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38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背面与凹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背面与阻隔块的正面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夹板、感应块、阻隔块、弹簧和液压杆,工作人员需要捕捉小鼠时,只需将该固定装置内放置诱饵,随后将该固定装置放置在小鼠旁,当小鼠向诱饵走去时由于空间狭小,使得小鼠就会踩到感应块,因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固定小鼠时,不需要亲自对小鼠进行抓取,只需在该固定装置内放置诱饵即可,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小鼠进行固定,且不易被小鼠抓伤咬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进行生理、生化、药理等领域的实验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多次采取试验鼠的血液或对实验鼠进行注射操作,特别是小鼠,由于体型相对较小,实验人员难以单人徒手操作,必须借助辅助人员配合加以固定,以便于对小鼠进行固定。现有的小鼠固定装置通常是工作人员亲自将小鼠取出,随后才能对小鼠进行固定,这样不仅小鼠可能会咬伤工作人员,且小鼠被外力擒拿时,会发生挣扎,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小鼠进行固定时难度增加,使得工作人员固定小鼠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背面与凹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背面与阻隔块的正面搭接,所述阻隔块的背面与感应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感应块的下表面与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所述第二夹板(4)的背面与凹槽(2)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的背面与阻隔块(6)的正面搭接,所述阻隔块(6)的背面与感应块(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感应块(5)的下表面与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10),所述弹性装置(10)的底端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的下表面与竖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块(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正面的一端与竖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所述第二夹板(4)的背面与凹槽(2)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的背面与阻隔块(6)的正面搭接,所述阻隔块(6)的背面与感应块(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感应块(5)的下表面与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10),所述弹性装置(10)的底端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的下表面与竖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块(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正面的一端与竖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的下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的数量为四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1)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顶端与螺帽(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帽(12)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3)外表面,所述螺纹杆(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帽(12)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13)上,所述螺纹杆(13)的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均套接有第一轴承(15),两个所述第一轴承(15)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卡接在箱体(19)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螺纹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6)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杆(17)的左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明胡治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戴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