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3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在应急挡板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转轴在转轴支架上转动,设置在转轴侧壁上的挡板本体随转轴转动而转动,当挡板本体转动至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在挡板本体转动的过程中,设置在挡板本体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内滑动,由于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挡板本体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在设置在地板上的第二滑轨内滑动,当位移传感器感测到第二滑块的位移信息后,控制器控制油压缸工作端伸出,利用油压缸伸出部位将第二滑块卡在油压缸靠近转轴的一侧,以实现挡板对集装箱本体阻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
本技术涉及航空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空中运输已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顺丰快递等大型快递公司都会使用的空中运输,利用空中运输可以有效地提高快递的运输效率,以适应目前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由于对货机大量的需求,目前现有的手段是将性能较差的客机改装成货机,将改装后的集装箱利用集装箱固定件固定在机舱内,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集装箱固定件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当货机降落或起飞时,集装箱容易直接冲击驾驶舱板或直接冲击飞机尾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以解决集装箱固定件容易出现松动时,当货机降落或起飞时,集装箱容易直接冲击驾驶舱板或直接冲击飞机尾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包括:挡板本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转轴、转轴支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油压缸、位移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轨道固定在所述挡板本体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货机的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位于同一虚拟平面上,所述虚拟平面垂直于所述机舱地板;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转轴支架固定在机舱地板上,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油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轨道内,当所述油压缸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底面平齐;当所述挡板本体处于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油压缸工作端靠近所述挡板本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压缸、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顶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感测接触移动通过所述油压缸工作端的信号;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选的,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油压缸、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可选的,所述电源为蓄电池、外接电源、充电电池中的任一种。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高强度钢。可选的,所述挡板本体为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板。可选的,所述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板包括第一碳纤维板、第二碳纤维板、碳纤维侧板、碳纤维框架、填充物、加强结构;所述纤维框架为板状框架;所述第一碳纤维板覆盖在所述碳纤维框架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二碳纤维板覆盖在所述碳纤维框架的第二面上;所述加强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板之间,所述加强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板;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板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在应急挡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挡板本体平铺在机舱地板上,不对行人的过往产生影响;在应急挡板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驱动电机工作端的第一齿轮随驱动电机转动而转动,第二齿轮固定在转轴的端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转动的情况下,第二齿轮带动转轴在转轴支架上转动,设置在转轴侧壁上的挡板本体随转轴转动而转动,当上述挡板本体转动至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在挡板本体转动的过程中,设置在挡板本体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内滑动,由于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挡板本体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在设置在地板上的第二滑轨内滑动,当第二滑块滑过油压缸工作端时,设置在油压缸工作端的位于传感器感测到第二滑块的位移信息后,控制器控制油压缸工作端伸出,利用油压缸伸出部位将第二滑块卡在油压缸靠近转轴的一侧,以实现对挡板本体的支撑,进而提高挡板本体的稳定性,当需要把挡板本体降下时,控制器接收到降下指令,此时,控制器控制位移传感器断电,无需工作,并控制油压缸降下,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反转,此时,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进而控制挡板本体向下转动,完成控制翻板结构落下的过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为了解决集装箱固定件容易出现松动时,当货机降落或起飞时,集装箱容易直接冲击驾驶舱板或直接冲击飞机尾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请参见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包括:挡板本体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连接杆4、第一滑块5、第二滑块6、转轴7、转轴支架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油压缸11、位移传感器12、控制器13、驱动电机14;所述第一轨道2固定在所述挡板本体1上,所述第二轨道3固定在货机的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轨道2与所述第二轨道3位于同一虚拟平面上,所述虚拟平面垂直于所述机舱地板;所述第一滑块5与所述第一轨道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与所述第二轨道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所述转轴支架8固定在机舱地板上,且所述转轴7与所述转轴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所述第二齿轮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7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9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4的工作端,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在所述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0;所述油压缸11固定在所述第二轨道3内,当所述油压缸11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油压缸11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轨道3的底面平齐;当所述挡板本体1处于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6位于所述油压缸11工作端靠近所述挡板本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13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压缸11、所述驱动电机14;所述位移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油压缸11的工作端顶部,所述位移传感器12用于感测接触移动通过所述油压缸11工作端的信号;所述位移传感器12连接所述控制器1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在应急挡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挡板本体1平铺在机舱地板上,不对行人的过往产生影响;在应急挡板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14转动,设置在驱动电机14工作端的第一齿轮9随驱动电机14转动而转动,第二齿轮10固定在转轴7的端部,且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9啮合,在第一齿轮9转动的情况下,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本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转轴、转轴支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油压缸、位移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机;/n所述第一轨道固定在所述挡板本体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货机的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位于同一虚拟平面上,所述虚拟平面垂直于所述机舱地板;/n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转轴支架固定在机舱地板上,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n所述油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轨道内,当所述油压缸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底面平齐;当所述挡板本体处于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油压缸工作端靠近所述挡板本体的一侧;/n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压缸、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顶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感测接触移动通过所述油压缸工作端的信号;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机用应急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本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连接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转轴、转轴支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油压缸、位移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轨道固定在所述挡板本体上,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货机的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位于同一虚拟平面上,所述虚拟平面垂直于所述机舱地板;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转轴支架固定在机舱地板上,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舱地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
所述油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轨道内,当所述油压缸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底面平齐;当所述挡板本体处于垂直于机舱地板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油压缸工作端靠近所述挡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压缸、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压缸的工作端顶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感测接触移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艳陈渊博陈源毅吴小平朱蕊陈阿娟陈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翊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