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20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7
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包括: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印制板放置平台(5)、升降机构;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包括支撑框架等;支撑框架上部设置平行的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为在对边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的方形框,底部设置有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与网板调节用轨道(4)配合滑动;激光定位部分(7)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方,沿横纵两个方向配备有激光笔(16);印制板放置平台(5)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印制板放置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印制板以及网板固定,通过调整位置实现网板与印制板定位,实现手工印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用设备。
技术介绍
在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印制板无法使用设备自动印刷的情况。部分产品要求先装焊无铅BGA器件再装焊其余器件,部分型号产品压接或铆接后再对印制板中元器件进行焊接,以上情况不能使用传统的印刷机进行印刷,仅能采用手工印刷。手工印刷存在无法精准定位、脱模效果差、印刷质量不一致、效率低等问题,因此设计制作半自动手工印刷设备,实现上述类型印制板的印刷,提高产品印刷质量和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手工印刷质量和效率,特研制板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实现手工印刷的规范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按照印刷机设计原理,通过印制板、网板精准定位,实现无法通过印刷机印刷的产品的印刷。设备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原理,能实现印制板快速定位、自动脱模。通过设备的设计能实现印刷质量一致性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包括:设备整体操作平台、印制板放置平台、升降机构;设备整体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框架、网板调节用轨道、网板放置部位、激光定位部分、网板定位夹、激光笔、网板放置部位滑轨;支撑框架上部设置平行的网板调节用轨道;网板放置部位为在对边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的方形框,底部设置有网板放置部位滑轨,网板放置部位滑轨与网板调节用轨道配合滑动,两侧翻边结构上分布有网板定位夹,用于固定网板;激光定位部分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方,沿横纵两个方向配备有激光笔,通过激光发射,用于印制板与网板的定位;印制板放置平台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的升降,印制板放置在印制板放置平台上。升降机构包括脱模升降部分、电机承载平台、步进电机、脱模部位承载平台、导向柱、脱模部分承载机构;脱模升降部分安装在印制板放置平台和脱模部位承载平台之间;步进电机安装在脱模部位承载平台底部,位于电机承载平台上方;导向柱安装在电机承载平台和脱模部位承载平台之间,用于脱模部位承载平台的升降导向;脱模部分承载机构安装在电机承载平台底部,用于支撑。脱模升降部分和印制板放置平台构成剪叉式升降平台。升降机构还包括辅助工具放置部位;辅助工具放置部位位于电机承载平台下方,为抽屉结构,用于辅助工具的放置。设备整体操作平台还包括操作按钮部分;操作按钮部分安装于设备整体操作平台侧面,将步进电机和脱模升降部分通过电路与操作按钮部分相通,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的升降。设备整体操作平台还包括定位轮,定位轮安装在支撑框架底部。网板定位夹由蝶形螺母组成,通过旋紧螺母实现网板放置在网板放置部位上后的固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辅助工具箱设计:采用减少走动浪费的设计理念,将常用工具置于设备下方,方便取用。(2)本技术依据印刷机设备设计原理,设计制作返修类、特殊要求类印刷设备,实现单人快速完成印刷工作,保证了产品一致性、质量可靠性,提升了印刷效率。达到节省人力、效率翻倍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控。附图说明图1为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三视图;图2为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三维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印制板放置平台5、升降机构;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包括支撑框架、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激光定位部分7、网板定位夹3、激光笔16、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定位轮10、操作按钮部分9;支撑框架上部设置平行的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为在对边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的方形框,底部设置有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与网板调节用轨道4配合滑动,两侧翻边结构上分布有网板定位夹3,用于固定网板;激光定位部分7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方,沿横纵两个方向配备有激光笔16,通过激光发射,用于印制板与网板的定位;印制板放置平台5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印制板放置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上。