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09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后方的动力耙、施肥装置以及播种机;所述动力耙包括用于传递拖拉机动力的减速箱、设置在所述减速箱输出轴上竖向设置的若干耙刀以及设置在所述耙刀后方的碎土辊;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耙上方的肥箱、竖向设置在所述耙刀前方的若干开沟播种器以及用于连通肥箱和开沟播种器的排肥管;所述播种机设置在所述施肥装置后方,通过两个方梁与所述动力耙可拆卸连接;所属播种机包括镇压辊、设置在所述镇压辊上方的种箱以及排种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深根类农作物收获机,特别涉及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
技术介绍
随着耕整地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其中旋耕机近年来得到了极大推广,在各项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现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机具消耗是耕整地机械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卧式旋耕机在耕整地作业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却有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长期旋耕作业下,旋耕刀对土壤进行挤压,从而形成一层难以突破的犁底层,犁底层会减少作物根系生长空间,降低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采取立式旋耕作业,将大大避免犁底层的出现,而且相比较传统的卧式旋耕,立式旋耕还具有碎土能力强、耕作深度深、实现免耕等优点。当前农业机械化形势下,在进行作业时难免会出现多种农机联合作业的情况,农机大多进行独立作业,所以每当完成一项农艺要求,需要更换另一台农机进行下一步作业,其中难免造成时间与人力的损失;其次,每一轮农机作业,拖拉机都需要对农田土壤进行压实,往复几次容易造成土壤紧实,减少土壤透气性与吸水性。因此,使多种农机联合集成作业十分必要,能够有效增加作业效率,减少机械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施肥作业,一般有撒播、沟播与穴播三种方式,撒播作业肥料用量大,只能将肥料撒在土表,在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对肥料的吸收造成阻碍。传统作业方式中的施肥播种一体作业,也存在肥料播撒不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后方的动力耙、施肥装置以及播种机;所述动力耙包括用于传递拖拉机动力的减速箱、设置在所述减速箱输出轴上竖向设置的若干耙刀以及设置在所述耙刀后方的碎土辊;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耙上方的肥箱、竖向设置在所述耙刀前方的若干开沟播种器以及用于连通肥箱和开沟播种器的排肥管;所述播种机设置在所述施肥装置后方,通过两个方梁与所述动力耙可拆卸连接;所属播种机包括镇压辊、设置在所述镇压辊上方的种箱以及排种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减速箱包括将竖直转动变为水平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输入轴以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带动耙刀进行立式旋耕作业。优选的,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一排肥器,所述排肥器上设置有一小电机,所述小电机通过排肥管将肥箱中的肥料运送至开沟施肥器的下端进行施肥作业。优选的,所述方梁与播种机和动力耙连接位置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装置支撑架;所述连接装置支撑架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在方梁上。优选的,所述两方梁间还设置有一螺纹连接杆,所述螺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播种机和动力耙;通过松紧螺纹来调整螺纹连接杆的长度,进而调整播种机位置。优选的,所述碎土辊与动力耙之间通过销轴连接,用于调整碎土辊工作高度。优选的,所述开沟播种器后方还设置有一镇压辊。优选的,所述镇压辊的轴端连接有链轮,通过链传动给所述排种器提供动力,从而将种子通过一排种管输送至开沟播种器进行播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动力耙采用立式旋耕方式进行深耕,可有效避免传统卧式旋耕带来的犁底层现象,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结构,给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并可增加破茬效果,避免铲草现象的出现。2、本技术施肥整地播种一体化作业,可有效节省由于更换农机带来的时间与人力资源浪费,减少拖拉机与农机进入田间的次数,可避免农机更换过程中产生的水肥散失,保肥保墒,有效保持土壤松软。3、本技术将施肥与整地相结合,并可通过整地作业将肥料均匀搅拌入土壤当中,使肥料可以被充分吸收利用。