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及其矮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617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及其矮化方法,矮化实验方法包括用多效唑,矮壮素,对照清水,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从第一次喷洒后连续7天每天喷洒、再停止喷洒7天,分为两个周期每7天测量枝蔓的长度、节间数,之后再重复做所有实验和测量;六个周期、重复3次实验后,比较多效唑,矮壮素,以及对照清水处理后枝蔓的长度、平均节间长的差值,从而比较出不同处理对两面针的矮化效果。本研究对药用植物两面针进行矮化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两面针矮化的效果,为今后生长调节剂在两面针矮化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为更多中药材的矮化研究提供经验,得到了两面针矮化的最优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及其矮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面针生产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及其矮化方法。
技术介绍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木质藤本;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11,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药用植物两面针进行矮化的研究,不能为生长调节剂在两面针矮化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且没有两面针矮化的最优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及其矮化方法,本研究首次对药用植物两面针进行矮化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两面针矮化的效果,为今后生长调节剂在两面针矮化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也为更多中药材的矮化研究提供经验,且得到了两面针矮化的最优处理方法即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各喷洒多效唑1000mg/L或矮壮素800mg/L一次,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连续喷洒7天、再停止喷洒7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用多效唑250mg/L、500mg/L、1000mg/L,矮壮素400mg/L、800mg/L、1200mg/L,对照清水,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步骤二:从第一次喷洒后连续7天每天喷洒、再停止喷洒7天,分为两个周期每7天测量枝蔓的长度、节间数,之后再重复做所有实验和测量,即Ⅰ-7天(一周期)、Ⅰ-14天(二周期),重复Ⅱ-7天(三周期)、Ⅱ-14天(四周期),重复Ⅲ-7天(五周期)、Ⅲ-14天(六周期)的数据,喷洒时间都为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步骤三:六个周期、重复3次实验后,比较多效唑多效唑250mg/L、500mg/L、1000mg/L,矮壮素400mg/L、800mg/L、1200mg/L,以及对照清水处理后枝蔓的长度、平均节间长的差值,即总平均长度增长、总平均节间增长,从而比较出不同处理对两面针的矮化效果。其中,所述的步骤三中的平均节间长=长度÷节间数,平均节间长差值即平均节间长增长=处理后的平均节间长-处理前的平均节间长,总平均节间长增长=所有“平均节间长差值”的平均值,长度差值即长度增长=处理后的长度-处理前的长度,总平均长度增长:为所有“长度增长”的平均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两面针的矮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各喷洒多效唑1000mg/L或矮壮素800mg/L一次,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连续喷洒7天、再停止喷洒7天,达到矮化两面针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研究首次对药用植物两面针进行矮化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两面针矮化的效果,为今后生长调节剂在两面针矮化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也为更多中药材的矮化研究提供经验,且得到了两面针矮化的最优处理方法即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各喷洒多效唑1000mg/L或矮壮素800mg/L一次,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连续喷洒7天、再停止喷洒7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内容。实施例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多效唑250mg/L、500mg/L、1000mg/L,矮壮素400mg/L、800mg/L、1200mg/L,对照清水,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从第一次喷洒后连续7天每天喷洒、再停止喷洒7天,分为两个周期每7天测量枝蔓的长度、节间数,之后再重复做所有实验和测量,即Ⅰ-7天(一周期)、Ⅰ-14天(二周期),重复Ⅱ-7天(三周期)、Ⅱ-14天(四周期),重复Ⅲ-7天(五周期)、Ⅲ-14天(六周期)的数据,喷洒时间都为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六个周期、重复3次实验后,比较多效唑多效唑250mg/L、500mg/L、1000mg/L,矮壮素400mg/L、800mg/L、1200mg/L,以及对照清水处理后枝蔓的长度、平均节间长的差值,即总平均长度增长、总平均节间增长,从而比较出不同处理对两面针的矮化效果(具体数据件表1、表2)。表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两面针矮化效果的数据统计表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两面针矮化效果的数据增长变化其中,平均节间长=长度÷节间数,平均节间长差值即平均节间长增长=处理后的平均节间长-处理前的平均节间长,总平均节间长增长=所有“平均节间长差值”的平均值,长度差值即长度增长=处理后的长度-处理前的长度,总平均长度增长:为所有“长度增长”的平均值。矮化效果以枝蔓的总长度增长和总节间长增加的负值都最小为最佳,即比对照清水的数值越小,说明矮化效果越好,因此为达到两面针矮化的最佳效果,宜选择总长度增长和总平均节间增长都为最小数值的处理。如表1和表2所示:矮壮素800mg/L是其3个处理中总长度增长和总平均节间增长都是最小的,矮化效果最好;多效唑500mg/L是其3个处理中总长度增长最小的,而多效唑1000mg/L则是总平均节间增长最小的;综合两者数值看,多效唑1000mg/L的-0.45cm比多效唑500mg/L的-0.20cm矮化幅度更大,所以多效唑处理中以1000mg/L的矮化效果更佳。因此,宜使用多效唑1000mg/L和矮壮素800mg/L矮化两面针。两面针矮化的最优处理方法,每天上午8:30、下午18:00各喷洒多效唑1000mg/L或矮壮素800mg/L一次,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连续喷洒7天、再停止喷洒7天,达到矮化两面针的效果。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步骤一:用多效唑,矮壮素,对照清水,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n步骤二:从第一次喷洒后连续7天每天喷洒、再停止喷洒7天,分为两个周期每7天测量枝蔓的长度、节间数,之后再重复做所有实验和测量,即Ⅰ-7天(一周期)、Ⅰ-14天(二周期),重复Ⅱ-7天(三周期)、Ⅱ-14天(四周期),重复Ⅲ-7天(五周期)、Ⅲ-14天(六周期)的数据;/n步骤三:六个周期、重复3次实验后,比较多效唑,矮壮素,以及对照清水处理后枝蔓的长度、平均节间长的差值,即总平均长度增长、总平均节间增长,从而比较出不同处理对两面针的矮化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用多效唑,矮壮素,对照清水,分别均匀喷洒两面针枝蔓的基部、叶片、顶端部位;
步骤二:从第一次喷洒后连续7天每天喷洒、再停止喷洒7天,分为两个周期每7天测量枝蔓的长度、节间数,之后再重复做所有实验和测量,即Ⅰ-7天(一周期)、Ⅰ-14天(二周期),重复Ⅱ-7天(三周期)、Ⅱ-14天(四周期),重复Ⅲ-7天(五周期)、Ⅲ-14天(六周期)的数据;
步骤三:六个周期、重复3次实验后,比较多效唑,矮壮素,以及对照清水处理后枝蔓的长度、平均节间长的差值,即总平均长度增长、总平均节间增长,从而比较出不同处理对两面针的矮化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面针的矮化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多效唑浓度为250mg/L、500mg/L、1000mg/L,矮壮素浓度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夕洋李虹蒋水元梁勇诗甘金佳向巧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