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755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轮分为叶轮本体和流道上盖,流道上盖的个数与叶轮本体的流道个数对应,分别独立加工得到流道部位是敞开的叶轮本体,以及与流道敞开部位相配的流道上盖;S2,加工叶轮本体上对应缺失流道上盖部位处的配合轮廓,并使配合轮廓尺寸要小于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的尺寸;S3,将S1中加工的各个流道上盖分别过盈配合在S2中叶轮本体上对应的配合轮廓处;S4,在上一步的配合轮廓部位加工出焊接坡口,将叶轮本体与各个流道上盖通过焊接坡口焊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难度低,成品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封闭式叶轮是精密铸造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产品。这类产品要求必须有光滑的封闭流道,以减小流道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为达到这一目的,通常的生产方法是先做出整体蜡模,并要保证封闭流道内没有蜡模缺陷,然后设法使封闭的流道内形成完整的型壳,并且在浇注完成后没有铸造缺陷,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如图1所示,一个典型的封闭式结构的叶轮,材质为304不锈钢,在流道最窄处只有3.99mm情况下,要满足产品质量合格的3个条件非常困难,特别是蜡模、型壳、铸件这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无法修除,最后只能报废,损失很大。目前采用常规的生产方法生产,成品率不足15%。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生产难度低,成品率高,大幅降低封闭叶轮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轮分为叶轮本体和流道上盖,流道上盖的个数与叶轮本体的流道个数对应,分别独立加工得到流道部位是敞开的叶轮本体,以及与流道敞开部位相配的流道上盖;S2,加工叶轮本体上对应缺失流道上盖部位处的配合轮廓,并使配合轮廓尺寸要小于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的尺寸;S3,将S1中加工的各个流道上盖分别过盈配合在S2中叶轮本体上对应的配合轮廓处;S4,在上一步的配合轮廓部位加工出焊接坡口,将叶轮本体与各个流道上盖通过焊接坡口焊接成一个整体。本方案将封闭叶轮分成叶轮本体和流道上盖两部分,去掉流道上盖的叶轮本体上的流道部位是敞开的,铸造难度降低,并且因为是敞开的流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很简单,对出现的缺陷也都很容易修除。上盖移除的部位尺寸和形状经过精确设计,转角处都设计有圆角。虽然流道上盖的形状不规则,但是使用加工中心是完全可以轻松加工出合格尺寸的流道上盖,将加工后流道上盖与叶轮本体组合焊接,做出来的产品和整体铸造出来的一样,不存在渗漏风险。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配合轮廓的转角处均通过圆角过渡。进一步的,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与配合轮廓的尺寸差为0.02~0.0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虽然增加了加工和焊接费用,但是比起85%的废品来说,生产成本还是大幅度下降的。二、生产难度低,成品率高,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废品。叶轮本体部分方便铸造,完全可以保证流道的质量,流道上盖直接使用钢板,价格低且质量更有保证,完全可以保证流道的质量。三、采用过盈配合保证焊接部位无间隙,采用自动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和整体铸造出来的一样,不存在渗漏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书
技术介绍
中提到典型的封闭式结构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叶轮本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流道上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封闭式叶轮,2、叶轮本体,3、流道,4、流道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是将产品分为叶轮本体2和流道上盖4两个独立部分分别单独生产,最后组合焊接到一起形成封闭式叶轮1产品。流道上盖4为叶轮本体2上每个流道3上方的盖板,其个数与流道3个数对应相等。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轮1分为叶轮本体2和流道上盖4,流道上盖4的个数与叶轮本体2的流道3个数对应,分别独立加工得到流道3部位是敞开的叶轮本体2(如图2所示),以及与流道3敞开部位相配的流道上盖4(如图3所示),其中流道上盖4一般采用钢板加工,钢板的厚度与待加工叶轮1的流道上盖4的厚度要保持一致,虽然流道上盖4的形状不规则,但是使用加工中心是完全可以轻松加工出合格尺寸的流道上盖4的。如图1所示,需要加工流道上盖4为四片。S2,加工叶轮本体2上对应缺失流道上盖4部位处的配合轮廓,设计这处的配合轮廓时就考虑了方便加工,在各个转角部位都设计有圆角,可以用加工中心轻松的加工出符合尺寸的配合轮廓。在步骤S2中,配合轮廓的转角处均通过圆角过渡。配合轮廓的尺寸可精确设计,并形成电子版图纸,可以直接用来在加工中心上编制驱动程序。这里的配合轮廓尺寸要小于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4的尺寸。即要把第S2配合轮廓往里侧偏移0.02~0.05mm。S3,将S1中加工的各个流道上盖4分别过盈配合在S2中叶轮本体2上对应的配合轮廓处。S4,在上一步的配合轮廓部位加工出焊接坡口,将叶轮本体2与各个流道上盖4通过焊接坡口焊接成一个整体。因为焊接坡口是使用加工中心加工出来的,形状和位置非常准确,所以可以使用自动焊机进行焊接。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叶轮分为叶轮本体和流道上盖,流道上盖的个数与叶轮本体的流道个数对应,分别独立加工得到流道部位是敞开的叶轮本体,以及与流道敞开部位相配的流道上盖;/nS2,加工叶轮本体上对应缺失流道上盖部位处的配合轮廓,并使配合轮廓尺寸要小于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的尺寸;/nS3,将S1中加工的各个流道上盖分别过盈配合在S2中叶轮本体上对应的配合轮廓处;/nS4,在上一步的配合轮廓部位加工出焊接坡口,将叶轮本体与各个流道上盖通过焊接坡口焊接成一个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叶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叶轮分为叶轮本体和流道上盖,流道上盖的个数与叶轮本体的流道个数对应,分别独立加工得到流道部位是敞开的叶轮本体,以及与流道敞开部位相配的流道上盖;
S2,加工叶轮本体上对应缺失流道上盖部位处的配合轮廓,并使配合轮廓尺寸要小于S2中加工的流道上盖的尺寸;
S3,将S1中加工的各个流道上盖分别过盈配合在S2中叶轮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成陈东亮杨宝银丁树立
申请(专利权)人:阳信东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