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95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包括气箱前壳、气前壳加强板、拉杆装置、气箱后壳、气箱底壳和气箱盖壳,所述气箱前壳和所述气箱后壳上侧设置有所述气箱盖壳,下侧设置有所述气箱底壳、所述气箱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加强结构将气箱前壳与后壳之间进行连接,当气箱内部受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对前壳和后壳进行有效的力的传递,前后壳的受力方向通过加强结构从一般的单向受力转变为前壳朝向后壳的受力方式,通过此种措施可以抵消前壳部分受力从而减轻或消除前壳变形。避免装于前壳上的相关机构或元器件发生移位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避免或降低因故障给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危害,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环网开关柜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设备的气箱常常在受到充气压力时或内部压力过大时气箱前壳、侧壳及后壳均变形较大。由于气体环网开关柜的相关操作机构一般均安装在气箱前壳上及相关元器件装于气箱前壳后部,前壳的变形会导致机构也随之移位,因此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机构操作孔与柜整面板孔不对正导致无法操作、机构联锁受力不均衡导致联锁功能缺失等、气箱内部相关元器件动作时发生故障如负荷开关分合不到位拒分拒合等。以上问题的发生会引起相关事故,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给生命和财产带来一定危害,此设备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箱前壳(101)、气前壳加强板(102)、拉杆装置(103)、气箱后壳(104)、气箱底壳(105)和气箱盖壳(106),所述气箱前壳(101)和所述气箱后壳(104)上侧设置有所述气箱盖壳(106),下侧设置有所述气箱底壳(105)、所述气箱盖壳(106)上,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所述拉杆装置(103)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和气箱后壳(104)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气箱前壳(101)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一侧,所述气箱后壳(104)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另一侧,所述气箱前壳(101)、气箱底壳(105)、气箱后壳(104)和气箱盖壳(106)组装成气箱箱体。进一步的;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内侧,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为所述拉杆装置(103)的固定支座。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装置(103)包括拉杆(201)和拉杆座(202),所述拉杆(201)设置于所述拉杆座(202)左侧,所述拉杆(201)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上,所述拉杆座(202)设置于所述气箱后壳(104)上。进一步的;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可设置为“U”型成型结构或方钢结构,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固设位置和数量与具体共箱方案要求相配。进一步的;所述拉杆(201)可设置为圆形钢、方钢或钣金加工件,所述拉杆座(202)可设置为圆形或方形。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装置(103)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气箱后壳(104)上可设置安装孔与所述拉杆座(202)配合装配。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的加强结构将气箱前壳与后壳之间进行连接,当气箱内部受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对前壳和后壳进行有效的力的传递,前后壳的受力方向通过加强结构从一般的单向受力转变为前壳朝向后壳的受力方式,通过此种措施可以抵消前壳部分受力从而减轻或消除前壳变形。避免装于前壳上的相关机构或元器件发生移位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避免或降低因故障给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危害,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拉杆装置示意图。图中标识:气箱前壳101、前壳加强板102、拉杆装置103、气箱后壳104、气箱底壳105、气箱盖壳106、拉杆201、拉杆座2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2所示,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包括气箱前壳101、气前壳加强板102、拉杆装置103、气箱后壳104、气箱底壳105和气箱盖壳106,所述气箱前壳101和所述气箱后壳104上侧设置有所述气箱盖壳106,下侧设置有所述气箱底壳105、所述气箱盖壳106上,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所述拉杆装置103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和气箱后壳104之间。所述气箱前壳101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左侧,所述气箱后壳104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右侧,所述气箱前壳101、气箱底壳105、气箱后壳104和气箱盖壳106组装成气箱箱体。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右侧,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可设置为“U”型成型结构,可通过焊接或螺纹紧固方式固设于所述气箱前壳101上,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增强所述气箱前壳101的抗弯强度,如此当气箱内部受到压力过大,会降低所述气箱前壳101受到挤压时表面的变形程度,同时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作为所述拉杆装置103的固定支座,使所述拉杆装置103的安装处于气箱内侧,保持气箱整体的整洁和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装置103设置为两组,所述拉杆装置103包括拉杆201和拉杆座202,所述拉杆201设置为圆形钢结构,所述拉杆座202设置为圆形,所述拉杆201设置于所述拉杆座202左侧,所述拉杆201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上,所述气箱后壳104上可设置安装孔与所述拉杆座202配合装配,所述拉杆装置103将气箱前壳与后壳之间进行连接,当气箱内部受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力的传递,降低变形程度,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综上所示,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安装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气箱前壳101、气箱后壳104104焊接或装于所述气箱底壳105上,所述前壳加强板102焊接或装于所述气箱前壳101上,待气箱封焊前将所述拉杆装置103紧固于所述前壳加强板102上,所述拉杆装置103先线下装配好后再紧固于所述前壳加强板102上,所述拉杆装置103全部安装后与所述气箱后壳104紧固,之后所述气箱盖壳106安装即可。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01可设置为方钢、钣金加工件,所述拉杆座202可设置为方形或其它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装置103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箱前壳(101)、气前壳加强板(102)、拉杆装置(103)、气箱后壳(104)、气箱底壳(105)和气箱盖壳(106),所述气箱前壳(101)和所述气箱后壳(104)上侧设置有所述气箱盖壳(106),下侧设置有所述气箱底壳(105)、所述气箱盖壳(106)上,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所述拉杆装置(103)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和气箱后壳(10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箱前壳(101)、气前壳加强板(102)、拉杆装置(103)、气箱后壳(104)、气箱底壳(105)和气箱盖壳(106),所述气箱前壳(101)和所述气箱后壳(104)上侧设置有所述气箱盖壳(106),下侧设置有所述气箱底壳(105)、所述气箱盖壳(106)上,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所述拉杆装置(103)设置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和气箱后壳(10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箱前壳(101)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一侧,所述气箱后壳(104)设置于所述气箱底壳(105)另一侧,所述气箱前壳(101)、气箱底壳(105)、气箱后壳(104)和气箱盖壳(106)组装成气箱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环网开关柜气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于所述气箱前壳(101)内侧,所述气前壳加强板(102)设置为所述拉杆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钱江奇刘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默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