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76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包括:缓速器外壳,缓速器外壳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互间隔设置;缓速器外壳设置第二滑槽;磁钢组件,磁钢组件上设置滚轮,滚轮能在第二滑槽内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第一缓冲装置,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转接头和顶部为缓冲头的缓冲杆,转接头固定在缓速器外壳上;磁钢组件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缓冲头与磁钢组件接触并提供缓冲力。磁钢组件在与缓冲装置作用的过程中,磁钢组件运动到最终的状态时,磁钢组件上的滚动轮不会与缓速器外壳上的第二滑槽顶部发生碰撞或接触,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机构本身,并且还大大减小了在永磁缓速器触发过程中由于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
技术介绍
应用于电梯的缓速器是一种坠落时的减速安全装置。对于现有技术中制动磁钢组的运行轨迹来看,无论是圆弧型槽还是直线型槽,在机构触发的过程中,由于磁钢上滚轮的运行轨迹均不存在缓冲余量,并且磁钢组在运行触发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减小冲击的装置,导致制动磁钢组在触发的一瞬间,其滚轮与内外安装板上的定位轨迹槽发生碰撞,此时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还会对制动磁钢组上滚轮的销轴产生较大冲击,这样长时间运行并不利于该机构的结构强度。同时,轨迹槽与滚动轮均会产生刚性的碰撞与较大噪声,在发生坠落时容易进一步造成轿厢内任意的恐慌,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以解决滚轮与内外安装板上的定位轨迹槽发生碰撞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包括:缓速器外壳,所述缓速器外壳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互间隔设置;缓速器外壳设置第二滑槽;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上设置滚轮,所述滚轮能在第二滑槽内由非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外壳(1),所述缓速器外壳(1)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互间隔设置;缓速器外壳(1)设置第二滑槽(12);磁钢组件(2),所述磁钢组件(2)上设置滚轮(3),所述滚轮(3)能在第二滑槽(12)内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第一缓冲装置(5),所述第一缓冲装置(5)包括转接头(51)和顶部为缓冲头的缓冲杆(52),转接头(51)固定在所述缓速器外壳(1)上;磁钢组件(2)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缓冲头与磁钢组件(2)接触并提供缓冲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外壳(1),所述缓速器外壳(1)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互间隔设置;缓速器外壳(1)设置第二滑槽(12);磁钢组件(2),所述磁钢组件(2)上设置滚轮(3),所述滚轮(3)能在第二滑槽(12)内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第一缓冲装置(5),所述第一缓冲装置(5)包括转接头(51)和顶部为缓冲头的缓冲杆(52),转接头(51)固定在所述缓速器外壳(1)上;磁钢组件(2)由非触发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缓冲头与磁钢组件(2)接触并提供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外壳(1)还包括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与第二滑槽(12)衔接,所述第一滑槽(11)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静音装置的永磁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长度为10mm~3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威陈德民马骁柴世伟王骏
申请(专利权)人: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