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8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安装于弹簧机的进线一侧,用于输送弹簧线,包括有支架,支架包括有导向盘、压线部、进线端及出线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弹簧线在导向轴承与压线轴承之间绕了一圈,对线丝的方向起到理顺作用,压线轴承与导向轴承配成一对,对经过的弹簧线进行压紧,使得弹簧线夹在轴承的凹槽中,不会跳出来;弹簧线经过绕圈一周后,使得弹簧生产时的尺寸更稳定以及更可靠,尤其是对于大外径的弹簧生产;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向稳定器,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弹簧线第一圈的碰口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
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
技术介绍
弹簧机是指生产弹簧的机械设备,弹簧机在进行生产加工过程,是需要通过送线装置为其连续平稳输送弹簧线,然后弹簧机将弹簧线加工成弹簧。传统的送线装置一般只有设置了一个与弹簧机齐平的导线柱,然后在柱子上安装一个金属或者陶瓷材质的导线环,将弹簧线穿过导线环然后就输送到弹簧机了。由于导线环需要与弹簧线长期接触,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磨损,需要定期更换。此外,由于送料架放线时线的张紧力不够,弹簧线容易出现晃动,弹簧线进入加工设备的第一圈会出现碰口问题,影响到弹簧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综上所述,如何改进现有的弹簧机送线装置使得弹簧线能够实现线向连续平稳输送,提升产品的品质,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安装于弹簧机的进线一侧,用于输送弹簧线,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导向盘、压线部、进线端及出线端;所述导向盘为圆盘形结构,中部为圆形通槽;所述导向盘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十六个,并呈圆环形排布在所述导向盘上,所述通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第七轴承、第八轴承、第九轴承、第十轴承、第十一轴承、第十二轴承、第十三轴承、第十四轴承、第十五轴承及第十六轴承;所述压线部包括有八个,等间隔设于所述导向盘的外沿,所述压线部上设有带螺纹的压线孔,所述压线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压线轴承,所述压线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方的第一压线轴承、第二压线轴承、第三压线轴承、第四压线轴承、第五压线轴承、第六压线轴承、第七压线轴承及第八压线轴承;所述进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左下方,其设置有进线槽以及进线轴承对,所述进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右下方,其设置有出线槽以及出线轴承对,所述出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所述第一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五轴承、所述第四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七轴承、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所述第六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一轴承、所述第七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三轴承、所述第八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五轴承之间分别组成压线轮对;其中,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的表面凹槽的数量均为两道,其表面的两道凹槽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导向盘、所述压线部、所述进线端及所述出线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组成的轴承对、所述进线轴承对及所述出线轴承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所述导向轴承、所述压线轴承、所述进线轴承对及所述出线轴承对的轴承直径均为5~7mm。优选地,所述圆形通槽的半径为140~160mm。优选地,所述支架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进线端与及所述出线端处挂落的油液。优选地,所述进线端的前方设有润滑装置,弹簧线穿过所述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润滑装置的弹簧线进行润滑;所述润滑装置位于所述收集槽的收集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有托架、定时器及油泵;所述托架由上托架及下托架拼接组成,所述上托架的底部及下托架的顶部分别设有半圆形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形凹槽内壁分别设有吸油棉,所述上托架与所述下托架拼合时,两个所述半圆形凹槽组成一个可供弹簧线通过的圆柱形通道;所述上托架上设有储油盒、排油孔及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与所述油泵连接,并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储油盒,所述排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油孔间隔分布设于所述储油盒底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油泵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出线槽的中央设有供弹簧线通过的通孔,所述出线端对外一端为圆柱形的转轴筒;还包括有与所述出线槽匹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线通槽;所述转轴筒插入所述供线通槽中,并可以在所述供线通槽中旋转;所述供线通槽的侧边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锁紧所述转轴筒。