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室结构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75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室结构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属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密封盖及盆式绝缘子;一侧开口外周设有与密封盖连接的第一法兰,密封盖内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包括第一密封部及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呈夹角设置,第一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第二密封部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槽槽底抵接,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一端与第一密封槽固接的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另一端与第一密封部外侧抵接,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为弹性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室结构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有多道密封接触节点,有效保证密封结构有效性,延长密封结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室结构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室结构及包含该气室结构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是至少有一部分采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在GIS设备中,一些部件设置有气室,用于充放SF6绝缘气体,气室的密封性会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由于气室的外壳和密封盖之间使用法兰结构连接,并采用常规的密封环设置在两者的接触位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环容易老化,进而使局部接触位置(与外壳或密封盖的接触位置)出现微小缝隙,使密封环的密封作用局部失效,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室结构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壳和密封盖的密封结构容易失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室结构,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一侧开口的密封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另一侧开口的盆式绝缘子;一侧所述开口外周设有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第一法兰,所述密封盖内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接的第一密封部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固接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槽底抵接,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固接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外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均为弹性构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法兰固接的第一连接体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一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体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体呈夹角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连接处设有压紧簧圈。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朝向所述密封盖开口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靠近外壳形成的腔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卡接配合的第一连接环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的轴向截面为矩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底抵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槽为圆形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槽底固接的第二连接体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第二密封体,所述第二密封体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底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侧抵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体的另一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有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卡接配合的第二连接环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开口处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盆式绝缘子包括导通部、设于所述导通部外周的绝缘子体及设于所述绝缘子体外周的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绝缘子体的外表面设有网格状分布的加强凸筋。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绝缘子体朝向所述第二法兰的一侧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密封槽对应的第四密封槽,所述第四密封槽内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密封环抵接的第四密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三密封环径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密封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凸起之间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四密封环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四密封环径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密封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凸起之间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一密封凸起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中,所述第二密封凸起过盈插接于第一插槽中。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凸起和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的顶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面为弧形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密封盖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第三法兰的连接处还包覆有密封膜组件,所述密封膜组件包括条状的密封膜、设于所述密封膜两侧长边处的密封条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密封膜两端的粘扣件,所述密封条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密封膜的两端,所述密封条用于粘接于所述密封膜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室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气室结构在第一法兰和密封盖的接触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密封圈,其中第一密封圈具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与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密封,第二密封部与第一密封槽的槽底抵接密封,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部抵接密封,整个密封结构有多道密封接触节点,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即使其中有部分接触节点位置出现老化、变形等问题,其他密封节点也依然能保持密封状态,多道节点同时出现密封失效的概率极低,能有效保证密封结构的有效性,延长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包括上述的气室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密封性更好的气室结构,提高了设备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设备因气室气体泄漏导致事故的风险,降低了检修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盆式绝缘子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气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采用的密封膜组件的展开图。图中:1、外壳;2、密封盖;3、盆式绝缘子;301-导通部;302-绝缘子体;303-第三法兰;304-加强凸筋;4、第一法兰;5、第一密封槽;6、第一密封环;601-第一密封部;6011-第一连接体;6012-第一密封体;602-第二密封部;7、第二密封环;701-第二连接体;702-第二密封体;8、压紧簧圈;9、第二密封槽;10、第一连接凸起;11、第一连接环槽;12、限位槽;13、第二连接凸起;14、第二连接环槽;15、第二法兰;16-第三密封槽;17-第三密封环;18-第四密封槽;19-第四密封环;20-第一密封凸起;21-第二密封凸起;22、密封膜;23、密封条;24、粘扣件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一侧开口的密封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另一侧开口的盆式绝缘子;一侧所述开口外周设有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第一法兰,所述密封盖内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接的第一密封部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固接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槽底抵接,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固接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外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均为弹性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一侧开口的密封盖及设于所述外壳另一侧开口的盆式绝缘子;一侧所述开口外周设有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第一法兰,所述密封盖内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接的第一密封部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固接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槽底抵接,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固接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外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均为弹性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法兰固接的第一连接体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一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槽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体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体呈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连接处设有压紧簧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朝向所述密封盖开口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靠近外壳形成的腔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卡接配合的第一连接环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的轴向截面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底抵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为圆形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槽底固接的第二连接体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第二密封体,所述第二密封体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底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冰崔泽坤韩明朝马文斌王正平亚志博李国翊宫殿楼张明熊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