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70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属于超细粉体研磨设备。包括壳体部、研磨部和出料部三部分。其中,壳体部包括研磨罐套、研磨罐体、进料口;研磨部包括研磨主轴,均匀安装在所述研磨主轴上的多个研磨盘;且所述研磨盘在圆盘状主体外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出料部包括第一过滤筛、第二过滤筛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研磨盘的外边缘处设置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提高研磨介质在研磨腔的最大速度,从而使研磨介质和研磨物料之间获得更大的动能,由此获得更小的颗粒,提高了研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超细粉体研磨设备,尤其是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
技术介绍
超细粉体技术近现代发现起来的新兴技术,是制备纳米级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对于超细粉体还没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定义,一般将几纳米至几十微米粒径的粉体统称为超细粉体。超细粉体的制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化学法和机械粉碎法。化学法具有产品粒径小、粒形好、纯度高及粒度分布窄等优点,但存在成本高、产量低和工艺复杂等缺点,该方法一般用于制备像超细磁性氧化铁粉、超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等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而机械粉碎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大及工艺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例如矿物的超细加工、化学物料的细化等。传统超细研磨设备中研磨不细是一项很难攻克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到阻力及加速距离影响,研磨介质在研磨腔体内无法达到更小尺寸所需的运动速度,所以当物料粒径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研磨介质的动能就无法达到相应的大小。因此,想获得更加精细的物料颗粒,必须要加大物料受到研磨介质的摩擦阻力以及研磨介质在研磨腔体内的最大速度,才能使物料介质拥有更大的动能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从而获得更小的粒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包括:壳体部、研磨部和出料部三部分。壳体部,包括研磨罐套,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研磨罐套内部、且中部与研磨罐套的内壁之间留有预定空间的研磨罐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一侧上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进料口。研磨部,包括一端通过传动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研磨罐体的中轴线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研磨主轴,均匀安装在所述研磨主轴上的多个研磨盘。出料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主轴另一端、截面为“凹”形的第一过滤筛,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过滤筛相适配的截面为“凸”形的第二过滤筛,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另一端下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出料口。其中,所述研磨盘包括:圆盘状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心位置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两侧的固定键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外边缘处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研磨盘为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研磨罐套与研磨罐体之间预留的空间为冷却液通道,在所述研磨罐套一端的下部安装有进水口,在所述研磨罐套另一端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与循环水箱相连接。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研磨主轴与研磨罐体之间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方式密封连接。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研磨主轴中部、与所述研磨罐体连接处一侧安装有导流罩。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罩的截面为“U”,其中开口端朝向研磨罐体。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研磨罐套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压力调节阀,且与循环水箱相连接。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筛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筛网的目数。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通过在传统研磨盘的外边缘处设置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提高研磨介质在研磨腔的最大速度,从而使研磨介质和研磨物料之间获得更大的动能,由此获得更小的颗粒,提高了研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研磨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研磨罐套1、研磨罐体2、进料口3、研磨主轴4、研磨盘5、第一过滤筛6、第二过滤筛7、出料口8、冷却液通道9、进水口10、出水口11、导流罩12、压力调节阀13、主体51、安装孔52、固定键槽53、盘片54。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包括:壳体部、研磨部和出料部三部分。壳体部包括:研磨罐套1、研磨罐体2和进料口3。其中,研磨罐体2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研磨罐套1内部,且其中部与研磨罐套1的内壁之间留有预定空间,该预留的空间为冷却液通道9;进料口3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1的一侧上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2。研磨部包括:研磨主轴4、研磨盘5。研磨主轴4一端通过传动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研磨罐体2的中轴线贯穿所述研磨罐体2的研磨主轴4,在所述研磨主轴4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研磨盘5。在使用过程中,将待加工研磨物料浆液由进料口3送入研磨罐体2内,其中,所述研磨罐体2预先装有一定比重的研磨介质,伺服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研磨主轴4,并带动研磨盘5进行高速旋转,物料浆液受到研磨盘5的搅动,随同研磨介质在研磨罐体2内高速运动,并在研磨盘5和研磨介质的共同作用下,物料颗粒受到强烈的磨擦、撞击、挤压、剪切等作用,被迅速研磨成粒径较小的粉末并均匀分散开。由于传统的研磨装置一般采用间歇式加工工艺,不符合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故对传统的出料装置进行改进,采用连续进料、研磨、出料的生产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料部包括:第一过滤筛6、第二过滤筛7。第一过滤筛6设置在所述研磨主轴4另一端,且其截面为“凹”形,第二过滤筛7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体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过滤筛6相适配的截面为“凸”形,出料口8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1的另一端下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2。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筛6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筛7网的目数。分散后的物料在研磨盘5的离心作用下,经过第一过滤筛6和第二过滤筛7,从出料口8流出。如附图2所示,所述研磨盘5包括:圆盘状主体51,设置在所述主体51中心位置的安装孔52,设置在所述安装孔52两侧的固定键槽53,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51外边缘处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54;且所述研磨盘5为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根据动能公式可知研磨介质的动能与研磨盘5的半径的平方呈正比。故在传统圆盘的外边缘处设置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54,使得更多的研磨介质远离研磨主轴4,使其拥有更大的动能,提高与物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研磨效果和研磨效率。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所述研磨罐套1一端的下部安装有进水口10,在所述研磨罐套1另一端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口11,所述进水口10、出水口11与循环水箱相连接。在长时间的高速研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热量,高温情况下,主轴和研磨盘5发生损伤和形变,通过通入冷却水能够有效的降低研磨罐体2内的温度,延长该砂磨装置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研磨罐体2内的密封性,故在所述研磨主轴4与研磨罐体2之间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方式密封连接。同时,为了避免物料浆液与双端面机械密封之间出现摩擦,进一步在所述研磨主轴4中部、与所述研磨罐体2连接处一侧安装有导流罩12,其中,所述导流罩12的截面为“U”,其中开口端朝向研磨罐体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罐套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压力调节阀13,且与循环水箱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部,包括研磨罐套,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研磨罐套内部、且中部与研磨罐套的内壁之间留有预定空间的研磨罐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一侧上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进料口;/n研磨部,包括一端通过传动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研磨罐体的中轴线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研磨主轴,均匀安装在所述研磨主轴上的多个研磨盘;/n出料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主轴另一端、截面为“凹”形的第一过滤筛,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过滤筛相适配的截面为“凸”形的第二过滤筛,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另一端下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出料口;/n其中,所述研磨盘包括:圆盘状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心位置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两侧的固定键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外边缘处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部,包括研磨罐套,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研磨罐套内部、且中部与研磨罐套的内壁之间留有预定空间的研磨罐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一侧上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进料口;
研磨部,包括一端通过传动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研磨罐体的中轴线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研磨主轴,均匀安装在所述研磨主轴上的多个研磨盘;
出料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主轴另一端、截面为“凹”形的第一过滤筛,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过滤筛相适配的截面为“凸”形的第二过滤筛,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罐套的另一端下部、且贯穿所述研磨罐体的出料口;
其中,所述研磨盘包括:圆盘状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心位置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两侧的固定键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外边缘处多个等腰梯形状的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超细砂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盘为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英孙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二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