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17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裂管汇橇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总成和压裂桥臂,所述底座总成的顶面安装有高压环形管汇,所述高压环形管汇包括接头直管组件,所述接头直管组件的末端连接有旋塞阀,所述压裂桥臂包括弯头直管组件,所述弯头直管组件的首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所述第一活动弯头与旋塞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压裂管汇橇在与压裂车连接时,压裂桥臂可以更加轻易的与压裂车连接,从而可以降低连接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时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度,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
技术介绍
压裂管汇是用于汇集、输送由固井泵、压裂泵排出的固井液、压裂液以及地层返回的高压流体的专用设备,其主要用于油气田压裂、固井、地面测试等施工作业。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压裂管汇橇需要多名操作人员靠人力搬运、组装管阀件才能实现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之间的连接。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在压裂车和高压管汇之间交叉作业,手部和腿部极易受到伤害,由于场地、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常规压裂管汇橇的现场连接往往不规范,这就使得常规压裂管汇橇在安装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劳动强度更小、作业效率更高,安全风险更低的压裂管汇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裂管汇橇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活动弯头与旋塞阀连接,这样压裂桥臂可以连接在高压环形管汇上,且压裂桥臂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自由度,当压裂管汇橇在与压裂车连接时,压裂桥臂可以更加轻易的与压裂车连接,从而可以降低连接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时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度,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包括底座总成和压裂桥臂,所述底座总成的顶面安装有高压环形管汇,所述高压环形管汇包括接头直管组件,所述接头直管组件的末端连接有旋塞阀,所述压裂桥臂包括弯头直管组件,所述弯头直管组件的首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所述第一活动弯头与旋塞阀连接。工作原理:接头直管组件与其他高压管汇管阀件连接,通常一直要接到井口,第一活动弯头与旋塞阀连接,当需要将压裂桥臂与压裂车连接时,由于压裂桥臂连接在高压环形管汇上,压裂桥臂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自由度,操作工人用更小的力气就可以将压裂桥臂连接在压裂车上,不需要多名操作人员靠人力搬运、组装管阀件才能实现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降低连接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时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度,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接头直管组件包括立体五通和第一十字四通,所述立体五通和第一十字四通相对面间连接有短直管,所述立体五通和第一十字四通间还连接有长直管,所述长直管上安装有多个T型三通,所述旋塞阀安装在T型三通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立体五通、第一十字四通和T型三通均通过减震垫安装在底座总成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T型三通和旋塞阀的数量均为6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弯头直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十字四通、第一直管、第二活动弯头、管汇活动臂和第三活动弯头,所述第二十字四通与第一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管汇活动臂上通过支架安装有平衡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平衡液压缸,所述底座总成的顶面还安装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平衡液压缸间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液压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软管和液压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第一活动弯头与旋塞阀连接,这样压裂桥臂可以连接在高压环形管汇上,且压裂桥臂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自由度,当压裂管汇橇在与压裂车连接时,压裂桥臂可以更加轻易的与压裂车连接,从而可以降低连接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时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度,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立体五通和第一十字四通上的其他接口与其它高压管汇管阀件连接,再通过短直管和长直管将立体五通和第一十字四通连接成环形闭合状,用T型三通将长直管与旋塞阀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对高压压裂液汇集和分流的作用。(3)本技术中立体五通、第一十字四通和T型三通均通过减震垫安装在底座总成上,减震垫可以减少高压环形管汇的震动,同时可以降水高压环形管汇中零部件的损坏,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4)本技术中T型三通和旋塞阀的数量均为6个,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更对的T型三通和旋塞阀,这样可以连接更多的压裂桥臂,从而可以根据压裂需求,多个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可实现快速串联组合,满足大排量、高压力的压裂施工作业要求。(5)本技术中通过调节压裂桥臂的伸展范围和旋转角度,可实现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之间的快速连接。(6)本技术中蓄能器提供的动力作用在平衡液压缸上进而平衡压裂桥臂自身的重力,使得压裂桥臂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随时处于悬停状态,进而极大减小操作者连接管阀件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连接时的俯视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连接时的正面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连接时的侧面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未连接时的俯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未连接时的正面结构简图;图6为本技术高压环形管汇与压裂桥臂未连接时的侧面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压裂桥臂的立体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底座总成,2立体五通,3短直管,4第一十字四通,5长直管,6旋塞阀,7压裂桥臂,71第一活动弯头,72第二十字四通,73第一直管,74液压缸,75第二活动弯头,76支架,77管汇活动臂,78第三活动弯头,8蓄能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包括底座总成1和压裂桥臂7,底座总成1的顶面安装有高压环形管汇,高压环形管汇包括接头直管组件,接头直管组件的末端连接有旋塞阀6,压裂桥臂7包括弯头直管组件,弯头直管组件的首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71,第一活动弯头71与旋塞阀6连接。工作原理:接头直管组件与其他高压管汇管阀件连接,通常一直要接到井口,第一活动弯头71与旋塞阀6连接,当需要将压裂桥臂7与压裂车连接时,由于压裂桥臂7连接在高压环形管汇上,压裂桥臂7在空间上具有多个自由度,操作工人用更小的力气就可以将压裂桥臂7连接在压裂车上,不需要多名操作人员靠人力搬运、组装管阀件才能实现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降低连接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时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度,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实施例2:如图1-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接头直管组件的一种优选结构。即接头直管组件包括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相对面间连接有短直管3,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间还连接有长直管5,长直管5上安装有多个T型三通9,旋塞阀6安装在T型三通9上。高压压裂液从压裂车出来依次通过压裂桥臂7、旋塞阀6、T型三通9、支管、立体五通2和十字四通、其它高压管汇管阀件,再一直连接到井口。优选的,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上的其他接口与其它高压管汇管阀件连接,再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包括底座总成(1)和压裂桥臂(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1)的顶面安装有高压环形管汇,所述高压环形管汇包括接头直管组件,所述接头直管组件的末端连接有旋塞阀(6),所述压裂桥臂(7)包括弯头直管组件,所述弯头直管组件的首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71),所述第一活动弯头(71)与旋塞阀(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包括底座总成(1)和压裂桥臂(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1)的顶面安装有高压环形管汇,所述高压环形管汇包括接头直管组件,所述接头直管组件的末端连接有旋塞阀(6),所述压裂桥臂(7)包括弯头直管组件,所述弯头直管组件的首端连接有第一活动弯头(71),所述第一活动弯头(71)与旋塞阀(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直管组件包括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所述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相对面间连接有短直管(3),所述立体五通(2)和第一十字四通(4)间还连接有长直管(5),所述长直管(5)上安装有多个T型三通(9),所述旋塞阀(6)安装在T型三通(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五通(2)、第一十字四通(4)和T型三通(9)均通过减震垫(10)安装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川林勇刘鸣曾乔唐秋林李友兴崔佳凯杜文波郑泳李伟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宝石机械钻采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