4、本技术选择沟播式施肥方式可以使肥料渗入土壤而不是覆盖在表面,从而通过耙刀搅拌均匀,有利于被作物根系吸收,相比较撒播,沟播式更能够节省肥料,增加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动力耙与播种机连接部分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螺纹连接杆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动力耙的连接架和刮土板的主体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动力耙齿轮箱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减速箱的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动力耙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碎土辊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整地播种一体机中动力耙与播种机连接部分的主视图。1、肥箱;2、肥箱支撑架;3、开沟施肥器;4、耙刀;5、减速箱;6、连接装置支撑架;7、销轴;8、排肥管;9、碎土辊;10、链轮;11、开沟播种器;12、镇压辊;13、种箱;14、输入轴;15、第一锥齿轮;16、输出轴;17、第二锥齿轮;18、齿轮;19、排种器;20、排种管;21、螺纹连接杆;22、方梁;23、连接头;24、套筒;25、小电机;26、U型螺栓;27、碎土辊横梁;28、刮土铲;29、连接架;30、刮土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10,所述的整地播种一体机工作流程如下,整个整地播种一体机通过动力耙连接架29连接到拖拉机后方,通过拖拉机提供动力和减速箱5减速与变向,带动耙刀4进行立式旋耕作业,肥箱1通过小电机25给予动力,将肥料通过排肥管8输入开沟施肥器3,直接送入土表以下的土壤当中,随着耙刀4工作,均匀搅拌进入田地。动力耙同时连接有碎土辊9,具有平地碎土的功效,并且可以调整动力耙作业深度,进行碎土平地作业后,能使播种机在平整土地上播种,避免由于土表凹凸不平而造成的播种深度不一,从而导致作物生长情况存在差异。动力耙后方连接播种机,在耕整地作业后立刻进行播种作业,避免更换农机过程中造成的人力与时间浪费以及土壤中的水肥流失。播种机镇压辊12轴端连接有链轮10,通过链传动给播种机的排种器19提供动力,从而将种子通过排种管20进入开沟播种器11进行播种,最后实现施肥整地播种一体化作业。由图5与图6可见,动力输入后,通过减速箱5内的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7传动并变换转动方向,传递至动力耙齿轮箱内的多个齿轮18,所述的动力耙共有九个耙刀4,每一个耙刀4与一个齿轮18对应连接,通过齿轮18传动获得动力,由于是齿轮18传动,因此相邻耙刀4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因此不会出现耙刀4干涉现象,而且不会出现漏耕。由图1所见,动力耙包括旋耕部分与碎土部分,碎土辊9与动力耙通过销轴7连接,销轴7固定碎土辊9,通过调整销轴7的固定位置来调整碎土辊9的高度,从而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拖拉机后方的动力耙、施肥装置以及播种机;所述动力耙包括用于传递拖拉机动力的减速箱(5)、设置在所述减速箱(5)输出轴(16)上竖向设置的若干耙刀(4)以及设置在所述耙刀(4)后方的碎土辊(9);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耙上方的肥箱(1)、竖向设置在所述耙刀(4)前方的若干开沟播种器(11)以及用于连通肥箱(1)和开沟播种器(11)的排肥管(8);所述播种机设置在所述施肥装置后方,通过两个方梁(22)与所述动力耙可拆卸连接;所属播种机包括镇压辊(12)、设置在所述镇压辊(12)上方的种箱(13)以及排种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地播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拖拉机后方的动力耙、施肥装置以及播种机;所述动力耙包括用于传递拖拉机动力的减速箱(5)、设置在所述减速箱(5)输出轴(16)上竖向设置的若干耙刀(4)以及设置在所述耙刀(4)后方的碎土辊(9);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耙上方的肥箱(1)、竖向设置在所述耙刀(4)前方的若干开沟播种器(11)以及用于连通肥箱(1)和开沟播种器(11)的排肥管(8);所述播种机设置在所述施肥装置后方,通过两个方梁(22)与所述动力耙可拆卸连接;所属播种机包括镇压辊(12)、设置在所述镇压辊(12)上方的种箱(13)以及排种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播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5)包括将竖直转动变为水平转动的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7)、输入轴(14)以及输出轴(16);所述输出轴(16)通过齿轮(18)带动耙刀(4)进行立式旋耕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播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一排肥器,所述排肥器上设置有一小电机(25),所述小电机(25)通过排肥管(8)将肥箱(1)中的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阳杨发展杨云鹏牟家宏李维华荐世春史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