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07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齿圈、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开有安装孔,旋转内筒内套于安装孔内,齿圈套于旋转内筒外圆并与旋转内筒传动配合,齿圈转动配合于安装板上,所述主动齿轮转动配合安装于安装板上,转动驱动件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动齿轮配合齿圈形成对旋转内筒的可靠动力输出,实现对转转内筒的稳定慢速驱动,齿圈即作为传动件,也与提高旋转内筒的稳定性,减小旋转内筒的径向偏移和摆动。

Driving device of vertical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结构和膏机的搅拌筒采用倾斜布置结构,其搅拌筒通常倾斜30°,混合搅拌工具是一个针式搅拌混合器,该结构容易出现局部的物料在原地打转混合不到,导致搅拌筒内具有死角,无法搅拌均匀;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立式和膏机双螺旋连续搅拌装置,该装置中的旋转内筒立式布置并可通过外部驱动件转动,基于上述设备需要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以达到稳定驱动旋转内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该装置通过主动齿轮和齿圈配合形成对内筒的稳定慢速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齿圈、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开有安装孔,旋转内筒内套于安装孔内,齿圈套于旋转内筒外圆并与旋转内筒传动配合,齿圈转动配合于安装板上,所述主动齿轮转动配合安装于安装板上,转动驱动件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从上至下穿设有外圆呈上大下小的阶梯轴套,所述阶梯轴套小径段穿过安装板与转动驱动件传动配合,所述主动齿轮外套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并与该大径段传动配合。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大径孔内径适配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外径,主动齿轮的大径孔从上至下套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小径孔内径大于阶梯轴套的内径,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小径孔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压于阶梯轴套上端并与转动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压板外圆径向向外凸出形成至少一个压边,所述主动齿轮上端面具有与压边适配的压槽,所述压边位于压槽内并压于主动齿轮上。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还转动配合有至少两个与齿圈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以及主动齿轮沿齿圈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旋转内筒外圆外凸形成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齿圈轴向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齿圈连接于固定环下端,所述齿圈通过止推轴承支撑于安装板上。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从上至下穿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底部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抵在安装板底部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顶部向上凸起形成安装轴,所述从动齿轮转动配合于该安装轴上。进一步,所述安装轴呈上小下大的阶梯轴,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于安装轴的小径段,所述从动齿轮中部开有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从动齿轮的大径孔外套于轴承外圈,所述轴承的内圈底部抵在安装轴轴肩处,轴承外圈底部抵在从动齿轮阶梯孔的轴肩处,所述安装轴上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压于轴承的内圈顶部,所述从动齿轮上端盖有外罩,所述外罩下端抵在轴承外圈上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主副齿轮配合齿圈形成对旋转内筒的可靠动力输出,实现对旋转内筒的稳定慢速驱动,齿圈外套于旋转内筒上即作为传动件,同时也利于提高旋转内筒的稳定性,减小旋转内筒的径向偏移和摆动,主副齿轮同时作为保持结构保持齿圈的稳定性,提高齿圈运行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主动齿轮安装结构紧凑,其中压板、阶梯轴套、转动驱动件的输出轴以及主动齿轮同步转动,该结构使得主动齿轮与相关的零部件高度集成一体,运动状态高度统一,提高主动齿轮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D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E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F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D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E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F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应用于立式和膏机双螺旋连续搅拌装置中,下面以立式和膏机双螺旋连续搅拌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立式和膏机双螺旋连续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1、上端开口并与安装架转动配合的旋转内筒2、固定于安装架上并盖于旋转内筒开口端的密封盖3、固定于密封盖上的搅拌驱动组件以及通过搅拌驱动组件驱动的搅拌组件,旋转内筒2立式设置,搅拌组件位于旋转内筒内,密封盖3与旋转内筒转动密封配合,所述搅拌组件与旋转内筒偏心设置。