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婴儿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
技术介绍
婴幼儿推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携带的方便性,一般都会将推车车架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使得婴幼儿推车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张开成可乘坐的型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折叠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现有的婴幼儿推车的折叠方式繁琐,联动方式不连贯,折叠不够方便快捷,而且折叠后体积较大,难以放置在狭窄空间,不便于存放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折叠方式简单快捷,且折叠后体积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包括后轮支架、一端均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和侧扶手杆组件,与所述侧扶手杆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推杆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连接的后撑杆组件,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座杆,与所述座杆以及所述后撑杆组件均转动连接的座杆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撑杆组件的十字撑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支架且可折叠的踏杆组件,一端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支架、一端均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和侧扶手杆组件,与所述侧扶手杆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推杆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连接的后撑杆组件,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座杆(101),与所述座杆(101)以及所述后撑杆组件均转动连接的座杆连杆(102),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撑杆组件的十字撑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支架且可折叠的踏杆组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十字撑杆组件且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踏杆组件的踏杆连杆(30),所述十字撑杆组件能带动所述踏杆连杆(30)折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支架、一端均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和侧扶手杆组件,与所述侧扶手杆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推杆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连接的后撑杆组件,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座杆(101),与所述座杆(101)以及所述后撑杆组件均转动连接的座杆连杆(102),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撑杆组件的十字撑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支架且可折叠的踏杆组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十字撑杆组件且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踏杆组件的踏杆连杆(30),所述十字撑杆组件能带动所述踏杆连杆(30)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轮支架(11)和右后轮支架(12),所述后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撑杆(51)和右后撑杆(52),所述十字撑杆组件包括交叉且转动连接的上十字撑杆(61)和下十字撑杆(62),所述上十字撑杆(61)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后轮支架(11)和所述右后撑杆(52),所述下十字撑杆(62)位于所述上十字撑杆(61)下方且所述下十字撑杆(6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后轮支架(12)和所述左后撑杆(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连杆(30)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座(301),所述第一连接座(301)、所述上十字撑杆(61)以及所述下十字撑杆(62)同轴销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前轮支架(21)和右前轮支架(22),所述踏杆组件包括左踏杆(71)、右踏杆(72)以及第二连接座(73),所述左踏杆(71)、所述右踏杆(72)和所述第二连接座(73)同轴销接,所述踏杆连杆(30)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二连接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守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小小恐龙儿童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