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99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包括底座、连接杆、减震板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底座和减震板之间,所述连接杆连接底座和减震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沿底座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插板,所述减震板插板沿减震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以表面相互接触的形式配合。通过整体结构水平截面逐级递减的结构,使得力的传递效果逐层减弱,底座插板与减震板插板在缓冲层滑槽内通过相互接触的形式实现对力的抵消于传递,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缩减了检修与保养的耗材,整体结构稳定,有减缓冲撞力的作用,即使反冲力有所减弱对船只停靠时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
本技术涉及港口防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
技术介绍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路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港口运输业发展迅猛,由于港口来往船只停靠惯性的原因,人们对采用防撞的废旧轮胎起到防撞的作用,但船舶的停靠由于惯性力大往往会对港口及船舶造成损害,仅采用废旧轮胎不能起到船舶停靠时的防撞效果。为此出现了名称为一种码头港口防撞装置(CN207608886U)公开了一种码头港口防撞装置,包括码头本体,所述码头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右侧延伸至缓冲箱的外部,所述缓冲块的左侧延伸至缓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本技术通过缓冲块、连接块、连接板、活动杆、弹簧一、滚轮、滑轨、缓冲杆、容纳箱和弹簧二的配合,能够促使缓冲块受到冲撞时向左移动减少撞击力,避免码头长时间受到船只的冲撞容易发生开裂的情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此类结构虽然减少了船舶停靠时的撞击力,但仍是存在结构不稳定,基座使用寿命低的情况。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能够起到减缓过往船只冲撞力的同时,结构稳定且能提高基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能够起到减缓过往船只冲撞力的同时,结构稳定且提高船舶停靠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包括底座、连接杆、减震板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底座和减震板之间,所述连接杆连接底座和减震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沿底座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插板,所述减震板插板沿减震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以表面相互接触的形式配合。进一步,所述底座插板上设置有环形凸起Ⅰ,所述环形凸起Ⅰ沿底座插板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减震板插板上设置有环形凸起Ⅱ,所述环形凸起Ⅱ沿减震板插板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环形凸起Ⅰ表面和环形凸起Ⅱ表面采用相互嵌入的方式形成接触面。进一步,所述底座插板为多个在底座上均匀分布,所述减震板插板为多个在减震板上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缓冲层内部设置有供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底座插板和滑槽之间设置有缓冲杆,所述减震板插板和滑槽之间设置有缓冲杆。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堵头和与减震板固定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杆和堵头之间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在堵头上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底座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沿连接杆端部径向方向伸出形成,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与翼板相互配合的挡板,所述挡板对连接杆沿连接杆轴向方向运动进行限位。进一步,所述减震板水平截面面积不大于底座水平截面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通过整体结构水平截面逐级递减的结构,使得力的传递效果逐层减弱,提高了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的使用寿命和船只所受到的反冲力的作用,底座插板与减震板插板在缓冲层滑槽内通过相互接触的形式并且通过缓冲杆实现对力的抵消于传递,底座和减震板所结合的方式,使得船只接触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时,都能起到对力的均匀分散,减小各部件所受到的瞬间冲撞力,提高了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的使用寿命,并且连接杆与底座接触端部也设置有缓冲杆,对连接杆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通过各构件整体联动,使船只停靠时传递的力逐层降低,连接杆传递来的力可以有效的传递到整个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中,特别是连接连接环的使用使得减震板沿连接杆径向上有自由度,通过底座和减震板之间的缓冲层有效的分散整体结构所受到的力,并且减震板插板与底座插板接触面截面为波浪形,有效的增大了二者的摩擦面积,减缓冲撞力,通过缓冲层将力传递给底座,由底座将力传递到安装面而并非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连杆将力传递到安装面,底座对安装面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提高了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的使用寿命,并且本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缩减了检修与保养的耗材,整体结构更是摒弃了传统结构中对弹簧的使用结构稳定,有减缓冲撞力的作用,即使反冲力有所减弱对船只停靠时的稳定性有所增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包括底座11、连接杆6、减震板12和缓冲层13,所述缓冲层13设置于底座11和减震板12之间,所述连接杆6连接底座11和减震板12,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沿底座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插板,所述减震板插板沿减震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以表面相互接触的形式配合。本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底座11通过缓冲层13与减震板12相连接,可以起到减震和降低外力的作用,连接杆6连接底座11和减震板12,使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且分力效果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缓冲层13和连接杆6之间留有缓冲层形变空隙,减少对连接杆的作用力,且装置内部未设置传统的弹簧件,而是采用简单构件的结合起到防撞的效果,结构稳定且使用寿命长,对船舶的反作用力降低,使船舶停靠时稳定性加强。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与减震板12相互配合且沿底座11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插板111,向外延伸是指向减震板12设置方向,所述减震板12上设置有与底座11相互配合且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的减震板插板121,向内延伸是指向底座11设置方向。所述底座插板111和减震板插板121接触面与港口减震机构水平截面呈锐角且沿连接杆6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呈一定角度设置的底座插板111和减震板插板121有效的分担了由船舶传递到用于码头的缓冲装置的冲撞力,较接触面垂直水平截面的设计有效减缓了船舶停靠时受力点不均,受力部位不同使用于码头的缓冲装置不能发挥整体使用效果的作用。所述底座11、连接杆6和减震板1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对于所使用的环境和使用性能而言,还可采用其他的耐腐蚀及高强度的其他材料,如合金钢等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缓冲层13为橡胶材料制成,还可为PVC等材料,自此不再赘述,并且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采用不锈钢和橡胶材料,在实际大批量生产制造中经济适用,并且维修与养护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杆、减震板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底座和减震板之间,所述连接杆连接底座和减震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沿底座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插板,所述减震板插板沿减震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以表面相互接触的形式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杆、减震板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底座和减震板之间,所述连接杆连接底座和减震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沿底座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减震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插板,所述减震板插板沿减震板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座插板和减震板插板以表面相互接触的形式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插板上设置有环形凸起Ⅰ,所述环形凸起Ⅰ沿底座插板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减震板插板上设置有环形凸起Ⅱ,所述环形凸起Ⅱ沿减震板插板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环形凸起Ⅰ表面和环形凸起Ⅱ表面采用相互嵌入的方式形成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码头防撞装置上的减震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插板为多个在底座上均匀分布,所述减震板插板为多个在减震板上均匀分布。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慧芝覃媛媛陈芳彭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