偏心设置是以旋转内筒的旋转轴中轴线为基准,即搅拌组件的转动中轴线与旋转内筒的旋转中轴线不重合;立式布置含义为旋转内筒的轴线竖向设置。旋转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出膏口23,在该卸料口上设有出膏密封门24,旋转内筒通过真空管还可外接真空泵以形成真空式搅拌装置,结合图1所示,旋转内筒2可相对密封盖转动,在搅拌过程中可通过人工转动旋转内筒或者通过内筒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旋转内筒的自动化转动,在安装架上增设有内筒驱动装置,用于在搅拌过程中驱动旋转内筒转动。搅拌驱动组件安装于密封盖的上端,搅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穿过密封盖与搅拌组件传动配合,其中搅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密封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转动配合,由于搅拌组件安装于密封盖上,搅拌组件与旋转内筒偏心设置,故搅拌组件在搅拌过程中自传并相对旋转内筒公转,利于增大搅拌范围,提高搅拌效果,搅拌过程无死角,而且旋转内筒的转动以及搅拌组件的转动利于形成速度差较高的相逆性混合物,提高搅拌均匀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杆4以及辅助搅拌杆5,所述主搅拌杆上设置有主螺旋叶片6,所述辅助搅拌杆上设置有辅助螺旋叶片7。主搅拌杆4以及辅助搅拌杆5可相对旋转内筒形成高速转动,同时通过主螺旋叶片和辅助螺旋叶片带动周围的混合物料形成局部高速转动,搅拌驱动组件为两个搅拌电机25分别驱动主搅拌杆以及辅助搅拌杆转动,搅拌电机通过双速减速器26将动力输出至相应的搅拌杆,在实际搅拌过程中,当硫酸、离子水和辅料加入到旋转内筒内时,驱动旋转内筒顺时针转动,同时辅助搅拌杆高速顺时针旋转,主搅拌杆高速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旋转,混合时形成速度差很高的相逆性混合料物流。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螺旋叶片和辅助螺旋叶片旋向相反。通过相反的螺旋叶片利于在主螺旋叶片和辅助螺旋叶片处的混合料形成高速转速差,以提高混合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搅拌杆和/或辅助搅拌杆底部连接有底部刮刀8,所述底部刮刀8贴于旋转内筒2底部。底部刮刀可单独设置于主搅拌杆或者辅助搅拌杆底部,或者也可以在主搅拌杆或者辅助搅拌杆底部均安装底部刮刀,本实施例中只在辅助搅拌杆底部设置底部刮刀,底部刮刀随着辅助搅拌杆转动清理粘附在旋转内筒底部的混合物料,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同时通过底部刮刀利于辅助混合物料从出膏口排出,改善残留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3内侧连接有侧部刮刀9,所述侧部刮刀贴于旋转内筒內圆。在搅拌过程中,侧部刮刀清理旋转内筒壁上的混合物料,能可靠地防止混合物料粘附在旋转内筒内壁上,在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齿圈、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开有安装孔,旋转内筒内套于安装孔内,齿圈套于旋转内筒外圆并与旋转内筒传动配合,齿圈转动配合于安装板上,所述主动齿轮转动配合安装于安装板上,转动驱动件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齿圈、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安装板中部开有安装孔,旋转内筒内套于安装孔内,齿圈套于旋转内筒外圆并与旋转内筒传动配合,齿圈转动配合于安装板上,所述主动齿轮转动配合安装于安装板上,转动驱动件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从上至下穿设有外圆呈上大下小的阶梯轴套,所述阶梯轴套小径段穿过安装板与转动驱动件传动配合,所述主动齿轮外套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并与该大径段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大径孔内径适配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外径,主动齿轮的大径孔从上至下套于阶梯轴套的大径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小径孔内径大于阶梯轴套的内径,所述主动齿轮上的小径孔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压于阶梯轴套上端并与转动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和膏机内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外圆径向向外凸出形成至少一个压边,所述主动齿轮上端面具有与压边适配的压槽,所述压边位于压槽内并压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鹄吴克海冉彦冬李兴贺春英张友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衡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