升降机构包括脱模升降部分6、电机承载平台11、步进电机12、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导向柱14、脱模部分承载机构17、辅助工具放置部位8;脱模升降部分6安装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和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之间;步进电机12安装在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底部,位于电机承载平台11上方;导向柱14安装在电机承载平台11和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之间,用于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的升降导向;脱模部分承载机构17安装在电机承载平台11底部,用于支撑。脱模升降部分6和印制板放置平台5构成剪叉式升降平台。辅助工具放置部位8位于电机承载平台11下方,为抽屉结构,用于辅助工具的放置。操作按钮部分9安装于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侧面,将步进电机12和脱模升降部分6通过电路与操作按钮部分9相通,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定位轮10安装在支撑框架底部。设备整体平台1,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原理,按照操作习惯设计平台高度为90mm,为该设备的整体框架,方便操作。网板放置部位2,通过网板放置槽实现网板能置于其中,用于网板放置。网板定位夹3:用于固定网板在网板放置区域内的位置。采用蝶形螺钉,通过旋转螺钉,实现网板固定,防止网板在印刷中活动。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槽与整体平台支架之间采用咬合设计,实现网板可移动;印制板放置平台5:采用平整度较高的钢面,用于印制板放置。脱模升降部分6:通过电机连接印制板放置平台,用以实现印制板的上下位移,从而实现印制板脱模。激光定位部分7:用于激光束发射原理,通过激光投影实现网板中焊盘开孔与印制板焊盘的对应,从而实现印制板与网板快速精准定位。辅助工具放置部位8:用于放置印刷中常用的刮刀、玻璃棒等辅助工具。操作按钮部分9:用于印制板印刷后脱模工序的操作,实现脱模工作。定位轮10:用于设备的移动、固定用。电机承载平台11:用于实现步进电机的固定。步进电机12:固定与电机承载平台11上方,通过操作按钮实现电机的步进,从而实现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通过导向柱14与步进电机12和脱模升降部分6相连,通过操作操作按钮部分9实现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的上升或下降。导向柱14:由4根组成,实现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和步进电机12的上下互连。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设计于网板放置部位2,与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匹配,实现网板的滑动。激光笔16:通过发射激光束,实现网板开口与印制板焊盘对位。脱模部分承载机构17:用于承载脱模升降部分6、辅助工具放置部位8、电机承载平台11、步进电机12、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导向柱14部位,实现脱模整体部位的承载。工作过程:将印制板置于印制板放置平台5中,将网板置于网板夹持区,将网板移至印制板上方,通过激光束照射调节网板与印制板定位,进行手工印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印制板放置平台(5)、升降机构;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包括支撑框架、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激光定位部分(7)、网板定位夹(3)、激光笔(16)、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支撑框架上部设置平行的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为在对边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的方形框,底部设置有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与网板调节用轨道(4)配合滑动,两侧翻边结构上分布有网板定位夹(3),用于固定网板;激光定位部分(7)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方,沿横纵两个方向配备有激光笔(16),通过激光发射,用于印制板与网板的定位;印制板放置平台(5)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印制板放置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印制板放置平台(5)、升降机构;设备整体操作平台(1)包括支撑框架、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激光定位部分(7)、网板定位夹(3)、激光笔(16)、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支撑框架上部设置平行的网板调节用轨道(4);网板放置部位(2)为在对边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的方形框,底部设置有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网板放置部位滑轨(15)与网板调节用轨道(4)配合滑动,两侧翻边结构上分布有网板定位夹(3),用于固定网板;激光定位部分(7)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方,沿横纵两个方向配备有激光笔(16),通过激光发射,用于印制板与网板的定位;印制板放置平台(5)安装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印制板放置平台(5)的升降,印制板放置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手工印刷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脱模升降部分(6)、电机承载平台(11)、步进电机(12)、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导向柱(14)、脱模部分承载机构(17);脱模升降部分(6)安装在印制板放置平台(5)和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之间;步进电机(12)安装在脱模部位承载平台(13)底部,位于电机承载平台(11)上方;导向柱(14)安装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刘兵罗英俏郭文宇段华妹陈丹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