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8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沉淀罐、气提回流系统、曝气管、过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反应罐的上部内腔连通,出水管与沉淀罐的上部内腔连通,反应罐和沉淀罐通过过水管连通,过水管的输入端在反应罐内,过水管的输出端在沉淀罐内,过水管的输入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有多个进水孔,过水管的输入端的周向均有进水孔,过水管的输出端在沉淀罐的下部,曝气管的输出端在反应罐内腔的下部,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入端在沉淀罐内腔的下部,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出端与反应罐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占用地面空间小,布置灵活,无需额外投加碳源,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氮和磷含量高,直接排放,将导致江、河、湖、海的缓流水体及封闭的近岸水域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物的大量死亡,污水处理设备可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多布置于地面上,占用地面空间,空间浪费大,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需要不断的补充碳源以供污水进行生化反应,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占用地面空间小,布置灵活,无需额外投加碳源,运行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沉淀罐、气提回流系统、曝气管、过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罐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在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反应罐内腔和所述沉淀罐内腔通过所述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水管的输入端在所述反应罐内,所述过水管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内,所述过水管的输入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过水管的输入端的周向均有所述进水孔,所述过水管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的下部,所述曝气管的输出端在所述反应罐内腔的下部,所述曝气管的输入端向上穿过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后与供气设备连通,所述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入端在所述沉淀罐内腔的下部,所述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的内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反应罐和沉淀罐分别埋于地下,反应罐内投放MBBR填料,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应罐,在曝气管的作用下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后的水进过过水管进入沉淀罐沉淀,沉淀的污泥经气提回流系统回注到反应罐为反应罐内污水生化反应补充碳源,占用地面空间小,布置灵活,无需额外投加碳源,污水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进水管的输出端在进水管的输入端的上方,便于沉淀后的水从出水管排出,过水管端部的周向设置多个进水孔既可防止反应罐内的MBBR填料随水流进入沉淀罐,又可使反应罐内的水从四周均能进入过水管,可放置过水管某侧填料过多使整个过水管输入端堵塞,过水管的输出端在沉淀罐的下部,可延长水流在沉淀罐内的沉淀路径。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的输出端竖直设置,所述过水管的输出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出水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水流将沉淀罐底部沉淀的污泥冲起,沉淀罐沉淀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有多个,多个出水口沿所述过水管的输出端的周向均匀分布。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流在沉淀罐内布水均匀,从过水流入沉淀罐的水流在沉淀罐内过水管的四周均匀上升,沉淀效果好,底部沉淀的污泥堆积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和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均具有观察检修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观察罐内工作情况,以及对罐内设备进行检修、清理。进一步的,所述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出端在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碳源流动路径长,与污水反应时间长,利用充分。进一步的,所述供气设备为变频供气设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改变曝气管向反应罐的供气量调节反应罐内好氧和厌氧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入端的侧壁具有缺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大气提回流系统的输入端的进泥面积,利于沉淀罐底部的污泥进入气提回流系统,避免堵塞。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竖直设置,所述曝气管的下端敞口,所述曝气管的下端敞口为所述曝气管的输出端,所述曝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内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曝气管排出的气体可将反应罐沉淀的污泥吹起,减少污泥在反应罐内的堆积,曝气管的输出端与反应罐内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可避免曝气管堵塞。进一步的,所述沉淀罐上部具有出水堰,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出水堰处,所述出水堰溢流出的水流进入所述出水管并经所述出水管流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水堰可阻拦沉淀罐内水表面漂浮的浮泥,提高出水质量。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和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外壁均具有锥面部,所述锥面部均由中间到四周向下倾斜,所述反应罐和所述沉淀罐的所述锥面部上均向上凸出有立方体状的外漏部,所述曝气管从所述反应罐的所述外漏部处穿出,所述气提回流系统从所述沉淀罐的所述外漏部处穿出并从所述反应罐的所述外漏部穿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锥面部可提高罐体整体的强度,且利于表面的泥水沿锥面部滑落,外漏部为立方体状,管线均从外漏部穿出,可对管线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覆土时泥沙、碎石破坏管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A-A面剖视图;图中:1、反应罐;2、沉淀罐、3、气提回流系统;31、缺口;4、曝气管;5、过水管;51、进水孔;52、出水口;6、锥面部;61、外漏部;62、观察检修口;7、出水管;71、出水堰;8、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反应罐1、沉淀罐2、气提回流系统3、曝气管4、过水管5、进水管8和出水管7,反应罐1和沉淀罐2均采用耐腐蚀材质,如PE材质,反应罐1和沉淀罐2分别埋于地下,在地下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反应罐1和沉淀罐2尽量靠拢,可使过水管5更短,进水管8的输出端与反应罐1的上部内腔连通,出水管7的输入端与沉淀罐2的上部内腔连通,进水管8的输出端在出水管7的输入端的上方,反应罐1内腔和沉淀罐2内腔通过过水管5连通,过水管5的输入端在反应罐1内,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沉淀罐2内,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有多个进水孔51,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周向均有进水孔51,进水孔51有多排多列,进水孔51的孔径小于反应罐1内MBBR填料的粒径,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沉淀罐2的下部,曝气管4的输出端在反应罐1内腔的下部,曝气管4的输入端向上穿过反应罐1的顶部后与供气设备连通,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入端在沉淀罐2内腔的下部,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出端与反应罐1的内腔连通。曝气管4和气提回流系统3均采用UPVC材质。过水管5的输出端竖直设置,过水管5的输出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出水口52,出水口52有多个,多个出水口52沿过水管5的输出端的周向均匀分布。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出端在进水管8的输入端处。供气设备为变频供气设备,比如变频风机,如此更加节能,也可使用定频风机,在与定频风机与曝气管4连接的供气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阀,以调节曝气管4的供气量。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入端的侧壁具有缺口31,缺口31有多个,多个缺口31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1)、沉淀罐(2)、气提回流系统(3)、曝气管(4)、过水管(5)、进水管(8)和出水管(7),所述进水管(8)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1)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罐(2)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进水管(8)的输出端在所述出水管(7)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反应罐(1)内腔和所述沉淀罐(2)内腔通过所述过水管(5)连通,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在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2)内,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有多个进水孔(51),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周向均有所述进水孔(51),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2)的下部,所述曝气管(4)的输出端在所述反应罐(1)内腔的下部,所述曝气管(4)的输入端向上穿过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后与供气设备连通,所述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入端在所述沉淀罐(2)内腔的下部,所述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1)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1)、沉淀罐(2)、气提回流系统(3)、曝气管(4)、过水管(5)、进水管(8)和出水管(7),所述进水管(8)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1)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输入端与所述沉淀罐(2)的上部内腔连通,所述进水管(8)的输出端在所述出水管(7)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反应罐(1)内腔和所述沉淀罐(2)内腔通过所述过水管(5)连通,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在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2)内,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有多个进水孔(51),所述过水管(5)的输入端的周向均有所述进水孔(51),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在所述沉淀罐(2)的下部,所述曝气管(4)的输出端在所述反应罐(1)内腔的下部,所述曝气管(4)的输入端向上穿过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后与供气设备连通,所述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入端在所述沉淀罐(2)内腔的下部,所述气提回流系统(3)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罐(1)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竖直设置,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的端部封口且其侧壁具出水口(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2)有多个,多个出水口(52)沿所述过水管(5)的输出端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罐式地埋组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和所述沉淀罐(2)的顶部均具有观察检修口(6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渝康傲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悦承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