管(104)一端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05),另一端伸出所述碎石层(103),将积水排出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位于路面底部的夯实层(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层(101)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铺设有碎石层(103),所述碎石层(103)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105);所述碎石层(103)内设置有排水管(104),所述排水管(104)一端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05),另一端伸出所述碎石层(103),将积水排出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4)连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05)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层(101)由素土回填并夯实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王财坤李晓三王立华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