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0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侧壁竖向开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矩形豁口,支撑筒体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部与横板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横板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下端部均与同一个连接块上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使用抓取臂时,气缸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横板在支撑筒体内上升,此时连接块在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配合带动抓取臂下端部进行合拢,达到抓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手臂是机械人
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在机械手臂的应用过程中,离不开抓取装置。经检索公开(公告)号CN209440189U,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动力支撑体、连接法兰、抓取机械臂和伺服电机,所述动力支撑体上方设置有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成型有安装孔,所述动力支撑体侧壁上成型有长槽,所述长槽下方设置有抓取支座,所述抓取支座上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所述抓取机械臂。虽然该技术通过设置电磁吸盘,可以在对表面光滑的金属物件进行抓取时,通过电磁吸盘将物件吸紧,可以有效的扩大抓取装置的使用范围,通过设置四个抓取机械臂,可以在进行抓取工作时,确保抓取物件有更多的受力支撑点,提高物件抓取工作的稳定性。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第一、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的抓取臂与螺母外侧壁之间不是活动连接导致螺母在螺纹丝杆旋转升降的过程中会导致抓取臂无法发生角度调节。第二、并且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内腔后期安装和检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侧壁竖向开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矩形豁口,支撑筒体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部与横板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横板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下端部均与同一个连接块上部固定连接;位于每个所述矩形豁口中部侧边位置的支撑筒体侧壁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横臂,横臂远离所述支撑筒体的端部均通过第二销轴与抓取臂活动连接,抓取臂首端贯穿于矩形豁口并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块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矩形豁口的长度为支撑筒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板活动插接在支撑筒体内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抓取臂为四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使用抓取臂时,气缸工作通过活塞杆带动横板在支撑筒体内上升,此时连接块在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配合带动抓取臂下端部进行合拢,达到抓取的效果。2.本技术由于将驱动抓取的气缸设置在支撑筒体上方,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后期进行维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的支撑筒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筒体1、连接杆2、活塞杆3、气缸4、横板5、矩形豁口6、横臂7、连接块8、第一销轴9、抓取臂10、第二销轴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1,支撑筒体1侧壁竖向开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矩形豁口6,支撑筒体1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3下端部与横板5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横板5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两个连接杆2下端部均与同一个连接块8上部固定连接,将驱动抓取的气缸4设置在支撑筒体1上方,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后期进行维护;位于每个矩形豁口6中部侧边位置的支撑筒体1侧壁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横臂7,横臂7远离支撑筒体1的端部均通过第二销轴11与抓取臂10活动连接,抓取臂10首端贯穿于矩形豁口6并通过第一销轴9与连接块8活动连接,在使用抓取臂10时,气缸4工作通过活塞杆3带动横板5在支撑筒体1内上升,此时连接块8在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销轴9和第二销轴11的配合带动抓取臂10下端部进行合拢,达到抓取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每个矩形豁口6的长度为支撑筒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横板5活动插接在支撑筒体1内腔,保证连接块8在支撑筒体1内升降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抓取臂10为四组,对应活动安装在每个矩形豁口6部位。在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1、连接杆2、活塞杆3、气缸4、横板5、矩形豁口6、横臂7、连接块8、第一销轴9、抓取臂10、第二销轴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位于每个矩形豁口6中部侧边位置的支撑筒体1侧壁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横臂7,横臂7远离支撑筒体1的端部均通过第二销轴11与抓取臂10活动连接,抓取臂10首端贯穿于矩形豁口6并通过第一销轴9与连接块8活动连接,在使用抓取臂10时,气缸4工作通过活塞杆3带动横板5在支撑筒体1内上升,此时连接块8在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销轴9和第二销轴11的配合带动抓取臂10下端部进行合拢,达到抓取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1)侧壁竖向开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矩形豁口(6),支撑筒体(1)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3)下端部与横板(5)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横板(5)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两个所述连接杆(2)下端部均与同一个连接块(8)上部固定连接;/n位于每个所述矩形豁口(6)中部侧边位置的支撑筒体(1)侧壁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横臂(7),横臂(7)远离所述支撑筒体(1)的端部均通过第二销轴(11)与抓取臂(10)活动连接,抓取臂(10)首端贯穿于矩形豁口(6)并通过第一销轴(9)与连接块(8)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撑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1)侧壁竖向开设有四个呈十字状分布的矩形豁口(6),支撑筒体(1)上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3)下端部与横板(5)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横板(5)底部左右两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两个所述连接杆(2)下端部均与同一个连接块(8)上部固定连接;
位于每个所述矩形豁口(6)中部侧边位置的支撑筒体(1)侧壁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横臂(7),横臂(7)远离所述支撑筒体(1)的端部均通过第二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草张顺堂闫龙黄力波刘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纳誉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