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轴装置及浆纱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65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轴装置及浆纱机构,经轴装置包括机架、经轴、边盘和打磨组件;所述经轴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边盘套设于所述经轴上且可在所述经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件、连接杆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使所述打磨件与所述边盘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浆纱时使用该经轴装置可以自动完成边盘的打磨工作,无需人工拆卸下来进行打磨,同时避免了边盘钩断纱的问题,无需进行开刀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更节省了人力,可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轴装置及浆纱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经轴装置及浆纱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市场竞争的益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浆纱是准备、织造工序的关键,浆纱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及产品质量。具体而言,浆纱就是由多条经轴退绕出很多根纱线同时经过浆槽,由浆槽浆液为成千上万根纱线上浆,再卷绕成一个大织轴,这个过程就叫浆纱,而生产出的织轴再用于织布生产。经轴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从而导致经轴的边盘出现变形,或者边盘有倒钩生成,在纱线退绕过程中就会出现边盘倒钩钩断纱的情况,而纱线断纱纱头卷在经轴上,则造成浆纱要开刀处理,降低了浆纱的效率,同时断纱造成织布纱线决头,对织布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浆纱的效率和质量的经轴装置。一种经轴装置,包括机架、经轴、边盘和打磨组件;所述经轴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边盘套设于所述经轴上且可在所述经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件、连接杆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使所述打磨件与所述边盘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与所述边盘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件的一面设有打磨槽,所述打磨槽的内壁能够与所述边盘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槽的内径自所述打磨槽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br>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槽的内壁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能够分别与所述边盘的两个盘面的边缘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槽的内壁为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间隔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打磨件用于与所述边盘的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其他所述打磨件用于与所述边盘的另一盘面的边缘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进行旋转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浆纱机构,包括上浆装置、收卷装置及所述经轴装置,所述上浆装置设于所述经轴装置旁边以用于对所述经轴上的纱线进行上浆,所述收卷装置设于所述经轴装置旁边以用于对上浆后得到的浆纱进行收卷。本技术的经轴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驱动件驱动上述连接杆运动,以使连接杆一端连接的打磨件与边盘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然后开始启动浆纱,经轴上的纱线开始不断退绕并带动经轴转动,套设于经轴上的边盘则在经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于是边盘盘面的边缘就不断地与打磨件发生摩擦,从而实现了对边盘盘面的边缘进行自动打磨,可防止边盘的边缘变形或有倒钩生成,杜绝在纱线退绕过程中出现边盘倒钩钩断纱的问题。如此,浆纱时使用该经轴装置可以自动完成边盘的打磨工作,无需人工拆卸下来进行打磨,同时避免了边盘钩断纱的问题,无需进行开刀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更节省了人力,可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经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经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经轴装置100,包括机架10、经轴20、边盘30和打磨组件40。经轴20的两端与机架10可转动连接,边盘30套设于经轴20上且可在经轴20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打磨组件40包括打磨件41、连接杆42和驱动件43,驱动件43设于机架10上,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件43和打磨件41连接,驱动件43用于驱动连接杆42运动以使打磨件41与边盘30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本技术的经轴装置100在使用时,先通过驱动件43驱动上述连接杆42运动,以使连接杆42一端连接的打磨件41与边盘30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然后开始启动浆纱,经轴20上的纱线开始不断退绕并带动经轴20转动,套设于经轴20上的边盘30则在经轴20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于是边盘30盘面的边缘就不断地与打磨件41发生摩擦,从而实现了对边盘30盘面的边缘进行自动打磨,可防止边盘30的边缘变形或有倒钩生成,杜绝在纱线退绕过程中出现边盘30倒钩钩断纱的问题。如此,浆纱时使用该经轴装置100可以自动完成边盘30的打磨工作,无需人工拆卸下来进行打磨,同时避免了边盘30钩断纱的问题,无需进行开刀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更节省了人力,可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打磨件41在驱动件43的驱动下能够与边盘30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从而可同时对边盘30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进行打磨,使其两面都不会出现变形或倒钩,能够更好地确保在纱线退绕过程中不会出现边盘30钩断纱的情况,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打磨件41的一面设有打磨槽411,打磨槽411的内壁能够与边盘30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从而更好地对边盘30进行打磨。优选地,打磨槽411的内径自打磨槽411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从而可更好地适应不同厚度的边盘30,厚度较大的边盘30的则抵接于打磨槽411较浅的位置,厚度较小的边盘30则抵接于打磨槽411较深的位置。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打磨槽411的内壁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相对的侧壁能够分别与边盘30的两个盘面的边缘抵接,即打磨槽411的截面呈梯形(梯形槽)。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打磨槽411的内壁为弧面,即打磨槽为弧形槽,边盘30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分别抵接于弧面的不同位置。可以理解,打磨槽411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打磨件4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间隔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打磨件41用于与边盘30的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其他打磨件41用于与边盘30的另一盘面的边缘抵接。如此,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打磨件41也可实现对边盘30两面边缘的同时打磨,打磨件4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以调整打磨的效率。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驱动件43为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能够驱动连接杆42进行旋转运动,即通过连接杆42的旋转使打磨件41与边盘30的盘面的边缘抵接。可以理解,驱动件43的类型不限于此,液压气缸或机械臂等均可,通过使连接杆42进行直线运动或三维运动等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经轴、边盘和打磨组件;所述经轴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边盘套设于所述经轴上且可在所述经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件、连接杆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使所述打磨件与所述边盘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经轴、边盘和打磨组件;所述经轴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边盘套设于所述经轴上且可在所述经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件、连接杆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使所述打磨件与所述边盘的至少一个盘面的边缘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与所述边盘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件的一面设有打磨槽,所述打磨槽的内壁能够与所述边盘的两个盘面的边缘同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槽的内径自所述打磨槽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槽的内壁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锋田柱安问晓锋黎敏腾罗雄波潘高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