(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弹簧线在导向轴承与压线轴承之间绕了一圈,压线轴承与导向轴承配成一对,对经过的弹簧线进行压紧,使得弹簧线夹在轴承的凹槽中,不会跳出来;弹簧线经过绕圈一周后,对线丝的方向起到理顺作用,使得弹簧生产时的尺寸更稳定以及更可靠,尤其是生产大外径的弹簧时,通过本技术的线向稳定器,能够解决弹簧线第一圈的碰口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轴承来对弹簧线的线向进行调节,通过轴承的衔接作用,大大降低了弹簧线与线向稳定器之间的摩擦,使得弹簧线的进线和出线更加顺畅,降低弹簧线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的安装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的润滑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的固定座结构图;在图1至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弹簧线的输送方向,其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导向盘、2--压线部、3--进线端、4--出线端、5--导向轴承、501--第一轴承、502--第二轴承、503--第三轴承、504--第四轴承、505--第五轴承、506--第六轴承、507--第七轴承、508--第八轴承、509--第九轴承、510--第十轴承、511--第十一轴承、512--第十二轴承、513--第十三轴承、514--第十四轴承、515--第十五轴承、516--第十六轴承、6--压线轴承、601--第一压线轴承、602--第二压线轴承、603--第三压线轴承、604--第四压线轴承、605--第五压线轴承、606--第六压线轴承、607--第七压线轴承、608--第八压线轴承、7--进线槽、8--进线轴承对、9--出线槽、901--转轴筒、10--出线轴承对、11--润滑装置、1101--上托架、1102--下托架、1103--吸油棉、1104--圆柱形通道、1105--储油盒、1106--排油孔、1107--输油管、12--弹簧线、13--固定座、1301--供线通槽、1302--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安装于弹簧机的进线一侧,用于输送弹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导向盘、压线部、进线端及出线端;/n所述导向盘为圆盘形结构,中部为圆形通槽;所述导向盘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十六个,并呈圆环形排布在所述导向盘上,所述通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第七轴承、第八轴承、第九轴承、第十轴承、第十一轴承、第十二轴承、第十三轴承、第十四轴承、第十五轴承及第十六轴承;/n所述压线部包括有八个,等间隔设于所述导向盘的外沿,所述压线部上设有带螺纹的压线孔,所述压线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压线轴承,所述压线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方的第一压线轴承、第二压线轴承、第三压线轴承、第四压线轴承、第五压线轴承、第六压线轴承、第七压线轴承及第八压线轴承;/n所述进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左下方,其设置有进线槽以及进线轴承对,所述进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n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右下方,其设置有出线槽以及出线轴承对,所述出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n所述第一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五轴承、所述第四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七轴承、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所述第六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一轴承、所述第七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三轴承、所述第八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五轴承之间分别组成压线轮对;其中,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的表面凹槽的数量均为两道,其表面的两道凹槽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安装于弹簧机的进线一侧,用于输送弹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导向盘、压线部、进线端及出线端;
所述导向盘为圆盘形结构,中部为圆形通槽;所述导向盘上设有带螺纹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十六个,并呈圆环形排布在所述导向盘上,所述通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第六轴承、第七轴承、第八轴承、第九轴承、第十轴承、第十一轴承、第十二轴承、第十三轴承、第十四轴承、第十五轴承及第十六轴承;
所述压线部包括有八个,等间隔设于所述导向盘的外沿,所述压线部上设有带螺纹的压线孔,所述压线孔上设有表面上刻有凹槽的压线轴承,所述压线轴承依次为位于所述导向盘十二点钟中心线上方的第一压线轴承、第二压线轴承、第三压线轴承、第四压线轴承、第五压线轴承、第六压线轴承、第七压线轴承及第八压线轴承;
所述进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左下方,其设置有进线槽以及进线轴承对,所述进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
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导向盘的右下方,其设置有出线槽以及出线轴承对,所述出线轴承对的轴承表面均刻有凹槽;
所述第一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五轴承、所述第四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七轴承、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所述第六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一轴承、所述第七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三轴承、所述第八压线轴承与所述第十五轴承之间分别组成压线轮对;其中,所述第五压线轴承与所述第九轴承的表面凹槽的数量均为两道,其表面的两道凹槽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盘、所述压线部、所述进线端及所述出线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生产用线向稳定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峻祺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