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85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压座,所述承压座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配合槽,所述承压座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承压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模,所述配合槽内设置有底模,所述底模的外壁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铰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气缸、连接杆、底模、框模、承压座等,当工件锻造完成后可通过第一气缸推动连接杆,继而使底模将工件顶起,以便于工人将工件取走,可有效避免工件与模具卡死时工件难以取出的情况,省时省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会对模具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造设备,具体是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根据成形机理,锻造可分为自由锻、模锻、碾环、特殊锻造等,模锻又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金属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模锻一般用于生产重量不大、批量较大的零件。现有的模锻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工件与模具卡死的情况,需要停机后通过敲击模具方能取出,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易对模具造成损坏,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柱(11),所述支柱(11)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压座(2),所述承压座(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配合槽(21),所述承压座(2)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22),所述承压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模(3),所述配合槽(21)内设置有底模(4),所述底模(4)的外壁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铰接槽(42),所述铰接槽(42)内固定设置有铰接轴(52),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动杆端铰接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柱(11),所述支柱(11)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压座(2),所述承压座(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配合槽(21),所述承压座(2)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22),所述承压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模(3),所述配合槽(21)内设置有底模(4),所述底模(4)的外壁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铰接槽(42),所述铰接槽(42)内固定设置有铰接轴(52),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动杆端铰接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的一端转动套接于铰接轴(52)外壁,所述顶板(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活动杆端固定连接有顶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锻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22)与铰接槽(4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连接杆(51)的部分外壁位于活动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孙语孙宇楠史显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兴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