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29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该地垫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软体胶质层,发泡层以及底部硬质层,其中,金属网弹性层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另一侧,所述发泡层和所述底部硬质层之间还设置有液态互通容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垫结构采用合理的结构层次和设计不仅具有常规的抗疲劳功能,而且还能够增强其表层局部耐刺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类型的地垫,其产品结构组成、材料选用各异,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抗疲劳、防水、防滑、抗菌、除尘、减震、安全防护、装饰等方面,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所以地垫产品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人们在站立工作的场地、以及需要支撑站立缓冲的应用场景,地垫使用较普及。目前,在站立工作方面,地垫使用者希望产品的主要功能特性是具有抗疲劳功能、防滑性、以及具有耐磨能力,这些功能基本满足常态下的使用,但对于特殊行业,特别是美容美发行业场景的应用就显得技术功能不足,其一:在美容美发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使用环境严酷度高,特别是铺在地板上的地垫会高频度被女士高跟鞋底踩压冲击,很容易踩破或刺破表层,这也是当前地垫普遍没有解决的一大技术难点;其二:因为头发细小,断碎头发掉落进地垫边缘进入底面,同时理发师在作业踩压到地垫边缘时,边缘容易挤压起翘,周边脏污容易进入地垫底部,难于便捷处理脏污,很难将其一次性清理干净,造成清理麻烦且费力;其三:美容美发场地的地垫如不固定很容易跑位,如果是固定在特定位置,重新安放移动需要搬移椅座费力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软体胶质层,发泡层以及底部硬质层,其中,金属网弹性层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另一侧,所述发泡层和所述底部硬质层之间还设置有液态互通容纳层。较佳的,所述发泡层分布设置有若干过穿孔,所述金属网弹性层包括金属丝连接网,弹性圈柱和弹性薄片,所述弹性圈柱置于所述过穿孔内,所述弹性圈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金属丝连接网和所述弹性薄片,所述金属丝连接网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上,所述弹性薄片位于所述发泡层和所述液态互通容纳层之间。较佳的,所述弹性圈柱与所述金属丝连接网或所述弹性薄片之间还设置有垫片。较佳的,所述垫片与所述发泡层表面齐平设置。较佳的,所述液态互通容纳层由多个容室组成,所述容室之间利用通孔相互连通。较佳的,所述底部硬质层采用硬质塑板,所述底部硬质底部粘合一防滑层。较佳的,地垫的四周边缘连接有封边挡条,所述封边挡条与所述地垫之间利用卡槽扣紧。较佳的,所述封边挡条具有一凸起,所述地垫的边缘具有一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下沉型按扣。较佳的,所述封边挡条还包括一具有弧度的本体,所述本体与地垫之间形成一镂空处。较佳的,所述底部硬质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内陷的空槽,所述空槽内安装有升降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拼接地垫,所述地垫至少由第一主体单元和第二主体单元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或第二主体单元为上述新型沙龙地垫构成。较佳的,所述第一主体单元连接设置有边框主体,所述边框主体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框体和导轨槽,所述第一主体单元利用所述连接框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主体单元相对于所述边框主体处设置有配合主体,所述配合主体的另一端则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相配合设置的凹凸柱。较佳的,所述连接框体的内侧设置有钳位弹簧,所述第一主体单元与所述连接框体利用所述钳位弹簧相互卡接。本技术的新型沙龙地垫及拼接地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地垫结构采用合理的结构层次和设计不仅具有常规的抗疲劳功能,而且还能够增强其表层局部耐刺破能力,经过试验表明,当地垫的主体单元压缩到地垫厚度的0.65倍时,其在单位面积(1cm2)上能够产生6.5Mpa的压力值,与此同时,在同一位置经过2000次标准踩踏后的试验表面,踩踏后的地垫表层无踩踏破洞,因而能够充分表明该设计地垫耐受性高,压力缓冲效果好,超出市场普遍产品性能;2、本技术的地垫置于地上使用时,利用其边缘位置的封边挡条形成双重压底的设计样态,能够很好的防止短碎头发进入地垫底部,同时圆弧镂空的设计方案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该地垫在受到踩压时,其边缘时不会起翘,十分利于美容美发行业的应用;3、同时,利用充气型升降地垫可以方便推动或用脚移动而不用拿起整个产品搬移,既省力又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沙龙地垫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金属网弹性层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液态互通容纳层的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底部硬质层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地垫与封边挡条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沙龙地垫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拼接地垫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拼接地垫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边框主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包括表层1,软体胶质层2,金属网弹性层3、发泡层4、液态互通容纳层5以及底部硬质层6,该表层1可采用皮革、胶皮(硬质或软质PVC或质地均匀的塑料材质),该表层1的下表面附着有该软体胶质层2,该软体胶质层2远离该表层1的相对面则压置有该金属网弹性层3,该软体胶质层2主要用来防止该金属网弹性层的偏移现象,不致于造成其与上层的脱位;该金属网弹性层包括金属丝连接网31,弹性圈柱32和弹性薄片33,该金属丝连接网31形成网状交叉结构样态,例如该金属丝连接网采用钢丝材质交叉结构,该发泡层4由PU发泡或TPE等类似发泡材质组成,该发泡层4开设有若干过穿孔,该些弹性圈柱32分别置于该发泡层的过穿孔内,该弹性圈柱32为橡胶弹簧或复合橡胶弹簧,该弹性圈柱3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金属丝连接网31和弹性薄片33连接,较佳的,该弹性圈柱32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垫片a,该垫片a设置于该弹性圈柱32和金属丝连接网31或弹性薄片33之间,优选的,该垫片a是与该发泡层4表面是齐平设置的,该垫片a分别直接与金属丝连接网31和弹性薄片33连接,该种设置既能够兼顾制作工艺简化,而且能够金属网弹性层的弹性得到充分利用,防止地垫受到冲击而引起的破坏;该金属丝连接网31设置于该软体胶质层2的下表面,该弹性薄片33可采用较硬质的具有回弹性的塑胶材质,其中,该弹性薄片33的相对于该弹性圈柱的另一面则黏结该液态互通容纳层5,进而用于其基本固定,防止偏位。参照附图3,该液态互通容纳层5采用PVC或塑料胶袋材料封织,其内部采用凝胶类液态材质,该液态互通容纳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软体胶质层,发泡层以及底部硬质层,其中,金属网弹性层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另一侧,所述发泡层和所述底部硬质层之间还设置有液态互通容纳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软体胶质层,发泡层以及底部硬质层,其中,金属网弹性层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另一侧,所述发泡层和所述底部硬质层之间还设置有液态互通容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分布设置有若干过穿孔,所述金属网弹性层包括金属丝连接网,弹性圈柱和弹性薄片,所述弹性圈柱置于所述过穿孔内,所述弹性圈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金属丝连接网和所述弹性薄片,所述金属丝连接网压置于所述软体胶质层上,所述弹性薄片位于所述发泡层和所述液态互通容纳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柱与所述金属丝连接网或所述弹性薄片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与所述发泡层表面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互通容纳层由多个容室组成,所述容室之间利用通孔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硬质层采用硬质塑板,所述底部硬质底部粘合一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沙龙地垫,其特征在于,地垫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