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80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包括接口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接口电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J2,连接器J2为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包括:芯片U1及连接器J1;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包括:芯片U5及连接器J4;开发板还包括:与接口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选通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开发板还包括用于切换或连通电路的跳线帽。本申请的电路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对产品规格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电路及芯片,进一步地用户的成本可控,不受指定处理器的限制,提高开发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都会用到开发板,如图像导航设备、监控设备、摄像设备等都需要使用到电路板,但传统的开发板只支持同一类型单片机或ARM处理器,而且板载资源固定不变。这种实验开发板存在者明显的缺点;即,只能使用指定的处理器,开发板无法升级,并且开发板资源固定,扩展性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进行二次开发;再者,由于处理器及资源固定,适用范围较小,只能用于简单的实验开发,实用性较差,且仅局限于对板上硬件的控制,把重点放在了硬件上,缺少数字信号处理、上位机通信、图像处理、文件系统等软件方向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该开发板可以根据对产品规格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电路及芯片,使用户的成本可控,不受指定处理器的限制,提高开发板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包括接口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接口电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J2,连接器J2为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1及用于将芯片U1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1;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5及用于将芯片U5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4;开发板还包括:与接口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选通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开发板还包括:用于切换或连通电路的跳线帽。进一步地,连接器J2的引脚13通过跳线帽JP2连接芯片U1的引脚20;连接器J2的引脚14通过跳线帽JP1连接芯片U1的引脚19;连接器J2的引脚16通过跳线帽JP3连接芯片U1的引脚21;连接器J2的引脚17通过跳线帽JP4连接芯片U1的引脚22;连接器J2的引脚18通过跳线帽JP5连接芯片U1的引脚23;连接器J2的引脚19通过跳线帽JP6连接芯片U1的引脚24;连接器J2的引脚20通过跳线帽JP7连接芯片U1的引脚26;连接器J2的引脚21通过跳线帽JP9连接芯片U1的引脚27;连接器J2的引脚22通过跳线帽JP10连接芯片U1的引脚29;连接器J2的引脚23通过跳线帽JP11接所芯片U1的引脚30;连接器J2的引脚24通过跳线帽JP12连接芯片U1的引脚31;连接器J2的引脚25通过跳线帽JP13连接芯片U1的引脚32;连接器J2的引脚29通过跳线帽JP17连接芯片U1的引脚1;连接器J2的引脚35通过跳线帽JP18连接芯片U1的引脚2;连接器J2的引脚36通过跳线帽JP20连接电阻R8,电阻R8连接芯片U1的引脚3;连接器J2的引脚34通过跳线帽JP31-1或JP32-1连接芯片U1的引脚15;连接器J2的引脚32通过跳线帽JP30-1连接芯片U1的引脚16;连接器J2的引脚44通过跳线帽JP27-1连接芯片U1的引脚17。进一步地,芯片U1的引脚13连接连接器J1的接口1。进一步地,连接器J2的引脚1通过JP37连接芯片U5的引脚1;连接器J2的引脚2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31;连接器J2的引脚3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2;连接器J2的引脚4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32;连接器J2的引脚6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29;连接器J2的引脚8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30;连接器J2的引脚31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27;连接器J2的引脚32通过JP30-3连芯片U5的引脚18;连接器J2的引脚34通过跳线帽JP31-3连接芯片U5的引脚17;连接器J2的引脚49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3;连接器J2的引脚50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6;连接器J2的引脚51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4;连接器J2的引脚52通过JP32-3连接芯片U5的引脚5。进一步地,芯片U5的引脚14连接连接器J4的接口1。进一步地,连接器J2的引脚39和引脚41通过跳选冒JP55或JP28连接第一电源电路。进一步地,第一电源电路还包括连接器J3及芯片U3,连接器J3为外部DC12V输入,连接器J3连接芯片U3的引脚2;第一电源电路通过跳线帽选通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第一电源电路选通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为二选一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第三电源电路的接口LVDS1通过跳线帽JP29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电感L3。进一步地,第三电源电路的接口LVDS2通过跳线帽JP26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电感L11。进一步地,开发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第四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第四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为各电路提供电源;接口电路连接第三电源电路、第四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及第六电源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第二信号输出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连接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四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四电源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五电源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六电源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及第七电源电路;第七电源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器J2接口输入信号或数据,当连接器J2选通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时,输入信号或数据经过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芯片U1处理,并在处理后经连接器J1输出信号或数据;当连接器J2选通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时,输入信号或数据经过第二信号输出电路U5芯片处理,并在处理后经连接器J4输出信号或数据;通过这种电路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对产品规格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电路及芯片,进一步地使用户的成本可控,不受指定处理器的限制,便于用于二次或三次开发,提高开发板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接口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第一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第二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的第三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可切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第二信号输出电路;/n所述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J2,所述连接器J2为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n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所述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1及用于将所述芯片U1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1;/n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所述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5及用于将所述芯片U5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4;/n所述开发板还包括: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选通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n所述开发板还包括:用于切换或连通电路的跳线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第二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J2,所述连接器J2为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所述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1及用于将所述芯片U1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1;
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处理所述连接器J2输出的信号的芯片U5及用于将所述芯片U5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输出的连接器J4;
所述开发板还包括: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选通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电路或第二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开发板还包括:用于切换或连通电路的跳线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3通过所述跳线帽JP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0;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4通过所述跳线帽JP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9;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6通过所述跳线帽JP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1;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7通过所述跳线帽JP4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2;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8通过所述跳线帽JP5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3;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9通过所述跳线帽JP6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4;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0通过所述跳线帽JP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6;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1通过所述跳线帽JP9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7;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2通过所述跳线帽JP10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9;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3通过所述跳线帽JP11接所所述芯片U1的引脚30;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4通过所述跳线帽JP12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1;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5通过所述跳线帽JP1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2;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9通过所述跳线帽JP17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35通过所述跳线帽JP1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2;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36通过所述跳线帽JP20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3;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34通过所述跳线帽JP31-1或JP32-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5;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32通过所述跳线帽JP30-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6;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44通过所述跳线帽JP27-1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引脚13连接所述连接器J1的接口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电路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1通过JP37连接所述芯片U5的引脚1;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2通过JP32-3连接所述芯片U5的引脚31;
所述连接器J2的引脚3通过JP32-3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钟秀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视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