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正奎专利>正文

曝气过滤装置及其污废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49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曝气过滤装置及其污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曝气过率装置,包括:圆筒形的过滤管,其包括含有多个通孔的上层部及位于所述上层部下侧的下层部,所述上层部的上端封闭,所述下层部的下端具有污废水流入口;滤材,其包裹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的表面;主体,其形成用于盛装通过所述过滤管及所述滤材所过滤的净化水的净化水空间,并覆盖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上端具有净化水排出口;第一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一空气注入口,下端与位于所述过滤管的下层部的至少一部分一体相连,从而用于向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供给空气;以及第二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二空气注入口,下端与所述主体相连,从而通过向所述主体供给空气来进行反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曝气过滤装置及其污废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曝气过滤装置及包含该曝气过滤装置的污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处理污废水的方法是在曝气池内设置介质(media)而获得净化水。即,在介质的表面进行基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氧化,在微生物块的内部进行基于嫌气性微生物的分解,从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而获得净水效果。此时,为了促进基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氧化,需向介质表面顺畅供氧,为此人们使用了在曝气池的下部设置曝气管以供氧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是间接的供氧方法,在曝气池内会产生死角区域,存在沉积物堆积在死角区域而产生厌氧引发恶臭的问题,并且介质的堵塞会降低净水效果。为了弥补这一点,使用分离膜的方法逐渐增多。即,在曝气池内部浸渍分离膜的状态下,经由外部泵获得过滤水的固液分离方法。该方法可以防止污泥膨胀现象,因此能够执行稳定的污废水处理,但是存在设施费用及能源费用过高的问题,尤其膜污染现象严重。为了降低膜污染现象,通过反洗和化学药品来对膜进行清洗,但化学清洗存在产生二次污染物质且处理及运行不容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过滤装置,包括:/n圆筒形的过滤管,其包括含有多个通孔的上层部及位于所述上层部下侧的下层部,所述上层部的上端封闭,所述下层部的下端具有污废水流入口;/n滤材,其包裹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的表面;/n主体,其形成用于盛装通过所述过滤管及所述滤材所过滤的净化水的净化水空间,并覆盖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上端具有净化水排出口;/n第一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一空气注入口,下端与位于所述过滤管的下层部的至少一部分一体相连,从而用于向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供给空气;以及/n第二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二空气注入口,下端与所述主体相连,从而通过向所述主体供给空气来进行反洗。/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8 KR 10-2018-00244291.一种曝气过滤装置,包括:
圆筒形的过滤管,其包括含有多个通孔的上层部及位于所述上层部下侧的下层部,所述上层部的上端封闭,所述下层部的下端具有污废水流入口;
滤材,其包裹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的表面;
主体,其形成用于盛装通过所述过滤管及所述滤材所过滤的净化水的净化水空间,并覆盖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上端具有净化水排出口;
第一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一空气注入口,下端与位于所述过滤管的下层部的至少一部分一体相连,从而用于向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供给空气;以及
第二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二空气注入口,下端与所述主体相连,从而通过向所述主体供给空气来进行反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多个通孔以左侧及右侧相互交替的螺旋形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向长度对纵向长度的比率为130至300,左侧通孔之间的间隔及右侧通孔之间的间隔是相比于所述通孔的纵向长度的5倍至20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以所述过滤管的水平方向为基准按20度至40度角的斜线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总面积是相比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的最下端的端面积的5倍至8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具有以漏斗状向下扩充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包含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或该两者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正奎
申请(专利权)人:朴正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