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重建脊柱的手术中,使用人工椎体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手术过程中在放入普通人工椎体后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传统人工椎体在轴向旋转方面不足,有些不能和上下椎体牢固结合,导致植入物脱出损伤脊髓,有些不能植骨,达不到满意的骨性融合,远期稳定性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实现了人工椎体在体内高度可调节,可根据重建脊柱的需要,快速精准的调节人工椎体的高度,在手术中能充分恢复椎体的高度,便于对相邻椎体的上下终板和人工椎体的加压固定,既具有术后即刻稳定性,又兼顾长期稳定性,能够更好的与椎体形成永久骨性融合,能够广泛应用于椎体切除后椎体的骨缺损重建,为治疗脊柱肿瘤、结核、和骨折等疾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固定内套筒、活动外套筒、铆钉和活动内套筒,所述固定内套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固定内套筒(1)、活动外套筒(2)、铆钉(3)和活动内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套筒(1)、活动外套筒(2)和活动内套筒(4)均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固定内套筒(1)中端有通孔,铆钉(3)铆接于固定内套筒(1)下端,活动内套筒(4)内侧有所述铆钉(3)可间隙插入的C型槽,铆钉(3)间隙插入所述活动内套筒(4)C型槽,活动内套筒(4)与活动外套筒(2)下端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内套筒(1)与活动内套筒(4)的主体设有U型视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人工椎体,包括固定内套筒(1)、活动外套筒(2)、铆钉(3)和活动内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套筒(1)、活动外套筒(2)和活动内套筒(4)均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固定内套筒(1)中端有通孔,铆钉(3)铆接于固定内套筒(1)下端,活动内套筒(4)内侧有所述铆钉(3)可间隙插入的C型槽,铆钉(3)间隙插入所述活动内套筒(4)C型槽,活动内套筒(4)与活动外套筒(2)下端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内套筒(1)与活动内套筒(4)的主体设有U型视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清,汪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潘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