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47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且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第二支撑辊位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之间,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三支撑辊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烘干灯,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之间固定有加热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两侧的布料呈多段倾斜状进行移动,在相邻两个倾斜段之间设置有加热灯,在两个第三支撑辊之间的水平段设置有烘干灯,通过倾斜段的设置使烘干灯和加热灯对布料的加热范围增加,而提高对布料的烘干速率,且降低烘干箱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纺织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清洗或染色后的布料进行烘干作业。现有技术在纺织过冲对布料的烘干作业,是利用驱动辊输送布料,使布料水平呈水平方向经过烘干箱,并利用烘干箱的烘干灯加热对布料进行烘干作业,其每个烘干灯对应一定范围内布料的烘干作业,但是实际的烘干速率慢,需要设置长距离的烘干箱而使得设备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且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第二支撑辊位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之间,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三支撑辊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烘干灯,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之间固定有加热灯。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且盖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槽。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两侧外壁的底部均固定有向烘干灯方向倾斜向上的进风管,且盖板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排风管,进风管和排风管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有循环风机。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之间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扭簧固定有振动片。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两端内壁靠近进料槽的一侧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导流座,且导流座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导流座的一端底部固定有排液管。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外壁固定有与排风管连通的中转箱,且中转箱的顶部与进风管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有循环风机,中转箱的两端内壁之间固定有三个滤网板,三个滤网板之间构成有两个填充腔,位于顶部的填充腔中间位置填充有干燥剂,位于底部的填充腔两侧位置均填充有活性炭。优选的,所述滤网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成相适配的波纹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装置在烘干箱内的两侧均设置有间隔交叉放置的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布料经过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两侧的布料呈多段倾斜状进行移动,在相邻两个倾斜段之间设置有加热灯,在两个第三支撑辊之间的水平段设置有烘干灯,通过倾斜段的设置使烘干灯和加热灯对布料的加热范围增加,而提高对布料的烘干速率,且降低烘干箱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2、装置在烘干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向上倾斜的进风管,进风管与烘干箱顶部的排风管之间连接有循环风机,以加快烘干箱内部的空气流动,并在两个第三支撑辊之间的底部两侧固定有振动片与布料接触,可增加水平段布料的抖动效果,增强对布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速率。3、进一步的,装置排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连接有中转箱,利用中转箱内的干燥剂和活性炭对循环流通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吸附处理,避免烘干箱内湿度过大而影响烘干速率,且通过吸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且将填充干燥剂和活性炭的滤网板设置成波纹状结构,并将干燥剂和活性炭间隔填充,可提高空气的循环流通效果,避免造成堵塞,以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干箱、2第一支撑辊、3第二支撑辊、4第三支撑辊、5盖板、6烘干灯、7加热灯、8进风管、9排风管、10导流座、11振动片、12中转箱、13滤网板、14干燥剂、15活性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且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3,第二支撑辊3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三支撑辊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烘干灯6,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固定有加热灯7。本技术中,烘干箱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5,且盖板5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槽,烘干箱1两侧外壁的底部均固定有向烘干灯6方向倾斜向上的进风管8,且盖板5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排风管9,进风管8和排风管9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有循环风机;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扭簧固定有振动片11,烘干箱1两端内壁靠近进料槽的一侧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导流座10,且导流座10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导流座10的一端底部固定有排液管。工作原理: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使布料经过第一支撑辊2、第二支撑辊3和第三支撑辊4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两侧的布料呈多段倾斜状进行移动,在相邻两个倾斜段之间设置有加热灯7,在两个第三支撑辊4之间的水平段设置有烘干灯6,通过倾斜段的设置使烘干灯6和加热灯7对布料的加热范围增加,而提高对布料的烘干速率,且降低烘干箱1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装置在进风管8与烘干箱1顶部的排风管9之间连接有循环风机,以加快烘干箱1内部的空气流动,并在两个第三支撑辊4之间的底部两侧固定有振动片11与布料接触,可增加水平段布料的抖动效果,增强对布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速率。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烘干箱1的顶部外壁固定有与排风管9连通的中转箱12,且中转箱12的顶部与进风管8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有循环风机,中转箱12的两端内壁之间固定有三个滤网板13,三个滤网板13之间构成有两个填充腔,位于顶部的填充腔中间位置填充有干燥剂14,位于底部的填充腔两侧位置均填充有活性炭15,滤网板13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成相适配的波纹状结构。工作原理:利用中转箱12内的干燥剂14和活性炭15对循环流通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吸附处理,避免烘干箱1内湿度过大而影响烘干速率,且通过吸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且将填充干燥剂14和活性炭15的滤网板13设置成波纹状结构,并将干燥剂14和活性炭15间隔填充,可提高空气的循环流通效果,避免造成堵塞,以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且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3),第二支撑辊(3)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三支撑辊(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烘干灯(6),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固定有加热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且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辊(3),第二支撑辊(3)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三支撑辊(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烘干灯(6),所述烘干箱(1)两端内壁之间位于第一支撑辊(2)和第三支撑辊(4)之间固定有加热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5),且盖板(5)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两侧外壁的底部均固定有向烘干灯(6)方向倾斜向上的进风管(8),且盖板(5)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排风管(9),进风管(8)和排风管(9)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有循环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尤溪县鸿纬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