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8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包括多级过滤池、配制罐和黑水虻养殖装置,调配罐与多级过滤池连通,且调配罐内设有用于将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所述调配罐与黑水虻养殖装置之间设有出水管道,用于将调配罐内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至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放置有黑水虻幼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有机废水养殖黑水虻,同时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废水,黑水虻相对于微生物生物量大,废水处理效率更高,产出物具有商品价值,经济效益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将培养基质残渣与养成的虫体进行筛分,无培养基质配置环节,设备故障率低,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低,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如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外界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有机废水主流的处理方法是物化法和生物法。物化法常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手段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或对一些难生物降解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提高生化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有机废水的处理,因此,目前有机废水主要是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生物法主要是采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厌氧微生物处理及好氧-厌氧结合方式,其目的均是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但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率较低。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膜技术。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与被处理污水进行混合,使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物在溶解氧浓度充足的环境下发生反应,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得到去除。活性污泥法中的BOD(BiologicalOxygenDemand: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是低负荷条件,为0.5~0.8kgBOD/m3/d(天)左右,所以其存在需要大的占地面积的问题,运费费用高。膜技术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微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吸附和转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以繁殖。膜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其他杂质,可以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因此常用于各种大分子原料的回收,如利用超滤技术回收印染废水的聚乙烯醇浆料等。目前限制膜技术工程应用推广的主要难点是膜的造价高、寿命短、易受污染和结垢堵塞等。基于目前有机废水处理难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处理如沼液、餐厨垃圾渗滤液、猪粪固液分离的液体部分等有机废水,且占地面积低,处理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包括多级过滤池、配制罐和黑水虻养殖装置,调配罐与多级过滤池连通,且调配罐内设有用于将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所述调配罐与黑水虻养殖装置之间设有出水管道,用于将调配罐内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至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放置有黑水虻幼虫。有机废水进入多级过滤池,经过多级过滤池的预处理,使得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盐分指标达到黑水虻养殖标准,达标后的有机废水进入调配罐,与辅料发酵浸出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含水率为60%-90%的黑水虻培养液,黑水虻培养液经出水管道进入黑水虻养殖装置,为黑水虻幼虫提供营养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本技术利用有机废水养殖黑水虻,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废水,黑水虻相对于微生物生物量大,废水处理效率更高,占地小,产出物具有商品价值,经济效益高。本技术无需将培养基质残渣与养成的虫体进行筛分,无培养基质配置环节,设备故障率低,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低,处理成本低。优选地,所述多级过滤池包括依次相通的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所述三级过滤池与调配罐连通。有机废水接入一次过滤池,滤除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再依次经过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盐分指标经检测达到黑水虻养殖标准后进入调配罐内,有机废水与辅料发酵浸出液混合即可得到黑水虻培养液。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为切割泵,提高物料混合效果,且故障率低。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输送泵。优选地,所述输送泵为螺杆泵。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优选地,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支撑架以及养殖网兜,所述养殖网兜可拆卸式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黑水虻幼虫置于封口的养殖网兜内,幼苗养殖达到收获标准时只需将养殖网兜取出晾晒入仓,并放入新的装有幼苗的养殖网兜即可。优选地,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层养殖架,且相邻的养殖架之间形成透气空间。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道靠近养殖架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水口。优选地,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还包括接水槽,接水槽设于所述养殖架的下方,接水槽与所述调配罐通过回水管连通。接水槽收集养殖网兜沥下的水,并通过回水管回流至调配罐内。调配罐内混合好的物料经过出水管道输送,喷洒至养殖网兜上,养殖网兜可自动沥水,沥下的水经养殖架下方的接水槽回流到调配罐,防止物料水分含量过大,幼虫无法及时取食完,本技术采用养殖网兜,其造价低,透气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有机废水养殖黑水虻,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废水,黑水虻相对于微生物生物量大,废水处理效率更高,产出物具有商品价值,经济效益高。本技术无需将培养基质残渣与养成的虫体进行筛分,无培养基质配置环节,设备故障率低,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低,处理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上的养殖网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级过滤池,2-二级过滤池,3-三级过滤池,4-配制罐,5-搅拌装置,6-输送泵,7-控制阀门,8-出水管道,9-支撑架,10-养殖网兜,11-接水槽,12-回水管,13-黑水虻幼虫。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包括多级过滤池、配制罐4和黑水虻养殖装置,调配罐4与多级过滤池连通,且调配罐4内设有用于将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5,所述调配罐4与黑水虻养殖装置之间设有出水管道8,用于将调配罐4内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至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放置有黑水虻幼虫13。本技术的废水处理流程为:沼液、餐厨垃圾渗滤液、猪粪固液分离的液体部分等有机废水进入多级过滤池内,在多级过滤池采用物化法去除有机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或含有毒有害物质,有机废水经过多级过滤池并添加重金属螯合药剂进行预处理,使得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盐分指标达到养殖标准,达标后的有机废水进入调配罐4,与辅料发酵浸出液混合均匀得到含水率为60%-90%黑水虻培养液,培养液经出水管道8进入黑水虻养殖装置,为黑水虻幼虫提供营养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收集黑水虻幼虫和培养基质残渣混合物,干燥加工后测定干虫指标和残渣指标,达标后即可出售。辅料发酵浸出液制备方法为:辅料、清水及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按1:2:0.01的比例混合均匀,30℃在发酵桶内发酵3天,压榨收集得到辅料发酵浸出液。本技术利用有机废水养殖黑水虻,同时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废水,黑水虻相对于微生物生物量大,废水处理效率更高,产出物具有商品价值,经济效益高。本技术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过滤池、配制罐和黑水虻养殖装置,调配罐与多级过滤池连通,且调配罐内设有用于将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所述调配罐与黑水虻养殖装置之间设有出水管道,用于将调配罐内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至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放置有黑水虻幼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过滤池、配制罐和黑水虻养殖装置,调配罐与多级过滤池连通,且调配罐内设有用于将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所述调配罐与黑水虻养殖装置之间设有出水管道,用于将调配罐内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至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所述黑水虻养殖装置内放置有黑水虻幼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池包括依次相通的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和三级过滤池,所述三级过滤池与调配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切割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输送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为螺杆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英郑增豪崔芳芳李皓利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