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49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车架、婴儿座椅装置、转向机构和驱动装置;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后车架上;婴儿座椅装置与转向机构安装在前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向连接杆,当第一转向装置左右摆动时通过转向连接杆带动第二转向装置同步摆动;当第二转向装置左右摆动时通过转向连接杆带动第一转向装置同步摆动;避免转弯时半径不一致;通过将婴儿座椅装置设置在前车架,使用时婴儿座椅装置位于视线的前方;使婴儿在视线范围内;通过设置支架连接轴,只需将后车架向上翻转,当后车架从前车架的后方翻转到前车架的前方,这样多功能婴儿车从自行车形态转为位婴儿车形态,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手推车,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婴儿车基本为四轮结构,通过推行的方式移动婴儿车,这样出行距离受限,一般只适合于短途适用,如何巧妙地将自行车与婴儿车结合,实现婴儿车与自行车的快速转换,是多功能婴儿车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在中国申请号为201610295967.6,公布日为2016.9.2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自行车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婴儿手推车,该婴儿手推车包括传动机构、转向系统、婴儿坐垫等;传动机构包括连架杆、主动链轮、脚踏板、滚子链、链盒等,主动链轮与脚踏板相连接,从动链轮通过滚子链与主动链轮相连接,连架杆位于主动链轮左侧,主动链轮、滚子链以及从动链轮都固定在链盒内;转向系统包括车把手、前轮、车把管以及变形系统,变形系统具体包括U形架、连架杆、主车架、第二销钉,第二销钉连接连架杆和U形架,车把手位于车把管上方,U形架位于前轮的上方。但是婴儿手推车转向系统中没有设置使前轮摆动保持一致的连接结构,这样当通过U形架两侧得车把手分别控制前轮摆动时,容易出现两前轮摆动幅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婴儿座椅装置、转向机构和驱动装置;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后车架上;婴儿座椅装置与转向机构安装在前车架上;/n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装置、第二转向装置和转向连接杆;婴儿座椅装置位于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之间;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关于前车架对称;转向连接杆位于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之间,转向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装置连接,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装置连接,转向连接杆带动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同步转动;/n前车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支架连接件;支架连接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支架连接件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婴儿座椅装置、转向机构和驱动装置;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后车架上;婴儿座椅装置与转向机构安装在前车架上;
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装置、第二转向装置和转向连接杆;婴儿座椅装置位于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之间;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关于前车架对称;转向连接杆位于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之间,转向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装置连接,转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装置连接,转向连接杆带动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同步转动;
前车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支架连接件;支架连接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支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支架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支架垂直;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支架垂直;
后车架的一端与支架连接件连接,后车架带动驱动装置在支架连接件上转动;
支架连接件包括固定件,转动滚轴、连接轴和移动限位件;固定件关于移动限位件对称设置在连接轴两端;转动滚轴也关于移动限位件对称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移动限位件和转动滚轴安装在连接轴上,转动滚轴设置在移动限位件和固定件之间;
后车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转动滚轴外壁,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转向车把、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铭缪丹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