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流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00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柜体内的元器件,所述柜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连接处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元器件,所述上腔室设有出风口,所述下腔室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流器柜结构紧凑,散热性能良好,在柜体内部设置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风机组件,抽取下腔室中元器件的热量的同时吹走上腔室中的元器件的热量,使得变流器柜的结构紧凑,节省了散热风道的空间,提高了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可应用到大功率UPS、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变频器、风电变流器等塔式变流器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流器柜
本技术涉及变流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柜。
技术介绍
随着变流器设备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变流器柜的散热性能的优化成为一大技术难题,并且变流器柜的发展趋于紧凑化,在现有技术中,变流器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普遍都有独立的散热风机,相应地,变流器柜内部也需设置多个独立的散热风道,使得变流器柜整体体积偏大,同时也影响了变流器柜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变流器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柜体内的元器件,所述柜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连接处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元器件,所述上腔室设有出风口,所述下腔室设有进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变流器柜结构紧凑,散热性能良好,在柜体内部设置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风机组件,抽取下腔室中元器件的热量的同时吹走上腔室中的元器件的热量,使得变流器柜的结构紧凑,节省了散热风道的空间,提高了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可应用到大功率UPS、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变频器、风电变流器等塔式变流器中,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变流器柜的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变流器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变流器柜的简化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柜体;101、出风口;102、进风口;2、上腔室;201、功率模组;202、导风板;3、下腔室;301、磁性器件;302、隔板;304、空气流道;305、第二离心风机;4、风机组件;401、第一离心风机;402、支架;403、通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用于安装元器件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置风机组件,以实现一个风机组件对于多个元器件的散热,减少了风机数量,增强了结构的紧凑性。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柜体1内的元器件,所述柜体1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2和下腔室3,所述上腔室2与所述下腔室3连接处设有风机组件4,所述风机组件4连通所述上腔室2和所述下腔室3,所述上腔室2与所述下腔室3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元器件,所述上腔室2设有出风口101,所述下腔室3设有进风口102,以在所述柜体1内形成一竖直风道,所述进风口10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元器件包括功率模组201和磁性器件301,所述功率模组201位于所述上腔室2内,所述磁性器件301位于所述下腔室3内。可以理解的,所述上腔室2与下腔室3便于元器件的安装,连通所述上腔室2和下腔室3的风机组件4将所述下腔室3内元器件的热量抽出,同时将所述上腔室2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吹走,使得一个风机组件4能够兼顾多个元器件的散热,增强了变流器柜结构的紧凑性,并且节省了风机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所述功率模组201重量较轻,磁性器件301重量相对较重,将所述磁性器件301安装于下腔室3利于变流器柜的整体的稳定性。请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模组20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功率模组201还包括导风板201,相邻两个功率模组201通过所述导风板201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内设有用于功率模组201散热的散热器,具体的,三个所述功率模组201构成三相功率模组,一相为一个功率模组201,分别为A/B/C三相,经理论数值计算及热仿真,现有传统大功率变流器的系统散热布局,通常有两个独立的元器件安装腔室,两个腔室各自具有独立的散热风机和散热通道;为方便对比,申请人依照现有技术规格制造了一个样品用作对比实验,本实施例中的变流器柜的关键器件温升数值与现有技术关键器件温升数值如下表一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变流器柜关键器件温升符合规格及降额要求,并且一个离心风机可兼顾局部散热与系统散热、风道相对简单、节省内部布局空间;所述导风板201便于将风机组件4吹出的风量合理得分配到各个散热通道内,利于功率模组201的散热,所述散热风道利于所述功率模组201的散热,便于将风机组件4从下腔室3抽取出来的热量散发出去。表一本实施例变流器柜与现有技术关键器件温升数值对照表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4包括第一离心风机401和支架402,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通过所述支架402与所述柜体1连接,所述支架402上还设有通风管道403,所述通风管道403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进风端连接,所述柜体1的进风口102与出风口101处设有防尘结构,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能够为柜体1内部提供充足的散热风量,所述支架402便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的安装,确保了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更加稳定的安装在所述柜体1内部,所述通风管道403利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401更好地抽取下腔室3中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所述防尘结构能够防止柜体1外部的空气携带灰尘吸入变流器柜内部,确保了变流器柜内部的元器件以及风机组件4性能表现的稳定性。请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进风口102,所述下腔室3内还设有隔板302,所述隔板302将所述下腔室3分隔为空气流道304及所述元器件的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分别连通所述风机组件4和一个所述进风口102,所述空气流道304分别连通所述风机组件4和另一个所述进风口102,所述空气流道304内还设有第二离心风机305,可以理解的,所述隔板302利于所述风机组件4更好地抽取下腔室3的风量,起到导流的作用,并且所述空气流道304利于下腔室3补充冷风,以便于冷却风机组件4从所述安装腔室抽取的热量,所述第二离心风机305便于下腔室3更好地补充冷空气,保证了风机组件4能够抽取到足够地冷空气;另外,空气流道304内空气流速比安装腔室3内空气流速快,在风机组件4处能够形成文丘里效应,利于加快安装腔室3内的空气抽取速度,从而提高变流器柜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变流器柜的工作原理为:在第一离心风机401启动后,下腔室3内部产生冷空气负压,冷风经安装腔口处的进风口102进入下腔室3内部对磁性器件301散热并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同时,第二离心风机305启动,冷风经空气流道304处的进风口102进入下腔室3内部对抽向第一离心风机401的冷风进行补充,并在通风管道403处对第一离心风机401从安装腔室抽取过来的热量进行冷却,在第一离心风机401的作用下冷风传送至功率模组201,导风板201将第一离心风机401传输过来的冷风平均分配到三相功率模组的各个散热通道内以对功率模组201进行散热,再经出风口101将热量排除柜体1。可以看出,位于上腔室2与下腔室3之间的第一离心风机401,既抽取下腔室内的磁性器件301的热量,同时带走功率模组201的热量,兼顾了磁性器件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柜体内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连接处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元器件,所述上腔室设有出风口,所述下腔室设有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柜体内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连接处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元器件,所述上腔室设有出风口,所述下腔室设有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功率模组和磁性器件,所述功率模组位于所述上腔室内,所述磁性器件位于所述下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组还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功率模组还包括导风板,相邻两个功率模组通过所述导风板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超王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睿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